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渗抗裂施工技术应用 浅析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时间:2019-04-20 03:13: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容易出现裂缝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渗漏现象比较常见,直接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如何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避免出现裂缝,以及做好地下室防水处理,避免渗漏现象,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防渗;抗漏
      Abstract: the bas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 easy to crack, and the result is that the leakage phenomenon is quite common, directly affecting the use function of the basement. How in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take reasonable effective measures to avoid cracking, and do the basement waterproof processing, avoid leakage phenomenon, is very important segment.
      Keywords: high building; Concrete; Seepage control; Leakage resistance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原因简析
      对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而言,容易出现裂缝的主要有以下部位:①、地下室承台底板。地下室往往面积较大,虽然通常设计有后浇带将其分为若干区域,单块区域面积仍然不小。此外,承台尺寸一般较大,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大。由于上述因素,承台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水泥水化过程中所释放的水化热容易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内外产生温度差,从而产生温度应力。此外,随着混凝土不断硬化,体积又会因失水而产生干燥收缩现象,再加上外界条件影响,如环境温度、湿度及约束状态等,又会产生收缩应力。此两种应力是导致地下室承台底板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②、地下室外侧墙。地下室外侧墙往往很长,由于长度较长,外侧墙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混凝土硬化失水而产生的干燥收缩过程中,侧墙顶部和底部受到约束,再加上外界环境影响,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很容易产生裂缝。除以上部位外,像地下室楼板、顶板等也会出现因干燥收缩及施工堆载等原因而产生裂缝。
      二、防渗、防裂技术措施
      1、优化设计
      对于混凝土因温度变化及干燥收缩变形等而产生的裂缝,合理的配筋有助于阻止裂缝的出现。主要是除结构计算配筋外,加强构造配筋,采用细而密的配筋形式,合理布置钢筋,通过钢筋对相邻混凝土的约束,来减少裂缝的出现。在本工程中,地下室外侧墙开始竖向及水平钢筋采用φ14和φ12,后经调整,分别采用φ12和φ10,同时加密钢筋间距,对减少侧墙因干燥收缩变形而产生的裂缝起到了有利作用。
      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控制好原材料质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提高粘聚性和保水性,控制合理的流动性,减少泌水和离析现象,提高早期强度,减少混凝土的干缩变形等。具体措施有采用低热、高标号水泥,掺加高效减水剂和复合防水剂,掺加适量聚丙烯纤维,控制好粗细骨料质量,掺入适量的优质粉煤灰,选择合适的坍落度,调整好混凝土的初凝、终凝时间等。
      3、现场施工措施
      (1)混凝土的生产和运输
      本工程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每次浇筑混凝土前,现场按照混凝土浇筑量,结合交通路线和运距,确定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配备数量和运输时间,以保证混凝土能够连续供应,进场混凝土不离析、不分层,坍落度损失符合要求。现场浇筑设备主要为混凝土输送泵和布料机,塔吊和溜槽配合。混凝土从搅拌车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控制在初凝时间内(不大于2小时)。
      (2)混凝土的浇筑
      由于地下室面积较大,通过后浇带将地下室划分为若干个区,混凝土分区浇筑。对于地下室承台底板每块单区,由混凝土浇筑量较大(单区地下室承台底板混凝土量在1500—2800m3之间),为保证能够连续施工,需先确定好混凝土的浇筑路线。浇筑路线从每区短边开始,沿长边全断面齐头推进。为保证能够齐头推进,连续浇筑,按照推进方向再确定若干个浇筑带及每条浇筑带的浇筑路线,每个浇筑带由一台泵车负责,各浇筑带采用斜面分层的浇筑方法向前推进。浇筑带的宽度根据输送泵的单位时间输送量确定,以使得各个浇筑带之间能够及时交接,避免出现冷缝。
      浇筑底板混凝土时,按照“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沿板厚方向一次浇筑到位。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避免混凝土输送管道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从而提高了泵送速度,简化了混凝土的泌水处理,缩短了前后层混凝土的交接时间。
       在浇筑墙柱和梁板混凝土时,同一范围内,先浇筑墙柱,再浇筑梁板。由于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板,在节点处应按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具体为:墙柱浇满后,让混凝土拌合物往梁板自然流淌,宽度约为300mm,并形成一个自然坡角,而后再用梁板混凝土接上。
      此外,本工程地下室框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也高于相邻墙,对此,在绑扎完毕墙柱钢筋时,在墙柱交接处设置快易收口网,以便浇筑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灌时间和坍落度,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以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避免出现冷缝。坍落度应随时抽查,并及时留置好试块。
      (3)混凝土的振捣
      采用机械振捣方式,振捣机具主要有振动棒和平板振动器。加强混凝土的振捣,避免漏振和欠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收缩变形。对于地下室承台底板,由于混凝土泵送时会自然形成一个流淌坡度,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棒。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由于底部钢筋间距较密,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随着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向前推进,振动棒也相应跟上,以确保整个板厚度内混凝土的质量。在每一道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并做到快插慢拔,以使上下振捣均匀。每一插入点振捣时间不易过长也不易过早,以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4)混凝土的泌水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会产生较明显的泌水现象。泌水会改变混凝土中水的含量及冲洗掉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对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危害。为解决该问题,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首先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减少混凝土的泌水现象。其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承台底板与部分地下室外墙同时浇筑,底板垫层在施工时已预先在后浇带处设置了排水沟,浇筑底板混凝土时,大部分泌水和浮浆会流入后浇带内排水沟,再顺排水沟坡度流入两端集水井,可用水泵抽走,少量来不及排除的泌水和浮浆随着混凝土浇筑向前推进被赶至地下室底板一侧。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脚接近地下室外墙时,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即从端头往回浇筑,与原斜坡相交成一个集水坑,这样集水坑逐步在中间缩小成水潭,用软轴泵及时排除表面泌水。
      (5)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对于地下室承台底板,由于混凝土浇筑量大,在混凝土初凝阶段,表面还会产生部分泌水和浮浆,如不处理,板面很容易产生裂缝。对此,可用铝合金长靠尺将表面泌水和浮浆刮除,并按板面标高找平,用木抹子打磨压实。等混凝土表面具有一定强度时候(初凝后终凝前),再用提浆机对混凝土表面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约8小时后(混凝土已经终凝)再覆盖麻袋,蓄水养护。对于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则在上述工序上再用铁抹子将表面原浆压光,以便顶板防水层直接施工于板面上。
      (6)后浇带和施工缝的留设及处理
      后浇带按照设计留设。后浇带贯通整个地下室底板、侧墙及梁板,将地下室分为多个分区。施工缝按照每次浇筑的部位,留设在相应层的板面标高处。但对于地下室外墙,需从板面上返500mm留设水平施工缝,并在其中埋设止水钢板。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将上次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清除水泥薄膜、松动的石子、软弱混凝土层以及止水钢板上的污渍,然后对混凝土面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并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厚10mm—15mm),并细致捣实,以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后浇带混凝土在浇筑之前,同施工缝一样,将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并清理干净。后浇带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比原部位提高一级,并掺加适量微膨胀剂,采用非泵送的浇筑方法,坍落度控制在10cm以下。底板后浇带混凝土在浇筑时,振动棒需在止水钢板侧连续振捣直到后浇带内侧快易收口网处不断冒出灰浆为止。
      (7)混凝土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对混凝土质量十分重要。本工程采用在承台底板表面覆盖麻袋并蓄水养护的方法,通过麻袋和蓄水的保温保湿作用,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延缓降温速度,减少干燥收缩量,防止裂缝的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8小时左右(此时混凝土已经终凝),在表面覆盖麻袋并蓄水开始养护,蓄水厚度不少于10cm,养护时间不小于14天。
      三、结束语
      由于在地下室施工中采取了以上措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地下室渗漏现象大大减少。目前,工程投入使用已经多年,未发现异常,达到了预期目标。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推荐访问:地下室 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 防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