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什么是生产力 [公益事业也是生产力]

    时间:2020-02-19 07:26:3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公益捐献从来没有如今这么风行过,全球富豪纷纷慷慨解囊,但许多新一代的公益家正试图将营利事业的长处带到公益事业,让他们捐献的钱使用率更高。      在多金的名人间,公益捐献从来没有这么风行过。当今最著名的慈善家比尔・盖茨,已捐出空前的310亿美元,给比尔与梅琳达基金会,致力改善全球穷人的健康问题。盖茨夫妇也因而与同样热心公益的摇滚乐团主唱波诺一起,获选为《时代》杂志2005年风云人物。
      新一代的科技领袖,也具相同风范。eBay创办人皮耶・欧密德尔及首任执行官杰夫・史寇尔,都捐出数十亿美元,希望能“让世界更美好”。Google创办人赛吉・布林与赖瑞・佩吉,在Google上市时宣布,要将一部分的股票及获利,捐给Google的公益部门Google.org,希望它能“善用丰富资源,大胆创新,解决全球最大的问题。有一天,对世界的影响力超过Google”。
      
      公益风潮席卷全球
      
      近年来财富创造快速却分配不均,是带动这个公益风潮的主因。根据《福布斯》2005年的富豪排行榜,全世界现在有691位亿万富翁(1996年只有423位),其中388位“白手起家”。这些新富,并非人人都已成为公益家,而那些慷慨解囊的富人中,很多人还是缺乏创意(例如捐献给自己的母校),但这些超级巨富,创造了一个庞大的新机会。
      “在公益事业的演进中,现在正是历史性的关键时刻,”公益产业研究报告《展望未来》的共同作者凯萨琳・富尔顿表示,“这些新起的亿万富翁中,只要有5%~10%以创意的方式做公益,就能彻底改变未来25年的公益事业。”
      过去不太注意公益捐献的媒体,现在也热切地推出超级巨富捐献排行榜。被他们归类为吝啬的富豪,则遭到严词批判。根据美国《商业周刊》最新的排名,过去5年捐献最多的,是英特尔的共同创办人高登・摩尔及他的太太贝蒂,其次为比尔・盖茨夫妇。
      公益的风潮,并不限于美国。在欧洲,富豪也纷纷慷慨解囊。例如,英国的美体小铺创办人安妮塔・罗迪克及法国避险基金业者哈佩得・布松。在印度,科技新贵阿兹・普利姆、那丹・尼尔卡尼,也是积极的公益家。新起的中国和俄罗斯,也赶上这股风潮。因买下切尔西足球队而闻名的俄罗斯巨富阿布拉莫维奇,已捐出大笔善款,改善俄罗斯坎查卡地区的生活环境。
      他们为什么热心公益?富人慷慨解囊时,很多人会怀疑他们隐藏的商业或政治动机,或是他们对致富的手法感到内疚,甚至是为了满足虚荣心、为了避税。但是,还是有很多富人的动机是单纯而且值得敬佩的。况且不管动机是什么,重要的是,必须让这些捐献发挥效用。
      好好做的话,公益工作助益极大。新一代的公益家可以改变世界,如果公益事业能改掉现行的业余做法,转变为现代化、高效率的全球产业。
      公益和慈善有何不同?克莱尔・高迪安妮在《善举:公益如何推动美国经济、拯救资本主义》一书中指出,慈善是舒缓痛苦的症状,而公益是投资在解决之道,“不同于‘提供收容所及食物’,美国式的捐助行动,采投资导向,这反映了我们的价值观――自由、个人主义及创业精神。”
      安德鲁・卡耐基1889年写下的《财富论》,多年来,被许多美国富豪奉为圭臬。这位钢铁大亨相信,社会要进步,必须创造财富,但无可避免地要付出贫富不均的代价。为了防止贫富差距破坏了“贫富间的和谐”,他主张富人有责任奉献财富做公益。不这么做,是个人最大的失败,“为富不仁将蒙羞而终。”
      然而,社会公益并不只是富人个人的事。由于美国政府对慈善捐赠给予巨额的税赋减免,这些捐赠是否运用得当,应接受社会公评。斯坦福大学《社会创新评论》最近以封面故事报道《失败的公益》,文中指出,美国的税赋优惠,主要造福了精英学校、音乐厅及教会。“不要再骗自己说慈善及公益活动对穷人有很大的帮助。”作者罗伯・里奇指出。
      
      公益事业急需生产力革命
      
      近年来一连串的慈善基金会――主要是超高的薪水、安插家人工作及种种浪费的举措――更激怒了国会,警告将会制定严苛新法来管理。州检察总长也比以前更关切这个议题。
      “基金会的弊案,常聚焦在薪水和津贴。但是,真正的弊案,是巨额的金钱浪费在毫无效率的公益活动。”哈佛管理学院企管大师迈可・波特强调,“就资金的运用而言,公益界比企业界落后数十年。”波特主张,公益界可以向企业界学习,进行彻底的改造,“善用这个大好机会,在未来20年,找出让公益事业更有效率的方法。”
      许多新一代的公益家赞同波特的看法,试图将营利事业的长处,带到公益事业,进行生产力革命。现在经常可听见公益人士谈论“社会投资”、“公益创投”、“社会创业精神”、“三重底限”(包括财务的、社会的及环境的)等企业界的术语。公益工作的走向,也将是“策略性”、“市场导向性”、“以知识为基础”的,而且必须“高度参与”,让捐献的资金产生最大的“杠杆效用”。
      对新一代的公益家而言,杠杆效用非常重要。因为他们深知,不论个人的财富有多少,都比不上政府及营利市场可以运用的金融资源。要发挥效用,他们必须将资源集中在政府或营利组织忽视的问题上。他们没有选民或股东的压力,可以大胆尝试创新的解决方式,供政府及营利企业大规模地仿效。
      不过,也有人反对公益事业应该以企业为标杆。“这个想法立意良善,但错得离谱。”管理学畅销作家吉姆・柯林斯在新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出反对。理由很简单:“大多数的企业都很平庸。”
      但柯林斯也同意,公益家捐款、公益组织运用的方式,还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好消息是,近年有一种新型的企业和机构应运而生,如果管理得当,它们能提供基础架构及中介组织,促成公益资本市场的形成。公益家就能有效率地捐献给“社会创业家”及其他需要的组织。这些新企业,包括管理顾问、研究机构及公益投资银行等。

    推荐访问:公益事业 生产力 公益事业也是生产力 社会公益事业有哪些 公益事业的意义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