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帮老外在中国找到方向_如何找到老外说英语

    时间:2020-07-16 07:27:3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二十多年前的北京,洋面孔是首都街头的零星点缀。那时候,中国想敲开世界的大门。   当今的北京,大批的老外不但住进了四合院,还跟我们一起挤地铁、逛超市。这,是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的成果。
      
      发生在家门口的全球化
      
      一个人生地不熟的老外,如何隔着语言和文化的屏障,在北京坐车、吃饭、骑车、理发、乃至补牙、旅行、上当?《找不着北:CCTV洋主播的中国故事》一书中有栩栩如生的描绘。这是一本中英文对照的书,作者是来自新西兰的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主播埃德温・马厄(Edwin Maher)。他笔下的异国生活好像一面时代和世界变迁的镜子:中国人看了会恍然大悟――原来全球化就在家门口;外国人看了,会感叹四海一家并非豪言壮语,而是生活中的情趣、情调和情意。与其他畅销书不同的是,这本书自2007年初版就没有做大张旗鼓的宣传,但是,两年内却加印了三次。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一个澳大利亚出版社还把中国人印好的书原装进口到澳洲,加上英文“腰封”后上市。书的读者稳健增长,自然应归结为内容好,但这只是其一。其二,是作者职业的特殊性。他是中国对外传播的一个里程碑式人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其中的势,得益于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大发展。
      
      在碰撞中融合
      
      笔者1995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栏目工作,那个时候电视台就有十多位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外国专家。但是,播报外语新闻的都是中国人。中央电视台的英语频道于2000年正式开播,节目以新闻为主,口号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至于这扇窗口里能不能露出洋人脸?现在看来,不是问题。但是在当年,还是有顾虑。英语频道首任总监盛亦来曾对媒体表示:“英文频道是办给外国人看的,英文必须地道,最地道莫过于土生土长的外国人。从设计英文频道时就考虑逐渐引进英语国家的人做主持人。比如ABC(美国出生的华人)、BBC(英国出生的华人),也不排除洋人。但是,最早的时候计划未得到上级认可。”不久,国家领导人提出要把CCTV英语频道办成中国的CNN。2004年,英语频道将自己的口号由“中国的窗口”改为“中国和世界的窗口”,在报道中国的同时,用中国视角报道世界。这次改版的一大亮点就是“用外国瓶装中国酒”,埃德温就是在这一年的3月开始担任CCTV-9的新闻播音员。《中央电视台年鉴2005卷》中记载:“英语母语人士参与主持,不仅大大提高了英文国际频道的播报水平,增强了可信度,而且进一步突出了国际频道的特色。”
      笔者问过埃德温在英语频道亮相时的感受,他回忆起走进演播室前的一个细节。在化妆间,一位播财经新闻的外国播音员对他说,你是CCTV时政新闻播音员中第一个洋面孔。这句话让他吃了一惊,埃德温没想到在异国他乡重操旧业,竟然是开天辟地的创举。后来的反响更让他始料不及。
      埃德温曾在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工作了20年,是墨尔本一带家喻户晓的天气预报员和新闻播音员。走上CCTV屏幕后,西方对他的报道不断。动静最大的一次是在2007年底,美国《洛杉矶时报》把他抛进海内外舆论焦点。2007年12月4日,《洛杉矶时报》刊发了“主播台后中国的人”(China"s Man at the AnchorDesk)一文。文章的副标题是:“西方人埃德温・马厄为中国的电视台播报‘政府’新闻,他对于那些叫他叛徒的人不屑一顾”。这篇报道的口吻和内容让许多国内读者感到很不舒服。文章多次引用了美国学者和媒体人对埃德温的批评,说他“令所有西方记者背负恶名”。《洛杉矶时报》的文章出笼后,《环球时报》等国内许多报纸一边批驳,一边声援埃德温。于此同时,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许多英文网站也激烈讨论埃德温是否应该为中国的国家电视台工作。那段时间,海内外的各种采访纷至沓来。光CCTV的中文节目,埃德温就连续上了两次。他在忙于应付之余不由得感叹:“Thisthing will never end!(这事情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回头看这件事情,应了那句老话――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在国际传播格局中,中国处在非主流的边缘地带。而CCTV英语频道的目标,是在世界舆论中提高自己的嗓门。这个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过程,是中国融入世界体系进程的一部分。这几年,中国发展太快,一边创造经济奇迹,一边高声呼喊,我们要以独特的方式融入国际体系。这一下,西方人着急了,因为现在这个世界体系的创造者、维护者和受益者都是西方人。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个有待改造的另类。这么个不听话的异端飞速从边缘向中心挺进,换谁都要上火。所以,隔三差五警告一下、骂两句,再正常不过了。美国报纸拿埃德温当靶子,恰恰折射出中国与世界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碰撞。
      
      捕捉细节 以小见大
      
      埃德温是一个善于在生活中发现亮点的人。《找不着北》的译者张黎新对这个“说不了几句中国话,却独自漫游四方”的“老顽童”颇为感慨,因为埃德温观察北京、体验中国的异域视角让她“重新开始热爱我所居住的这座城市,寻找生活中被忽视的乐趣”。试举三例。
      一、中国首都发展建设之快令埃德温叹为观止。随着城市环路像蜘蛛网一样铺开,埃德温给北京起了个外号――土星城,那些环路不正像包围土星的光环吗?二、澳大利亚法律规定,骑自行车必须佩带头盔。埃德温到中国后发现,中国虽然向世界各地出口头盔,商店里却不容易买到,而且大街上几乎没人戴。不仅如此,埃德温在北京骑车历险的最大收获是,“不用问医生就知道,自己的反应能力和以前一样好”。三、尽管擤鼻涕时发出的动静经常引来好奇者的目光,他还是习惯用手帕。当他去超市买手帕时,一无所获。中国同事告诉他:“我们过去用手帕,现在都用纸巾了。”埃德温只好让女儿在澳大利亚买了寄到中国,收到的手帕上印着“中国制造”。
      捕捉身边细节、以小见大是记者的基本功。当我们费尽心思琢磨如何向世界展现一个发展的中国时,以上三个例子不是顺手拈来、举重若轻的典范吗?笔者在外宣部门工作十几年,深感对外传播之难。难就难在入脑入心,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发展这个故事仍然有不可逾越的障碍。最近几年,中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硬件水平不断提高,软实力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我曾经问埃德温,来中国之前对中国有什么印象?他的坦率出乎意料:“来中国前,我对中国没有印象,也没有了解中国的兴趣。来中国是个意外。”1996年,埃德温的妻子和岳母来香港和北京旅行,出发前问他是否一起去。“那时候,我真的没什么兴趣。”埃德温一边回忆一边说,“现在倒有点后悔了。那次她们回来后说,‘天啊,真没有见过那么多自行车!’如果五六年前,你跟我说去中国工作、主持中国电视新闻、和中国人聊天、还能拿友谊奖,我一定以为是玩笑话。现在,中国是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成为我媒体生涯的亮点。”
      仔细想想这番话,还真有几分韵味。这些年来,埃德温的中国印象是在一张没有成见的白纸上勾画的,这正是他和许多西方人的不同之处。最近几年,世界关注中国,国人开始享受大国心态。但是中国到底赢得了多少世人瞩目?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多少?埃德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答案。正因为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才来到中国,成为代表中国的洋面孔。换个角度考虑问题,虽然埃德温在帮助世界了解中国,但是并非所有西方人都感受到了中国的变化,也并不是所有洋人都渴望了解变化的中国。
      埃德温的这本书叫作《找不着北》。现实情况恰好相反,他不但在中国为自己找到了生活的新方向,也在帮那些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人找到中国的新方向。
      
      责编:贺潇潇

    推荐访问:外在 中国 方向 帮老外在中国找到方向 老外在中国16件趣事组图 老外在中国遇到的8件趣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