•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泪眼伸援手 我们都是汶川人_我们都是汶川人

    时间:2020-07-20 07:21:2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灾情时刻牵动着海外华人华侨的心,广大华人华侨不约而同纷纷伸出援手,为灾区提供人力物力的各项支援。从年仅几岁的稚童到年逾古稀的老人,从普通工人到著名侨领,他们都满怀热情,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传递着真爱……
      
      美国 老人捐出“棺材本”
      
      谈起祖国的灾情,旧金山中华总商会总顾问白兰显得异常悲伤。说到当地华人华侨在此次赈灾中的种种感人故事,她更是忍不住潸然泪下。
      白兰女士告诉记者,地震刚发生不久,一位80岁的广东老华侨就亲自来到旧金山中华总商会,送来了7000多美元现金,“这些钱是我们广东人说的棺材本啊,是留着日后死了埋葬自己的。你知道,对老华侨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死后要有葬身之地,所以很多人不管多辛苦,都会想方设法省下这样一笔钱。”
      “那一天,这个老人对我说,自己看到地震的新闻,觉得等自己死了葬在哪里都无所谓,只希望这些钱还能救一些活着的中国人。”
      “还有一位也是从广东来的老人,已经91岁了,他得了癌症,已经到了晚期,病得很重了,现在等于是在医院等死。他一个人住在医院里,知道四川发生地震后,他托一个邻居拿了1000美元养老金捐到这里,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肯留。”
      白兰女士说,像这样的老华侨还有很多很多,讲都讲不完,“这些老华侨一个月才几百块养老金,他们住在中国城的那些‘散仔房’里,和别人共用公用厕所、公用厨房,行动也不方便,也不舍得吃,可是却连自己的棺材本也捐了出来。”
      四川地震发生后,美国华商总会在花园角举办了一个大型筹款活动,仅4个小时就筹集到近12万美元。当天晚上,华商总会会长钟绍元及其他工作人员光是数现金就数了好几个小时。
      华商总会78岁的老人邱先生当天下午抱着捐款箱到处“打游击”,连手臂都被晒伤了,可是他却觉得能为灾区人民做点事情很高兴。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往他的捐款箱里投进了100美元,当他问这位老人叫什么名字时,捐款的老人只回答了一句话:“名字不重要,我是中国人。”
      “还有两个年纪很小的兄妹,抱着两个三四十厘米高、装满硬币的储蓄罐来捐款。他们个子不够高,最后干脆把捐款箱放到地上,一点一点往里面塞硬币。”
      旅美作家招思虹在旧金山华人圈里颇有名气,她的古道侠肠,无论是在老华人居多的唐人街还是在新一代华人聚集的硅谷,都广为人知。地震发生后,她利用多年积累的人脉,在华人圈中多方奔走,积极为灾区筹款。
      “很多华人要照看店铺,没有时间去捐款点捐钱,我就放下手中的工作,挨家挨户地上门收,他们有的捐几美元,有的捐几百美元,就这样,我跑遍了整个唐人街,最后募集到1万多美元!”
      在近日的一次赈灾义卖活动中,招思虹还捐出一枚她珍藏多年的首日封。在义卖当天,这枚首日封卖出了200美元的价钱,而买主正是招思虹的丈夫关先生。原来关先生知道太太很珍爱这枚首日封,所以,特意出最高价将首日封拍下,再送还给妻子。
      在旧金山唐人街的加拿大《星岛日报》分部,所有工作人员都在为报道地震和组织赈灾捐款加班加点。分部负责人潘育文介绍说:“地震发生后,《星岛日报》在这里第一个发起了捐款活动。虽然我们之前也组织过很多捐款活动,但这次是最大型的,无论捐款的人数还是钱数都是前所未有的。”
      “因为太多人捐钱了,我们连电话也没时间接,就连记者也不得不帮忙收支票。有时候我们的记者在去采访的路上,也会被在商店里上班的民众拉住,请他们代为转交捐款。”
      潘育文介绍说,四川地震发生后,买华文报纸的人特别多,“以前我们每天都会留一些旧报纸,但现在都留不下来了,我们只能加印。在每天的《星岛日报》上我们都会刊登最新的捐款统计数据,此外还有三四个版面专门用来刊登捐款人的名字,有些没有留名的,我们就写上无名氏。这也是我们答谢捐款人的一种方式”。(饶贞、黄蓉芳)
      (摘自6月3日《广州日报》,作者为该报记者)
      
      巴西 用生命保护救灾善款
      自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以来,旅居巴西的侨胞纷纷自发组织起来,踊跃为地震灾区人民捐款捐物。
      5月14日中午,巴西温州同乡会监事长诸士林、秘书长赵松强去华商云集的圣保罗廿五街地区收集捐款,很快就收到了3万多巴西雷亚尔善款。正当他们往回走的时候,4名武装抢匪盯上了赵松强,他们用枪顶住他的背部,喝令他把钱交出来。赵松强知道侨胞捐款不易,于是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护住口袋 ……
      抢匪见持枪威吓无效,就一拥而上掏他的口袋,数百张钞票撒了一地。赵松强不顾危险,大声呼喊走在前面的诸士林前来援助。他们两人用身体挡住抢匪,并以最快的速度拾回散落的钱。
      路边的巴西人都为他俩捏了一把汗,因为巴西警方总是告诫市民,遇到抢劫一定不要反抗,否则会遭枪杀。他们不惜用生命保护捐款的精神也震慑了4个抢匪,抢匪胆怯地拾起一部分现金后就仓皇逃去。
      赵松强、诸士林立即回到公司清点,发现抢劫中损失了2200雷亚尔(1雷亚尔约合3.577人民币,5月外汇牌价),保住了大多数捐款。听说捐款被抢事件后,同乡会的侨胞决心要补上这笔损失,于是又多捐了3万雷亚尔。(陈威华、赵焱)
      (摘自5月23日“新华网”)
      
      西班牙 4岁小男孩募集善款
      西班牙加纳利群岛福莆仙同乡会会长蔡俊成先生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年仅4岁的小男孩黄嘉伟在家人的帮助下,做好了自己的募捐箱。自从灾难发生,黄嘉伟小朋友每天手捧着募捐箱,在靠近海边的自家餐馆门前,向来往的游客进行募捐,几天下来从未间断,最终募得295欧元的善款。当蔡俊成先生同小嘉伟一起打开募捐箱清点捐款的时候,面对小嘉伟疲惫而真诚的目光,蔡先生被深深地打动了。
      
      黄先生是一名西班牙肉联厂的普通工人,在得知四川地震受灾之后,黄先生立刻行动起来,剪下《欧华报》赈灾公益广告,作为传单发放给当地的华人。黄先生自发的行动,感染着当地华人,同时也打动了黄先生的同事――哥伦比亚的LUS。黄先生说,LUS虽然是我的同事,但是平时很少接触。我没想到他会主动捐款。LUS作为一个地震的幸存者,曾经历了哥伦比亚1994年6月6日和1999年1月25日的两次大地震,他拉起裤腿让我看他腿上因地震留下的伤疤,充满深情地对我说:“中国地震,你们心疼,我也心疼!”那一刹那,我感动极了,有种想拥抱他的冲动。
      在马德里一位北方侨胞失业3个多月后,刚刚找到工作,他的手里只剩下了不到800多元的吃饭钱。当听说四川遭遇特大地震伤亡惨重以后,平时根本不懂如何上网的他,每天下班后就“粘”上了室友的电脑,浏览灾区的新闻,几乎每次他都泪流满面。当得知旅西华人开始为灾区捐款以后,他根据新工资要发下来的日期,留出剩下几天的生活费,然后向灾区捐了550欧元。在和朋友谈起捐款时,他说,自己新的工资马上就要发下来了,所以捐点钱算不得什么,他还可以继续生活,而灾区的同胞就不一样了,他们急需帮助。如果不捐钱,他心里会难受。
      (摘自6月2日“中国侨网”)
      
      日本 个人捐款超过日本主要政党捐赠总额
      从5月12日14时28分起,日本华侨华人的心就紧紧地和四川联系在了一起,许多侨胞每天守在电视机前关注四川地震灾情,乃至不眠不休。
      在第一时间,心急如焚的在日四川同乡会于当日深夜向四川省侨办发出慰问电,并通过网络号召在日新华侨开展为四川地震捐款献爱心活动,将捐款送往灾区。
      在第一时间,全日本中国学友会召开紧急电话会议,发出《关于向四川地震灾区人民捐款抗灾的倡议》和《留日学人致四川地震灾区慰问电》,并通过该会的电子邮件系统和网页广泛告知广大在日留学人员。
      在第一时间,全日本规模最大的华侨华人经济团体――日本中华总商会,迅速动员新老华侨会员及华人华资企业捐献善款,为不幸受难的中国同胞提供帮助。
      据日本《关西华文时报》报道,5月13日,日本大阪华人企业家祝洪波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00万日元。在接受日本国家电视台采访时,祝洪波表示,“我可以少吃一口饭,少喝一口水,也要挤出钱来救助祖国灾难中的同胞。”
      祝洪波原是黑龙江省五常市人,6年前来到日本,经过艰苦奋斗在日本大阪开办了一家废品回收的小公司,公司刚开业两年,事业刚刚起步,可以说,流动资金极为艰难。他的捐款数让日本媒体记者颇为惊讶,因为这笔捐款是全日本收到的给四川地震灾区的第一笔个人捐款超过百万日元的捐款,并且超过了日本主要政党的捐赠总额。
      日本横河电机公司的华人员工滕劲兵在得知地震的消息后,立即在公司的角落里找到一块纸板,他把汶川大地震的彩色照片复印后,恭恭敬敬地贴在了上面。他说:“看到这么多同胞遇难,尤其是这么多孩子被压在倒塌的教学楼下,真想好好地哭一场。”
      滕劲兵举着这块宣传板,站在公司食堂的门前,向前来就餐的日本同事们高喊:“请为中国汶川大地震捐款!”和滕劲兵一起参加募捐活动的,还有其他3名中国小伙,都在横河电机总部研究机构工作。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宣传资料,干脆就把报纸拿在手上,因为上面有汶川大地震的照片。滕劲兵和3个伙伴的“食堂募捐行动”,在3天里筹集到了67万日元。
      与此同时,一个名叫“中国地震在日华人救援会”的组织,出现在东京的各大车站。这是由中国留学生自发组织的团体,年轻的学生们举着宣传横幅,捧着募捐箱,向行人募捐。起初,是女生捧捐款箱,男生拿宣传板。后来捐款多了,捐款箱越来越重,捧箱子的任务只好换成男生。(许陈静、司徒北辰、徐静波)
      (摘自《环球人物》2008年第11期)

    推荐访问:都是 汶川 援手 泪眼伸援手 我们都是汶川人 泪眼伸援手 汶川孩子需要我们再伸援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