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呐喊与彷徨|呐喊与彷徨的共同点

    时间:2020-03-13 07:26:2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学绕不开的命题。而至20世纪初那个山河破碎、存亡一线的时代,有识之士更不会放弃文学作为“喉舌”的功能。辛亥革命就事件而言,前后不过一年的时间,而辛亥革命文学,向前可追溯到庚子事变后,仁人志士借文学而发的种种激越呼号,向后则可延续至“五四”新文学对这场革命的沉痛反思。时值辛亥革命百年之祭,通过文学,我们可以再次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慷慨与低�。
      晚清的最后十年,国运维艰,虽然办新政、废科举、预备立宪等一系列改良措施在大张旗鼓地推行,然而积弊难返,民变蜂起。庚子事变后,社会政治思潮骤然转向,这种转向在距离《辛丑条约》签订时间不远的1903年显现出来,“全国各报刊由温和而激烈,由改良而革命……邹容、章太炎的著名革命文章和轰动一时的《苏报》案,是在这一年。陈天华那影响极大的小册子的产生,是在这一年。鲁迅译作《斯巴达之魂》,提倡‘尚武精神’和爱国主义,是在这一年……”(李泽厚),在历史伟力的推动下,时代的主题成为文学的主题。革命志士纷纷借手中之笔为革命奔走呼号,文学之士也多顺应潮流,为时代的演进推波助澜。如果要概述这一时期的革命文学特点,我想不妨借用鲁迅的小说集名,即呐喊――为唤醒民众而呐喊、为推翻满清建立共和而呐喊、为抵御外辱振兴民族而呐喊。
      1902―1911年间的革命文学,题材涉及诗歌、弹词、小说、戏剧、笔记、报章、古体散文等多种形式,主题不外是“谴责” 、“觉民”与“革命”,风格大多慷慨激烈。以纯文学的观点来看,这些作品政治色彩太浓,充满激烈直白的宣传,如邹容对于革命的热烈赞誉:
      “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 “革命!革命!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毋退步,毋中立,毋徘徊。”
      如陈天华对革命内部同仇敌忾的期许:
      “俺汉人,百敌一,都还有剩,为什么,寡胜众,反易天常? 只缘我,不晓得,民族主义,为他人,杀同胞,丧尽天良。”
      如秋瑾抒发以身许国的豪情:
      “赤铁主义当今日,百万头颅等一毛。沐日浴月百宝光,轻生七尺何昂藏?”
      即便是文学色彩偏浓的南社诗人们也高举“革命军”之旗(宁调元“诗坛请自今日始,大建革命军之旗”。)他们认为:“内讧外侮,纷起迭乘。当今之世,非复雍容揄扬,承平颂雅时矣!士君子伤时念乱,亦遂不能不为变风变雅之音。”因此必以“淋漓慷慨之音,一振柔软卑下之气”(周实)。
      这样的作品,如果从纯粹文学的角度,当然大有可贬揶之处。然而,这样的作品,却绝不可以以单纯的文学视之,这是尼采所谓以“血书者”。那些激越的“叫嚣”之下,直陈一片敢于“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的赤子之心。邹容、吴樾、陈天华、秋瑾这几位辛亥革命前夕以身许国的义士,年龄最大的也不过32岁,而且,他们的牺牲都带有明知死路、义无反顾的性质,这些自蹈死地的英雄们先于时代的慷慨悲歌,以其生命和热血直击黑暗的现实与卑弱的国民,因而即便缺少“藻饰”、“迂回”、“起伏抑扬”之属,依然能振聋发聩、感发人心。义士为文如是,革命的文士们同样关心国运甚于关心文辞,因而可想当时文坛横行的是何种草率粗砺之气,不过其中之佳者,却别有一种草率粗砺之美。如南社诗人高旭的歌行:
      “火云烧天天色变为赤,朱霞片片飞散光熊熊。六鳌扬髫怒触霹雳斧,血花万里喷吐五色虹。�望微茫一发白齿齿,海波照眼摇荡珊瑚红。”(《登富士山放歌》)
      其飞扬的才气,逼人眼目。如后人所评“粗枝大叶,奇气横溢”。这是独特时代赋予文学的独特气质,可能不够优美不够深刻,但足以体征那个狂飙时代的热力和激情,套用鲁迅的话“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悠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或文)属于别一世界”――这是“革命军中马前卒”们的世界。
      1911年,黄花岗之役、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等一系列的义举汇成了辛亥风云,革命以摧枯拉朽之势,革了两千余年专制帝政之命。然而,胜之何速,败之何疾。短短不足三年,革命志士们亲历了革命的成功,又目睹了民国的夭折。1913年以宋教仁被暗杀为开端,革命党人转而成为被革命的“乱党”。面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乱局,革命志士们虽依然为“护国”、“护法”前赴后继,但已经少了“毕其功于一役”的豪情,同志的牺牲、道路的坎坷,前途的茫然,使革命文坛不复辛亥前期的激扬蹈厉。
      1912年10月,在袁世凯窃取民国总统之位,南京临时政府北迁后,黄兴由上海经鄂返湘,写下了“惊人事业随流水,爱我园林想落晖”之句,凄凉之感溢于言表,这位十载戎马生涯,立志“为国杀贼而死”的民国功臣已经颓然而有思归之意。
      1913年曾经高举诗坛“革命军”之旗,又为讨袁奔走联络的南社诗人兼革命党人宁调元身陷囹圄,其《狱中书感》云:
      “拒狼进虎亦何忙,奔走十年此下场。岂独桑田能变海,似怜蓬鬓已添霜。死如嫉恶当为厉,生不逢时甘作殇。偶依明窗一凝睇,水光山色剧凄凉。”
      愤世嫉俗而又悲凉酸楚,实为那个时代革命文人的心声。如果要对这一时期的革命文学氛围作一归纳,正可以套用鲁迅的另一小说集名――彷徨。革命成功却前途茫然,国贼当道却无计可施,虽有杀身成仁之志却无力扶大厦于将倾,革命者和当时整个社会一样徘徊在何去何从的迷惘之中。因此此间文坛,或悲悼、或怒骂、或嬉笑滑稽,都难掩凄楚彷徨、无可如何的哀伤,即便是风行一时,热衷奇闻丑事的“黑幕”,在津津乐道之余也难掩其末世狂欢的绝望。
      1912-1919年期间的文坛,新旧杂陈、哀音弥漫。其前是高蹈的革命文学,其后便是以扫荡“旧制度”、“旧礼教”为宗旨的五四新文学运动。处于两峰之间的这段文学,因其忧伤、颓废的情调以及陈腐思想的回流而被文学史忽视。但实际上,文坛的杂陈反映的是时代的彷徨,文学的颓废反映的是时代的低迷。辛亥革命文学至此告一段落,但与辛亥革命相关的文学却远未终止。
      近日偶然读到一篇署名为火火的网络诗作《我想的辛亥革命》,其中诗云:
      为许多冗长的鞭子所缠绕/那是历史的一次抽搐/醒来是肌肉的辛酸/与灵魂的惊骇……
      经过一百零一天的酿造/所有的行动/竟成一滴饱含历史的咸涩的泪水……/里面浸泡着一个不朽的拷问:/“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
      诗之精彩处在于结尾巧妙地嵌入了康有为写给谭嗣同的挽联(谭嗣同字复生),“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维新变法的难题,同样困扰着辛亥革命,这也成为五四文学力求去探讨的问题之一。鲁迅《呐喊》诸篇中“人血馒头”的悲哀、“阿Q”式革命的闹剧、辫子革命的风波,从不同的层面,挖掘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其深刻至今无人能及。
      20世纪的大部分中国历史,在此起彼伏的革命、战乱、运动中前行,作为须听“将令”的文学,为主义、信仰、民族尊严而呐喊助威,往往激进且急就。对于辛亥革命,鲁迅式的反思没有也不可能得到延续,更遑论深化。直到世纪末端,思想启蒙被再次提及,日渐边缘化的文学才有了再次凝视世纪初那场巨变的从容和沉着。叶兆言的《花煞》、格非的《人面桃花》、望见蓉的《铁血首义路》、牛维佳的《十八星旗,高高的》、《武汉首义家》等等,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的叙述,为我们提供了审视这段历史的新的眼光和前所未有的广度。我想,辛亥革命作为中国新旧社会、制度、文化交替的第一场革命,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题材价值,对于中国文学来说,将是永远的。辛亥革命作为事件虽已过去,但属于辛亥革命的话语还将继续。

    推荐访问:呐喊 彷徨 呐喊与彷徨 呐喊与彷徨的异同 呐喊彷徨读后感100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