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融中国传统文化于英语教学之中 中国传统文化英语教学

    时间:2019-02-11 03:25: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成了全球通用语,各类英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有关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方面的内容介绍,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掌握英语,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然而,在中国本土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仅靠输入目的语文化是不够的,本土文化的融入同样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英语教学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成了全球通用语,并在国际事务、因特网、文件处理软件、英语教学产业等领域占绝对优势。英语在世界信息流中的垄断地位使人们对该语言工具产生了依赖,熟练地掌握英语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强烈的社会需要,美英等西方国家借此推行语言和文化霸权。在当前西方文化全球化的环境下,中国文化正面临着失语与失声的困境,如何对世界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并在其中真正赢得一席之地?大学英语教育与中国文化教
      育如实现成功对接与完美结合,将最终为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起到特殊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教学之中宣传中国文化,坚持文化的民族特性
      
      大学英语教学中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几乎为空白,这非常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不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互补,对我国对外交往起到了限制性作用。有专家预测,再过几年我国学习英语的人数将超过英语母语国家的总人数,而各类英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有关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方面的内容介绍,这种目的语文化的输入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掌握英语,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但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故文化是具有阶级性的。因此,在中国本土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仅靠输入目的语文化是不够的,就交流的双向性而言,本土文化的融入同样至关重要。
      笔者曾在几所大中专院校作过一次包括笔试、填写问卷、面谈等形式的调查,结果发现76 %的学生可以用英语简单地介绍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西方传统节日,或通过英语了解美国总统、英国女王、摇滚歌星等;但是,仅有11.8 %的学生会用英语表述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和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更多的学生不懂如何介绍中国的文房四宝、灯谜对联、京剧武术、四大发明等。这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表达技能和具备用英语表述本土文化的能力。而无法用英语进行文化的双向交流会使学生的自信自尊和积极性受到打击,继而影响英语学习进程中的良性循环。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只有参与国际交往、介绍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领略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才能赢得其他民族的信任和尊重。而用英语介绍宣传中国文化的能力又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单一的目的语文化语言输入拓展到双向的文化交流,通过对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对比参照,学生能更深刻准确地理解英语,更恰当得体地使用英语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让英语充当加深不同文化之间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媒介。因此,教师不能一味强调英美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以致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迷失自我,而是应该在输入目的语文化的同时,培养训练学生用英语宣传中国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曹顺庆先生曾在上世纪末提出了震惊整个中国文化界的“失语症”。虽然最初他是针对中国文艺理论界而提出的,但这一诊断却具有普适性:不仅是中国文论界,还有中国文学界、文化界以及教育界统统都患上了严重的“失语症”。这种病症的症状是:在与西方同行交流时提不出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发不出自己独到的话语声音,其言说的方式、内容和用以言说的术语都是西方的。而稍加反思,则不难发现这是当前学界中国文化精神严重缺失的明显表征。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上世纪初的“五四”文化运动,以及其后的“文化大革命”两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彻底打倒,民族传统文化几乎丧失殆尽。而随着中国国门的洞开,西方文化犹如潮水一般涌入。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由于在许多场合下中国民族文化的“不在场”或声音微弱,致使西方文化逐渐渗入到中国文化的整个肌体,并占据了上风,同时也开始了它对中国文化的“殖民”:先是“他者殖民”――西方文化对中国强行殖民,此时的中国尚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尚有反殖民之举;而后是“自我殖民”――中国文化在无意识之中已接受了西方文化的一切并自觉维护后者的利益,而且在言语、思维、理论方面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中国作为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不断加深的国际交往中,中国人应保持自身的文化身份,与其他民族平等对话。英语教师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开展文化教学时积极调整教学思路,增强民族意识,提高文化自觉性,避免民族文化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和走向文化殖民,这有赖于强化文化认同危机,变被动为主动;要有健全的文化心态,坚持文化的民族特性,自觉使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推进文化的整和,重视和促进文化更新。
      
      二、英语教学中要加强语言文化的平等意识
      
      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但往往没有意识到本土文化意识的培养也应该贯穿于英语教育的全过程。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渗透中国文化元素,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平等文化交流的态度,从而使其进行健康有益的跨文化交流。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材(包括英语专业教材)只注重对西方的言说与陈述,使学生对西方语言与文化的表述比较熟悉、熟练;但是当他们在介绍自身民族文化时,由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陌生特别是用英语表达的困难,他们常常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而这不能不说是大学英语教材内容设计偏差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因此,鉴于以上重要原因,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增添中国文学文化内容是应该而且是必须的。在编写大学英语教材时,应邀请西方文学与文化方面的专家、中国文学与文化方面的专家、比较文学与文化方面的专家,以及翻译方面的专家,大家通力协作,这样就可以集思广益,共同商榷,以尽量科学合理的方式编撰好教材,使大学英语教材真正起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作用。
      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既具备丰富的西学知识,又有着深厚的中学修养,同时还必须懂得一些比较文学学科的原理与理念,这样才能比较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意识到文化的世界性。文化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别,每一种文化都适应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都发挥着自己应有的作用。中西方文化根植于不同的民族土壤,都处于动态的进化过程之中,既有优点,又有不完善之处。因而中西文化在交流过程中应该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在全球化时代教师更需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和合作、学会理解和关心他人。英语作为国际化语言应为不同的文化交流服务。
      
      三、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贯彻文化生态观
      
      在全球化时代英语文化的广泛传播使英语国家的节日、食品、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等在众多发展中国家流传开来,并成为一种国际时尚。因此,要保持语言文化的生态化,大学英语教材首先要进行改革,即贯彻语言文化生态观的教材应不仅提供英语国家的文化材料,还应包括相当部分的非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材料。满足学生文化知识需求的最好途径是广泛阅读非母语的英语文学作品,彻底改变过去只读英美文学作品的做法。因为有些文学作品的文体陈旧过时,语言也不规范,不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化信息输入,而有些非母语的英语文学作品却更适合在教学中使用,因为这些作品是面向全世界读者,能扣紧时代的脉搏,作品中描述的场景更具有普遍性,文体更明晰流畅。阅读不同国家的现代英语作品更有助于中国学生了解他们的价值趋向、思维方式和交流策略。同时教师还要着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引导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英语文化,积极地准备和来自非英语国家的人们交际,同时借鉴英语文化和非英语文化中的精华,发扬和充实我国的优秀文化,这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环。充实英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应是英语文化与母语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兼容并举,学会用英语得体地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长期以来,人们对母语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印象深刻,却忽略了在以跨文化交际为目标的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同样可以发挥其正迁移的效应。要强化文化生态化意识,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世界不同文化的精髓,加强优秀汉文化的对外传播。如在课程设置上,要有针对性地开设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国家文化的英语课程,通过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对比,激发学生对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成就感与责任心,并指明中国文化对现实社会的指导意义,这不仅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也应成为新闻传媒界和其他相关领域努力的方向。另外,学校可定期开办各国文化讲座或文化节,邀请研究不同文化的专家教授发表他们在文化领域的见解,鼓励教师举办各种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讲座,让学生领略世界文化的魅力;互派留学生也是文化交流、学习借鉴其他文化的好方式。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注意了文化差异,以后就能更顺利地在学习、工作、贸易、旅游、生活中进行交流。
      总之,英语并非只与某一种特定文化相连而疏远其他国家文化的语言,学习者应当意识到文化的世界性,学会用英语表达多种不同的文化和政治观点。毕竟每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没有优劣之别,都应得到保护和发扬。但就我国的英语教育界而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学英语教育这块目前教育面最广、教育时间最长、国家和师生投入最多的阵地实施中国文化教育,这样既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既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不致沦为西方文化的忠实“奴仆”,也可以真正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语言技能的训练并行而不悖。
      
      参考文献:
      [1]Bailey & Borlach,English as a World Language,Michiga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5.
      [2]Crystal,David,English as an Global Language,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 Phillipson, R.LinguisticImperialism, Shanghai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7]黄长著.网络时代的语言竞争:文化生态学的思考[J].国外社会科学,2001,(1).
      [8]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9]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0]程翠英.论跨文化交际深层障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1).

    推荐访问:英语教学 传统文化 融中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