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实在的才是有效的】 怎样沟通才是有效的沟通

    时间:2019-02-09 03:14: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为了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语文教学开始以各种形态出现在我们眼前。有行色匆匆“浮光掠影”般的课堂,有一味脱离学生实际“拔高挖深”的课堂,有融各类艺术于一体的“似是而非”的课堂。置身于这般“像风像雾又像雨”的语文课堂,我们不禁有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踌躇,有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失落。我们开始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寻找,不断地反思,希望寻找到一条最适合语文教学的,最有效的,能够一蹴而就的道路。寻寻觅觅,苦苦反思,待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琢磨,蓦然回首,原来语文教学之路不会出现什么“捷径”,惟有实实在在走语文之路,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一、实实在在品味,让语言文字在孩子那里鲜活起来
      陈钟�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这就告诉我们,语文课堂首先应该是学生品文析句的课堂。如果学生在课堂中失去了与文本语言亲密接触的机会,课堂便会缺少语文的味道。
      1.在联想中品味语言。“诗言志”,文学作品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而好的文学作品往往藏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要想知其意,体其味,我们必须披文入里,疏通字句,特别要抓住那些一以当十、耐人咀嚼的关键词进行品味赏析,品味语言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用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语言的情味和旨趣。在《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的教学中,在围绕司马迁为什么会忍辱负重写作《史记》这一话题时,学生谈道:“这是父亲的临终嘱托。”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围绕“泪流满面”一词进行品味,让学生联想父亲当时的心情和期望。通过联系课文展开联想,学生在我的引导之下,体会颇深,甚至联想到了陆游的临终嘱托,也写出了一首改编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史记》成,待到《史记》写成后,家祭毋忘告乃翁。从改编诗中,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父亲把完成《史记》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那前面“司马迁为什么能忍辱负重写作《史记》”这一问题中“父亲临终嘱托”这一原因也就自然得出了。在这一课教学中体会“用了整整13年时间”一句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这是怎样的13年?学生读文交流后悟出了:这是忍辱负重的13年,这是失去自由的13年,这是悬梁刺股的13年……在这充满激情的话语中,司马迁那把事业看得比生命和名誉更重要的人物形象在学生脑中变得更鲜活而又刻骨铭心。
      2.在诵读中品味语言。诵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的过程,在身临其境般的气氛中声情并茂的诵读,能让人以心契心,以情悟情,从而与作者产生最大限度的共鸣,正所谓“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地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地感悟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个体、文本、作者的心灵交融,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特别是后两个层次,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观察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
      二、实实在在体验,让情感体验在孩子那里充盈起来
      在以人为本的今天,现代教育强烈提倡人文的教育。何为人文的教育?日本著名教育家佐滕学教授把它定义为:润泽的教育。在诠释“润泽的教育”时,他用了四个问题来加以阐述:(1)你的课堂让孩子有一种幸福感吗?(2)你的课堂富有文化吗?(3)你的课堂充满激情和智慧吗?(4)你的课堂影响着孩子的变化和发展吗?从佐滕学教授语重心长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了体验在课堂中的重要性。
      三、实实在在听写,让语文技能在孩子那里发展起来
      著名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活”是语文教学艺术化的集中体现,是语文教学法的精髓所在,也应是语文老师追求的至高境界。也许是部分老师误解了专家的话语或新课程理念,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一些老师似乎不愿或不敢再讨论“语文训练”的问题了,表现在课堂上是不论教什么内容,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该动动笔的、静静思的都让热热闹闹的“对话”给取而代之,究其原因无非是害怕被冠以“理念不新”的帽子。有的时候,甚至抛开课文进行所谓的“探讨”,结果虽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却忘了语文学科的本,语文课被上得“浮”了起来。在把握形式的“活”与“静”上,我认为要做到:莫被传统禁锢思想,不为时尚放弃永恒。
      1.让学生有耐心静静地听听。观摩了许多新课程的研讨课,在课堂上我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学生在争取发言时,高高举起的手就像伸长了的鹅脖子。他们有的单腿跪在椅子上举手,有的干脆就站直了身体举手,嘴里还不时嚷嚷着:“我来,我来!”当一个学生被叫起来发言,教室里随即会响起其他同学失望的叹气声。当发言的学生站在讲台边或在自己的位置上“表现”自己的时候,坐在下面的同学一点儿也不“老实”,有的不假思索就和同桌“交流切磋”,有的思维的闸门突然打开,情不自禁地讨论起来。一时间,学生就好似罗汉堂的菩萨――各有各的样,注意力全不在发言的同学身上。而上课的老师一直微笑着注视这一切,一句批评的话都没有,甚至连一个责备的眼神都没有。很多人都认为这就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中的新型老师――学生学习的伙伴、顾问,这就是新课程背景下活力奔放、“当家作主”的学生,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的确气氛十分活跃,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课堂活动,然而我们是否想过,在这样热闹的背后,我们的课堂还缺少了一份沉静,一份用心倾听他人发言的沉静,一份分享他人学习成果的沉静,“提醒学生发言讨论不太难,难的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美德”。是的,如果我们的新课程课堂上缺少了学生的倾听,缺少了这份沉静,学生的获益将不会比正襟危坐的课堂多多少。
      2.让学生有时间静静地练练。新课程的实施,对语文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对教师最大的冲击就是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感悟、体验、领会,于是,在一些课堂中常常听到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请谈谈你的阅读感受。”“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等等。师生就是在这样的“对话”中,有的甚至是在远离文本“对话”中结束了一堂课。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收获了什么?也难怪不少具有远见卓识的语文教育专家对类似这样的所谓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进行质疑,甚至是严厉的批评。因为这样的课形式的东西多,实质的东西少,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重视基本能力的培养。其实,老师心里也很清楚,学生在课堂上夸夸其谈,成了“动口不动手的君子”,学生的语文根基当然是非常脆弱的。教学每单元“熟记成语”这类题型时,在按照要求让学生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我总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成语说一段话,甚至是开展比赛,即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用上所学成语说一段话,看谁恰当运用成语最多。在本学期学完第十一册四个练习的熟记成语后,我就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尽量多地运用这48个成语写一篇长征胜利70周年演讲稿。这实实在在的训练不但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获取了知识,而且实实在在让学生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这正是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典型印证。

    推荐访问:才是 实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