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惩戒,教育不可缺少的另一面_不可缺少的人

    时间:2019-05-18 03:13: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针对目前基础教育在推行激励教育、赏识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推荐引入与之相对的、几乎杜绝的一种传统教育——惩戒教育,以期待实现教育的完整性,真正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惩戒教育 赏识教育 体罚 批评 表扬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174-03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以表扬代替批评,强调家长、教师都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对话,尊重学生,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不可否认,这种教育方式有很多积极的作用:学生越来越活泼,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愿意展示自己、突出自己。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少数学生越来越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听不得批评,经不起一点打击;拉帮结派、称兄道弟、打群架、谈恋爱、玩游戏、离家出走等现象越来越多,既影响了学校声誉,又害了学生及其家庭。针对当前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一些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有识之士都在呼吁:在实施赏识教育的同时,也应适当实施惩戒教育,确保教育的完整性,以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一、当前一些教育热点话题与思考
      1.教师向学生下跪道歉——惹事学生称教师属服务业
      2010年11月18日,湖南娄底市一中年轻教师谭胜军因上课时阻止学生下棋被学生打倒在地,后经该班班主任制止并教育后由闹事学生当着全班学生向谭老师道歉,而闹事学生却说:“教师应该列入服务行业,学生来是享受服务的”。这名学生上台道歉时,同学中间还有嘘声。这一切让谭老师颇感伤心,觉得班级正气不足,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震撼和唤醒学生。于是谭老师突然跪下,大声对班里同学说:“我今天当着大家的面,向你们下跪认错!我以后不再用严格的方式管你们了,我只求你们理解,我这是为你们好”。
      2.深圳公务员儿子打父母——暴露教育软肋
      年近六旬的老父老母,从湖南郴州老家来深圳帮助儿子带孩子,没想到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深圳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发展改革科公务员的儿子廖天野的辱骂和殴打。2011年11月25日,老父廖祥光和儿子廖天野再次发生冲突,廖祥光的衣服被儿子撕破,身体多处受伤,左肩被儿子咬得鲜血直流。在这之前,廖天野的母亲来深圳带孙子,并帮忙做家务,因一些小事及说家乡话,7次被儿子打耳光,还被儿子骂作“猪”,甚至说:“老家伙怎么不撞车去死”。
      3.“虎妈”蔡美儿——《虎妈战歌》引发“中美教育方法”大讨论
      2011年初,身为华裔的第二代美国移民,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自称“虎妈”的蔡美儿出版了一本新书——《虎妈战歌》。书中记录了以华人家长对儿女的高度期待与严格的教养方式来教育两个女儿的故事。两个女儿在妈妈的严格管教和倾心培育下,承袭了华人的优秀传统,在学业、音乐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现,在当地被誉为“神童”。“虎妈”有十条家规,比如“不许有任何一门功课的成绩低于A”、“不许夜不归宿”、“不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等。这种近乎不通情理的教育方式,在美国,被贴上了“中国妈妈”的标签,使中美两国都掀起了一场“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
      4.“狼爸”萧百佑——“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
      萧百佑参加高考时获得了广东省第八名的成绩,被暨南大学录取。他的四个孩子中有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的教育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被称为“中国狼爸”。2011年11月14日,“狼爸”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在现场遭到南京众多专家、学者的尖锐质疑,不过“狼爸”毫不示弱,坚称自己是“天下最好的父亲”,“打孩子”不仅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是“最精彩的一个部分”,要打得科学,打出艺术。在节目录制现场,萧百佑带来了他管教孩子的重要工具——鸡毛掸。
      5.“猫爸”常智韬——“教育也可以很温柔,踩着轻松步子和孩子跳一场圆舞曲。”
      上海的“猫爸”,教出“哈佛女儿”的常智韬自认为“教育也可以很温柔,踩着轻松的步子和孩子跳一场圆舞曲”,就像猫一样。他女儿坚持跳舞12年,经常因演出而翘课,却能在上海七宝中学年年获得奖学金,2010年被哈佛大学录取。常智韬在女儿10岁之前的教育方式和“虎妈”差不多,女儿10岁以后则采用“温柔教育”了。他认为,10岁前孩子独立完整人格还没有养成,父母的教育是一辈子成长的基础。而10岁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父母要给他的是自己成长的意识和本领,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多一些自己做决定的事情。但同时也需要给孩子一些引导,告诫孩子:要愿意遵守一些游戏规则,能分清轻重缓急,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任务,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等等。
      6.万国英的“西点男孩训练中心”——吃辣椒、吃黄连、挨鞭刑
      浙江杭州,有家名为“西点男孩训练中心”的机构,专门招收6~11岁家长难管理的顽童,宣称借助美国西点军校的理念打造阳刚男子汉。这家机构的负责人万国英坚信“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当顽童触犯校规时,会受到鞭子和辣椒酱的处罚,通过“打”这一极端形式,让孩子牢牢记住,有些事是永远不能做的。在每个男孩进“西点”之前,都要送上一封给家长的信,要签订一份《委托监护书》,告知违纪后的处罚方法。“西点”的做法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和教育专家的质疑,但神奇的效果却受到了家长的青睐,一个月几千元的培训费挡不住家长的热情,“西点”由2003年开办时的几十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几千名学生,没有发生一起家长投诉,而且被处罚过的学生对万国英还特别亲近。
      以上一些教育热点问题虽是个例,却反映了当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或无奈。“虎妈”、“狼爸”和“猫爸”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好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形式,但仔细一想却是异曲同工:这几位家长都具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都是知名的学者或成功的商人,都对子女的教育进行了全面的规划,都花了很多精力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子女成功后都对父母的教育方式表示理解和感激,没有出现叛逆现象。但他(她)们的这种教育方式只能供部分家长参考,不具有普遍意义,大部分家长达不到那样高的素质,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并且愿意去陪伴孩子,况且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当学校的教育在某些方面出现缺失,而家庭教育又不能及时跟进时,孩子就可能走弯路,甚至走极端。像北大硕士生打父母、教师向学生下跪等现象都是学校教育不完整、家庭教育畸形或缺失造成的。学校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由于多种原因,只能采用激励、表扬、赏识等教育方式,不能对学生有任何形式的惩戒,连批评都不敢过于严厉,对于违纪学生几乎没有任何办法,教师稍有不慎,就会与家长发生纠纷,受到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处分,还要受到社会的指责。现在的法律和舆论几乎都是一边倒——保护学生权利。而“西点男孩训练中心”只是民办机构,而且所谓吃辣椒、吃黄连、挨鞭刑也只是一种形式:给犯了错误的孩子吃一点有辣椒酱的牛肉丁,吃有一点苦味的黄连片,挨一条用包了多层棉花的塑料跳绳做成鞭子的“鞭刑”。所有的惩罚均由万国英一人执行,然后由万老师亲自谈话,进行心理疏导,深化教育。所有受过惩罚的孩子都不怨恨老师,并且都改正了错误,家长对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普遍认同,大力支持,没有一起投诉或持反对意见的。即使这样,仍然免不了被一些新闻媒体进行“妖魔化”歪曲评价,可见学校实施惩戒教育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买的,你赔。”这是在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这孩子没有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踢坏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既然是你,那么你必须赔,我可以借钱给你,但一年之后你必须归还。”于是,孩子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不断地打工,终于挣回了12.5美元,他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在回忆录中说,正是通过这样的一件事,让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1] 一般,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们急于求助,在接受惩戒的过程中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们刻骨铭心。由此可见,教育不应该有体罚但不能没有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虚弱的、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
      二、实施惩戒教育的必要性
      1.教育心理学解释
      心理学家雷德尔认为,惩罚是通过使人经受不愉快的心理体验,以影响其行为或发展的一种有计划的意图。《教育大词典》对惩罚解释为“对个人或集体所进行的指责,指在控制其某种行为。”综合这两种解释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惩罚教育是通过对受教育者的认识和行为的否定评价,引起受教育者内心的不愉快情感体验,从而调节其心理指向和强度。惩罚教育具有两种相关联的作用:即矫正作用和威慑作用。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的态度不全是通过其行为的直接后果即直接经验获得的,也有通过听或看,即间接经验获得的,认为一些观察者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惩罚时,也会产生替代惩罚的作用,抑制相应的行为。”可见惩罚教育既能让犯错误者有切肤之痛,也让其他人知道哪些事可为哪些事不可为,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潜意识,不致再犯类似地错误,这样的惩罚教育维护了制度的威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集体目标的实现。
      2.教育专家论述
      夸美纽斯曾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明确指出:“我们可以从一个无可争辩的命题开始,就是犯了过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不是由于他们犯了过错,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再犯”、“教育要适应自然的法则,但也不排除使用惩罚”、“树木如果不去常加修剪,它们便会回复到野生状态”。[2]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指出:“不惩罚的办法只是对破坏分子有利,如果学校中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3]
      著名国学家、《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指出:“我赞成对孩子真的严格,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学习绝不仅仅是快乐。”“我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教育不要轻易向社会让步,不要轻易向学生让步,也不要轻易向家长让步”。
      著名教育改革家李镇西指出:“科学的教育惩罚不仅仅是制止违纪现象的手段,而且还应该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法制精神的途径。”“教育惩罚不应该只是来自教育者,而应该来自学生集体意志。”“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4]
      3.国外教育经验
      韩国几年前通过了《教育处罚法》,准许使用长度不超过100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戒尺,如对女生打小腿5下,打男生小腿10下等,规定十分详细而明确。
      日本法律规定,必要时可以依据监督机关的规定,对学生实施惩戒,但不得实施体罚,并对哪些行为属于体罚作了较明确说明。
      英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罚写作文、周末不让回家、让校长惩戒、停学。英国中小学生如无故旷课,不仅会受到严厉批评,还将对其父母处以5000英镑以下的罚款。教师惩罚学生方面,一些地方教育部门规定了具体的要求。例:用鞭子或皮带必须是经过认可的标准,必须具有惩罚记录。
      新加坡关于惩罚学生的《指导原则》规定,在辅导、留学的惩戒方式不能奏效后,校长、副校长和纪律事务长有权用藤条对违规学生进行惩罚,但对象限于男生,部位限于手心和屁股,必须有证人在场,惩罚后写成书面报告,并立即通知家长。
      在号称“儿童的天堂”、“世界上最民主”的美国,也保留着学校的惩戒权,并且其惩罚颇具特色:①该罚就罚,该重罚就重罚。②惩罚学生时要求公平合理,必须按规章制度办事。③惩罚就是惩罚,既无争辩和解释的余地,也无需细致耐心地说服教育。[5]
      4.教育部官员讲话
      2008年10月28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在通报两起青年教师被学生杀害案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教师的安全和学生的安全同样重要,都是重于泰山。教师正当使用的、恰如其分的惩戒不属于对学生的体罚,不提倡对学生的一切行为都给予包容,甚至迁就的做法。表扬和批评同样重要,一味不负责任的表扬会让学生看不到自己的瑕疵。教育部门将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帮助教师正确区分合理的惩戒和体罚以及变相体罚。
      三、实施惩戒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要制订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文规定: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一规定在实践中被人们误解为:“不能惩戒”,于是在实践中出现了“禁罚”这一矫枉过正的后果。现在的学校教育活动中,罚学生在操场上跑几圈叫“体罚”,批评学生几句叫“心罚”。在某些专家们大做文章、个别学生和家长的无理取闹中,一线教师们变得缩手缩脚,“谈罚色变”,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和责任心随之慢慢下降。如果惩戒教育退出教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学校对学生的畸形保护,那么长此下去,我们的下一代就会变成被宠坏了的一代。学生们慢慢变得经不起打击与挫折,甚至老师的几句批评就会导致个别学生抑郁、自残、堕落甚至杀人的悲剧。
      笔者在此呼吁,我国应制定出与学生守则及日常行为规范相配套的《中小学生惩戒教育规范》等相类似的法规性文件,建立科学适度的惩戒制度,明确学校、教师具有哪些惩戒权力,学生犯什么样的错误应当受到什么程度的惩戒,从而建立起赏识教育为主、惩戒教育为辅的教育体系,为学校教育制定出底线,完善学校教育的手段,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学校和广大教师科学育人提供依据和保障。   2.要有家长配合
      由于多种多样的社会原因,现在家长对子女的管教缺位。一是部分学生无人管。随着父母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据统计,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已超过50%,这些孩子有的虽然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看,但这种隔代管教充其量只能管生活,根本管不了学习和思想,甚至出现过分溺爱现象。随着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增多,很多孩子根本无人管理,到了周末或假期就会在社会上游荡。二是家长不会管教孩子。由于部分家长个人受教育程度有限,再加上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对子女要么是纵容,要么是管教方法简单粗暴,不会和子女沟通,也很少与老师交流,一旦学生出了问题,就把责任推给学校,并指责老师,有的甚至到学校闹事,给学校、老师、自己的孩子及其他孩子都造成不良影响。
      要实施惩戒教育,必须要有家长的配合。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培训会等方式对家长进行培训,要讲清惩戒教育的意义、方法及要点,要让家长知道家庭是实施惩戒教育的重要场所。如果同意学校对子女实施惩戒教育,应和学校签订责任书,并保证全力配合学校。
      3.应注意惩戒方式
      学校实施惩戒教育应在国家出台相应的法规后才能实施,且实施时应做到:①广泛宣传惩戒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家长都知晓并接受惩戒教育的条款,并人人签字。②当学生违纪后,按照惩戒条款执行,人人平等。③惩戒完毕,应对当事人进行个别教育,心理抚慰,并以此教育他人。
      在执行惩戒时,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由班主任或德育处写出惩戒申请书,说明惩戒的原因及准备采取的惩戒方法,由校长签字后执行。②只有由学校德育处专门人员才能执行惩戒。③惩戒过程要有人监督,最好家长到场、全程录像,防止发生纠纷,惩戒完毕双方签字留存。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但也离不开管束,既不能仅靠说教,也不能异化为扭曲的暴力教育。一方面,我们需要以极大的热情真诚地去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并予以适度张扬,以此激励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真、向善、审美的欲望;另一方面,合理的惩戒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合理的惩戒,可以有效地警醒学生,帮助其克服缺点,改正过错,还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抗挫能力。惩戒犯错学生,不光教育犯错学生本身,更重要的是能起到教育其他学生的作用,让其他学生引以为戒。
      参考文献
      1 郑立平.教育惩戒的探索与尝试[J].校长参考,2010(8)
      2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 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刘长松等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
      4 李镇西.爱,不是教育的一切[J].班主任之友,2011(1)
      5 邵淑红.美国一所高中的惩罚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11(9)

    推荐访问:惩戒 缺少 教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