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以爱传递温暖,用心去除冷漠_拒绝冷漠传递温暖作文

    时间:2019-04-12 03:22: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然而不可否认,目前在我们的学生中确实或多或少地存在情感冷漠的现象,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待人处事冷漠无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亲情,少有感情。
      一、学生冷漠情感形成的原因
      少年儿童的心灵原本应是最纯洁的净土、最丰富的世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其冷漠现象的出现呢?
      1.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与物,社会失范行为大大增加,盲目自利的人生使一些人不再有真诚的感动、奉献的情怀,更不再想理解他人,国家意识、集体意识、互助和奉献精神的削弱在一些人身上时有体现。社会上的不良思想意识和行为也必然冲击着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行为。
      2.学校因素影响。学校作为小学生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存在的一些不良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冷漠心理的形成。主要表现在:(1)德育方法简单死板,大多以灌输代替自我内化,摆花架、走过场;(2)一些教师存在着应付差事的想法,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照本宣科、呆板乏味,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充耳不闻,我行我素;(3)一些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学生,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导致某些学生心理的畸形发展。
      3.家庭因素影响。现在的家庭中,独生子女成为全家关注的重心,易形成孩子在情感上只知获取、心中无他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还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能以身作则,甚至直言不讳地告诫子女“人善被人欺”等人生戒条,受其影响,一些学生对“不谦让、不为别人着想”习以为常,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得越发突出。还有些家长信奉“棍棒教育”,孩子稍有差错便是棍棒相向,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使孩子的情感日渐冷漠。
      4.自我因素影响。独生子女的特点使一些学生养成了“一切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难以沟通,从而产生隔阂,对人冷漠,不重视与集体、他人的交往;还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不得半点委屈,心理承受能力差,于是采取了冷漠疏离的态度。
      二、以爱传递温暖,用心去除冷漠
      “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善良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苏霍姆林斯基语)是啊,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我们怎能眼看着一朵朵娇嫩的花朵过早地枯萎?怎能眼看着一颗颗纯真的心灵冰霜冻结?改变学生日趋严重的情感冷漠现象的力量只有一个,那就是——爱。
      (一)奉献师情,以爱引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如果缺少感情,教学就会苍白无力。因此,是否能够奉献作为教师的真实感情,是情感教育的起始环节,也是情感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1.激情——撞击心灵。教学中,教师用激情去感化学生,把传授知识和情感培养融于一体,在师生交流情感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交流情感,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激情。只有用热情、激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才能使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对学生脑海中的情感世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2.柔情——走近心灵。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面对朋友特别是挚友的时候,我们可以无话不谈;而与关系一般的人谈话,往往“话到嘴边留半句。”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有一定的心理距离。如何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呢?我提出并奉行“阳光工程”——教师的脸要充满阳光,心里要充满柔情。找学生谈心,无论学生成绩如何,都要柔情脉脉,这样学生才愿意对你敞开心扉,吐露真言;教师就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因人施教、对症下药,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3.真情——感化心灵。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只有教师给学生以真挚的情,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学科渗透,以情激情
      情感教育不是靠理性的灌输,而是靠心灵的感受。我们须抓准各个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让学生读书明理,不但“知之”,而且“好之”、“乐之”。
      (三)移情训练,以情促行
      实施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因此,移情训练,以情促行,是德育效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后续教育工作中承上启下的环节。我们在工作中,应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机,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移情训练,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实,学生良好情感的形成还离不开家庭、社会方方面面的教育。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我们的爱会如暖暖的春风,沁入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傅运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推荐访问:去除 冷漠 传递 用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