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 照片很少 后胶片时代

    时间:2019-04-07 03:12: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如果说影像是实现记忆功能的不二途径,那么胶片便是维系我们对往昔眷恋之情的最佳纽带。柯达时代的落幕,仿佛又一次提醒我们胶片时代行将渐远,而数码影像借得科技之力更加突飞猛进。本期专题介绍的5位摄影师,他们利用数字影像更高效地投入工作,而用传统胶片继续记录生活。其实无论是数字还是胶片,手段仅仅只是我们获得影像的方式,而我们希望走近这些摄影师和他们的作品,探究在影像记录手段日新月异的时代,他们是如何选择,又怎样思考的。
      
      柯达的坏消息:让胶片摄影更加弥足珍贵
      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痴迷于好莱坞电影的影迷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在那里。然而,这一次有两个引起我们广泛关注的焦点话题:其一,从2002年起成为奥斯卡历史上首个“永久颁奖地”的柯达剧院,随着柯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遭遇了“临阵改名”,更名为“好莱坞高地中心”;其二,与之鲜明对比的是,一部名为《艺术家》的获奖影片,以默片的形式向经典好莱坞时期的无声电影致敬,片中很多略带调侃意味的戏仿佛带观众重温了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旧梦。估计不少人在观看影片时,都会联想到好莱坞黄金时代电影的载体,电影胶片的生产者——柯达。
      然而,柯达真的彻底倒下了,胶片时代从此彻底终结了吗?事实上,柯达并没有全面停止胶卷的生产,它分别于2009年、2012年停止生产了两款反转片,这是一种冲洗工艺较为复杂的胶片,药水有剧毒,全球仅有十几家店面能提供它的冲洗服务。而柯达其他品牌,例如常见的柯达金胶卷依然在销售。民用级的胶卷仍在销售的同时,医用胶片、电影胶片,也依然在生产。
      柯达申请破产保护对于摄影师们也并未造成太大冲击,柯达胶卷部门在柯达公司中一直是赢利部门,柯达的破产并不能象征“胶卷时代的终结”。而破产行为本身更应该是一种资本的运作和重组,并不是关门大吉。
      只要是技术,都会有更新换代的时候,摄影更是如此。从摄影术发明之初的银版法,到后来的湿版摄影、干版摄影、黑白胶片、彩色反转片、彩色负片和数码技术,影像介质的变化无不是不断更迭进而占领更大的市场。
      然而,在绝大多数人开始适应数码带来便利的同时,依然有人玩黑白、拍大画幅。随着购买胶片渠道的减少、胶卷费用的提高,拍摄胶片会变成一件越来越严肃的事情,胶片摄影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态度的表现,摄影师们纷纷选择在生活中保留一块胶片的圣地,仿佛在用这种具有古典美和仪式感的行动对越来越浮躁的现代生活作出抗争。
      胶片摄影者:老相机,慢生活
      胶片摄影可以给没有延迟的生活增添期待的趣味。
      当今社会通讯发达,数字技术的触角深入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写信后焦急等待回信的乐趣已经被电子科技的即时回复取代。费玉清唱过“黑白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地相爱”,如今距离已不再是问题,无论多远的距离,交流都没有延迟,快得让你没有时间回味、期待、幻想,彻夜难眠、辗转反侧的空间完全被压缩殆尽。扪心自问,我们真的需要这种毫无延迟的所谓现代生活吗?
      与之相反,当我们在夕阳斜挂的黄昏时分,关掉手机,悠闲地拧开三脚架,稳当地支起禄来双反相机,转动光圈环,一边慢慢地调焦,一边静静思考、构图。此时,摄影者的艺术水平已经不重要了,在这过程中,即使是位普通影友,此时也一样能感受到作为艺术家的心境。拍出什么样的作品,天知道,但这还重要吗?重要的是这种优雅的工作方式,我们已经享受到了。因为执着,我们已经暂时摒弃了忙忙碌碌的蝼蚁生活,享受这片刻的轻松。
      职业摄影师:数码生存、胶片生活
      “而闲暇时,我会临时起意中午去地铁,随便赶上哪条线就上哪条线,随便被挤上去,又随便被挤下来,比如西单、比如天通苑、比如大兴,独自走在街道上按快门,拍一下午,一语不发,当晚再挤上地铁,回家。在胶卷上做个标记,随手丢在暗箱中,当没事发生过,突然觉得这TM才叫生活。”这是一位摄影师仿照网络流行的梁朝伟生活体的段子,读之不免心酸,真正能享受这种惬意的摄影人,又能有几个。
      “用数码生存,数码可以如童话般精致,把精致的美好留给客户吧;用胶片生活,生活就像胶片的颗粒般真实,把粗糙的真实留给自己。”——一位摄影师如是说。
      数码摄影,给职业摄影师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一方面,数码的便利给竞争对手以同样的恩惠,因此,低价竞争、恶性竞争,逐渐搞坏了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数码的便利给了客户直接指手画脚的便利,对于摄影师来说,没有强大的心灵,很有可能崩溃在摄影棚。此时,能够安慰这颗承受压力的脆弱敏感心灵的,可能就是一部古旧的徕卡MP,或者是Lomo LC-A,拿起心爱的相机,为自己去拍,是对自己最好的慰藉。
      
      器材发烧者:穷死也要这机械金属质感
      “男人的大拇指非常灵敏,可以感受到瑞士军刀的锋利,可以感受到烟卷壁的凸凹不平,可以感受到白酒的粘稠,也可以感受到女人肌肤的细腻,只是,如果没有感受到徕卡的过片手感,怎么说呢,只能是太对不起自己的大拇指了——那是精密齿轮转动时产生的手感,均匀的阻力,流畅的转动,恰到好处的停顿,真是美妙!” “色影无忌”上曾经的一段,如今放出来,相信依然毒倒一片。
      男人对机械与金属有一种天生的冲动,就像“食色”一样——“性也”。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全手动、纯金属的相机方兴未艾的原因,工业时代精密的制造工艺和设计水准,是塑料感充斥的数码时代产品无法比拟的。
      如果一件事物正流行,那么同时意味着它将失去个性,即使它是iPhone4s;同样的,当一件事情变得太容易,那么同时它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即使它是IXUS。
       Lomo摄影师:随性生活逆流而动
      看似随意的 Lomo 却需要摄影师有着极高的灵性,要富于想象力并且具有不同寻常的耐心。装胶卷、拍摄、冲底片、扫描……Lomo摄影师看重的不是效率,而是随性,是反潮流、返璞归真的精神。
      Lomo摄影师给我们带来的不完美,甚至残缺的艺术美感,完全来自于Lomo相机的独特成像,利用Lomo相机,摄影师们把复杂的美学简单化了,拍摄对象不论是什么,都像是被赋予了相同风格的滤镜和相框,宛如尘封多年的古代艺术品,散发出厚重的历史感。
      提到Lomo,就必须要提Lomo相机。当年列宁格勒光学仪器厂生产的Lomo LC-A,是该厂在前苏联时期研制生产的一款35mm自动曝光旁轴相机,本来已经停产,而在1996年,两名依靠Lomo LC-A出名的奥地利学生,竟然到俄罗斯说服了厂方重新生产这款暗角严重、颗粒粗糙的“低科技”相机。
      该机恢复生产后立即被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抢购。并由此诞生了“Lomography”(Lomo摄影)这一新词。香港也曾经举办过Lomography的展览——在地铁站里把8000张用Lomo拍摄的照片摆成长达42米的“Lomo Wall”(Lomo墙),这道独特的风景,至今仍留在许多摄影师的心中。
      在数码大潮无可阻挡的今天,胶片摄影越来越显得弥足珍贵,不随波逐流,随性生活,我行我素,正是许多不放弃胶片的摄影师给我们传达的可贵精神。

    推荐访问:胶片 时代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