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感召的力量 [精神感召:不可淡化的引领力量]

    时间:2020-02-24 07:41: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精神感召”教育引领学生以追求“崇高”为目的,引导学生对高尚品质的肃然起敬和对伟岸人格的心驰神往,并在个人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竭力实现人生所能达到的理想高度。通过亲近英雄、深度阅读、融入氛围等途径引领学生的德性成长。
      关键词:精神感召;英雄;阅读;氛围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1)12-0009-03
      
      当前,在网络泡沫的冲击下,孩子们变得飘浮起来:游戏好玩就去玩游戏,看哪个帖子写得好玩就去跟帖。这看起来很自由、很幸福,其实不然,这种“好玩”只是满足了感官的刺激,缺失了自我精神的挺立。一个人没有了精神上的挺立,会变得浮躁,会很痛苦;一个民族的精神殿堂如果缺少神圣与崇高,不仅意味着大众生活秩序的混乱与扭曲,更表明民族文化水准的低下和平庸。
      一、厘清概念,正确把握精神感召的内涵
      “获得精神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是人的精神榜样。”榜样的激励价值来自两个重要特征:功利意义与崇高性。由于榜样对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功利意义 (主要不是指物质功利),榜样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会给他人带来生活目标与方式上的教益,从而间接地指导他人的行为;由于榜样的崇高性,榜样会通过显示主体道德行为实践中所表现出的深刻的美感唤起受教育者的叹服和崇敬,由此激发受教育者的潜在能力,使之对这种崇高美有所向往、有所追求。在前一种情况下,榜样的激励价值与受教育者可能获得的实际利益相联系,以利益引导为中介;在后一种情况下,榜样的激励则与其审美价值相联系,以审美价值的实现为中介。换言之,与以行为模式的习得为目标的榜样示范不同,榜样激励不是直接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而是间接地通过对榜样的利益期待或审美情感的生成产生影响。只有主体由对榜样的认知发展到产生对榜样的利益期待或审美情感时,榜样的激励价值才有可能实现。
      过去人们对榜样有一种误解,那就是要求学生也像英雄人物一样,这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把榜样教育引入了一种高大全的误区,从而使得榜样教育备受诟病。人们在批判这种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学生的教育的同时,连同它的积极意义也一并抛弃了。其实精神感召是榜样教育的重要内核,树立榜样的目的,是要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为学生的心目中建立一个标杆。我们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定像倡导的榜样那样高尚,而是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实质,从而在自己的心中点亮一盏道德的明灯,让自己一直朝着精神目标前进。这才是榜样教育的意义。为此,我们要积极探寻“精神感召”的价值,发挥其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研究的精神感召教育是指以引领学生追求“崇高”为目的,引导学生对高尚品质的肃然起敬和对伟岸人格的心驰神往,并在个人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竭力实现人生所能达到的理想高度。譬如我们学习雷锋,是要学习“心中有他人”的精神。雷锋是时代的产物,他有特定的生活背景。我们让其成为感召学生精神的力量,但并不是要求学生做到和他一样,而是要学习他的美好精神。现在,我们看到生活中的人做好事,就脱口而出“这是雷锋精神”。此时的雷锋,已经成为高尚的代名词,是高尚的人格在我们心灵深处种下的美德基因。
      二、价值探寻,深入理解精神感召的意义
      选择精神感召教育的重要价值就是选择亲近与向往高尚。一个乐于助人却不计较自己得失的人,其品德是高尚的;一个每天凌晨三点钟准时起床,把大街扫得干干净净,风雨无阻,无怨无悔的平凡劳动者,他的品质是崇高的;一个沉迷于经典著作之中,经常与大师心灵对话的读者,他的品位是崇高的;一个在生与死的选择上,为了多数人的利益和正义的事业而献身的人,他的品格是崇高的;一个在学术研究中敢于坚持真理,并时刻准备为捍卫真理而献身的知识分子,他的品性是崇高的。这些人都应该成为学生成长中的“精神力量”。崇高不需要任何的修饰和自我标榜,只需要勇气、毅力与献身。在“精神感召”教育中,向往崇高并不意味着人人成为英雄,而是旨在确立一种具有永恒意义的价值向度,即通过人们平时的努力来不断改进我们这个世界的生活,使我们的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在过一种正常的生活的前提下,去寻觅值得自己守护和追求的价值思想,使人生在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过程中,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闪现生命的亮点,维护良心的圣洁,体验正义的尊严,视平庸和沉沦为对生命价值的亵渎和践踏。
      选择精神感召意味着回归德育的本质,即其文化属性。德育作为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其主要的意义在于精神的感召与濡化,浸染与丰盈。重视精神感召的重要价值在于让德育回到高层次文化引领的应然状态。“毒奶粉”“毒馒头”“地沟油”等一系列事件之后,人们惊呼社会道德的滑坡。道德的问题在于人们的道德价值观的偏差,在利益驱使下能否守得住道德的底线,这些涉及道德范畴的良心、责任的保障作用,需要精神层面高尚的情操来引领。
      选择精神感召是个体走向幸福人生的重要途径。在积攒了一定的物质财富后人们最想做的是什么?是获得尊重。这是人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是人生高层次的幸福感。无论是商界名流还是私企业主,他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过程中,如能一直想着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贡献,就会得到更多的尊重。的确,当我们追寻幸福的本质的时候,不难发现幸福其实是人的内心体验。精神感召,引领人追寻崇高,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享受,使人生活在一种幸福之中。
      三、回归文化,广泛构建精神感召的载体
      精神感召不是虚幻的,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影响人的思想。德育的文化性特征决定了精神感召必须通过文化的载体来影响人的精神。
      1.向往英雄
      古今中外有许多精神感召的形象,他们有的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有的在现实生活中星光闪耀。环球网曾作过调查:“你认为现实中国需要推崇个人英雄吗?”73%的受访者认为需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是怎样的呢?暂且以汶川大地震为例作一分析。
      5月12日是悲情的日子。可惜的是,我们对汶川地震的记忆越来越抽象化,那些本应该被世人常常称道的熟悉面孔:救灾者、建设者、幸存者,并没有成为大众的集体记忆。更糟糕的是,当初那些曾让我们热泪盈眶、视之为抗震英雄的人,有的甚至成了一些舆论中的负面人物。比如,那位抗震小英雄林浩,三年来不停有网络声音质疑他是否真有那样的事迹;再比如,那位背亡妻行走百里的男子,有一些人专门揭他的丑;还有,那位在汶川地震中率先捐巨资的“中国首善”陈光标,最近屡屡被一些媒体质疑……
      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舆论变得越来越挑剔,越来越刻薄,甚至有些网站成为造谣惑众、传播低级趣味的工具。正如一位社会评论家所批判的:“中国式道德就是拿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拿流氓的标准要求自己。”这种挑剔看似打着正义的旗号,但许多时候摧毁的却是一个社会的理想主义,让这个社会变得更世故。久而久之,中国会变成一个没有个人英雄的国度。每次遇到一些美好的人物或事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会不会是炒作?会不会是假的?这样的思维惯性很可怕,失去精神感召,人们的精神世界会有如迷失方向的茫茫黑夜。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冲击下的学校德育,自然会淡化抗震英雄人物的形象塑造与精神感召育人价值的展现。我们到底该如何纪念那场惨烈的天灾,如何继承在废墟中体现出来的互助、不屈、友爱、坚强的中国精神?记住那些英雄是有必要的。我们太需要引导学生走近英雄,从这些精神榜样的事迹中受到精神感召,从而寻找真善美、寻觅理想与幸福,我们应该培养向英雄致敬的礼赞者。让学生在与精神榜样的心灵共振中,感悟伟大,体验真情,崇拜高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运用各种方式向广大未成年人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激励他们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为未成年人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现实生活中,精神榜样的教育价值已经得到重视,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和道德模范人物的评选及隆重的颁奖仪式,就是一种面向全国观众的精神感召。精神榜样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态度,我们既要选择具有整个社会和全人类普遍意义的榜样,又要注意选择适合青少年成长特点的榜样,仔细寻找榜样与大多数学生之间的联系点,充分考虑时代的变迁和条件的变化,及时引入现时社会生活中新鲜榜样,使得这种学习常学常新。
      2.深度阅读
      文化经典具有不朽价值。在过去的若干世纪中,经典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学习传诵,成为汲取智慧与灵感的源泉,其文化价值得到了历史的检验与肯定。鼓励学生深度阅读,同样是基于文化能带给学生多方面的收益,他们可以从中提高语言文字修养,可以加深对历史与传统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获得精神感召的学生,可以继承人们的基本生活价值观,可以加强道德修养和文化教养,可以培养爱国主义文化情感,可以在多元文化迅速融合的时代解决文化认同问题。
      我们要为学生营造深度阅读所需的那份闲适和心境,从而让学生与书籍为友,接受心灵的洗礼。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火种,是人类走向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苏霍姆林斯基说:“启发智慧和鼓舞人心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学校首先是书籍。”在书籍中,智慧老人展示给我们的是历史的镜鉴、生命的律则和文明战胜野蛮的曲折。注重引领学生与大家交谈,与文本为友。大师们充满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语、超脱的情怀,甚至平民百姓、推车卖浆之流的可贵品质和真诚的爱心,都会使学生的生命变得开阔、灵动、开放、乐观、旷达、鲜亮。单就情感来讲,书籍中不管是激动人心的豪壮情、催人奋进的崇高情,还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剧情都可以让学生从中体认生命的伟大、人性的美好,去体认人生的创造之美、奋斗之美,激发和推动他们追求比生活本身更高远的价值。在文本的感召、洗礼中,抵达广阔的精神彼岸,奔向崭新的精神天地。
      3.融入氛围
      学校要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文化名校,建设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发挥学校文化氛围对学生精神成长的感召作用。学校文化氛围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的,在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
      有底气的、成功的学校是有其特有的文化氛围的――正如一个成熟的文化人一样。文化能让一个人在言谈举止间不经意地展示其迷人的风采。学校文化氛围同样能让接触学校、了解学校的人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我们没法改变学校已经成型建筑,但学校理念(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行为(师生行为规范、制度)、视觉听觉(生态环境、校徽、校旗、校歌等)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反映出一所学校人文底蕴的薄厚,长期的积淀与传承便让一所学校有了与众不同的文化氛围。学生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一种文化底蕴、智慧力量的自然流露,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
      教师是文化、文明的传播者和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精神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有人说,教师应该有教师的文化气质,站在那里,就可以让人感觉那是一位教师。每一个生活在校园里的人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行为方式,汇聚成学校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教师又是行走在校园里富有魅力的文化符号,影响着个性迥异的学生。那么,你是一个怎样的文化符号?能给人带来温暖和舒适的感觉,能收获纯真而美好的师生之情,能体验道德启蒙的至真至善吗?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文化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这是评委给予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季羡林的颁奖词。如果我们教师也像先生那样,心有璞玉般的良知,就会在心头景仰斯霞的“童心母爱”、陈鹤琴的“一切为了儿童”,就会在行动中不断赋予自身角色的文化成色,从而成为学校文化的形象使者。
      学校文化氛围的感召更被关注的是,能形成学生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和探索、创造、超越意识的态度与作用方式,是开发学生精神潜能的一种力量,在一定的意义上超越了原来只作为教育内容构成的定位而上升到目的层次――精神引领。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的概括同样适合于作为一种高品质文化活动的学校德育。德育一定要站在精神引领的高度,才能让学生走近高境界、高品位、高格调,才能起到灯塔和航标的应有作用。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川港小学
      江苏南通 226314)
      责任编辑 徐向阳
      

    推荐访问:感召 淡化 引领 精神感召:不可淡化的引领力量 精神感召 不可淡化的引领力量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