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高校公共课有效教学研究:高校有哪些公共课

    时间:2019-02-08 03:26: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公共课面对的是全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学公共课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本文结合《心理学》的教学实践,分析了高校公共课有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策略。
      关键词: 高校公开课 《心理学》 有效教学 影响因素 不足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内达到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1]。虽然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大学教师和大学格外关注的问题,但是大部分的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缺乏问卷形式和实地调查分析。由于受到认识和形式的影响,很多心理咨询中心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往往力不从心;各种心理健康活动也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对心理知识的需求。近年来,大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都表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困难的主要障碍,而开设心理学公共课程从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而有效教学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而且是世界观和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有效教学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在教学工作中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很多高校开设了相关的公共心理学课程,但没有引起学生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但学生对心理学课程很感兴趣,对心理学课程抱有很大的期望。由此看来,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教学方法能否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否让学生体会到心理学的趣味性和有用性。
      一、高校公共课有效教学影响因素
      (一)教师特征
      首先,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这种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虽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知识丰富,并不一定能够进行有效教学,但是没有丰富的学科知识,绝对不能进行有效教学。其次,教师的情绪特征对于有效教学同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带着不良情绪进行教学活动,这些不良的情绪就会传染给学生,严重影响有效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为了保证有效教学效果的进行,教师应该课前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以积极的情绪状态进行教学活动,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最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同样是不可忽视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对于教师职业的自豪感都会对有效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知识敷衍了事,不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自豪感,就很难保证进行有效教学的实践活动效果。
      (二)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关系的基础与核心,一定意义上讲,师生关系也影响着有效教学效果。现在的师生关系一定程度受到传统的心理学的影响,建立在“人性本恶”的人性论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而言是权威和控制,学生没有太多的发表意见、看法的权利和渠道,而且教学活动大都以“填鸭式”为主。因此,这种师生关系是不利于有效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随着年龄的增加,文化素质的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具有很明确的自我存在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急切地呼唤平等、和谐的现代师生关系。体现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建立和谐、平等、指导、交流、合作的现代师生关系。很多研究也表明,影响有效教学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正确处理和解决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密切,对于教师全面传授知识,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极为重要的。
      (三)学生的背景知识
      很多学生对心理学有很大的兴趣,并且通过多种途径对心理学有一些了解,但是其中有很多知识是不完全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比如:心理学教材中的神经机制章节,学生是很熟悉的,甚至比心理老师更了解。因此,在本章节中,让学生进行分组,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后集中进行报告,老师准备适当的礼物进行奖励的反馈。而且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知识背景不一样,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的起点都不一样。如,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差异;不同专业的差异;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差异等。
      (四)动机与需要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影响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学生学习动机对于课堂参与程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项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任务,尤其是公共课课堂。公共课的评价方式大都以开卷或考察为主,如果教学活动没有吸引力,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很低,甚至把公共课作为“休息课”。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于动机水平有广泛的影响,他在解释动机的同时强调需要的重要性。首先,在有效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包括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需要。比如:在有关人际交往相关章节,为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进行了情景体验,护理和临床的专业的情景各不一样。其次,满足学生的好奇和尊重需要。在导课过程中,使用问题为中心(PBL)教学法,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教学,如:心理测验的内容结合现在网络流行的心理测验,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学。
      (五)心理卷入程度
      心理卷入程度是指一个个体对一个群体结构的依附程度,也指人的心理上与环境信息的关联程度。一个人如果和群体中的他人发生较高的关系连带,他就会处于较高的心理卷入强度,如果和群体中他人的关系连带不很紧密就处于较低的心理卷入强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关注一小部分学生,而忽视大部分学生,也就是大部分的学生的心理卷入程度很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心理卷入程度太低,对于有效教学仍然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首先,在心理学课堂上,使用心理测验,让所有同学参加测验,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另外,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为了防止部分学生边缘化,根据专业进行分组,每个同学都有参与权,然后推荐本组同学参加体验活动,如:心理游戏,艺术治疗的体验等。同时,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但是很想参加心理活动,因此,教师可以采取点名的方式,尽量保证大部分学生都具有高心理卷入程度。
      (六)学生反馈
      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学生的反馈意见对于提高有效教学效率有重要的作用。对心理学公共课学生(800份)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词频分析的结果:首先,最高频的是学生希望通过心理学的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帮助自己或者帮助身边的人;其次,希望心理学的教学和专业(医学)相关;最后,对于心理学课堂中的团体心理游戏、心理测验和心理实验,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都很高,因此,这些也是学生问卷中出现的高频词。另外,学生问卷调查表明对于心理学公共课的教材理论性太强,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很大方面。因为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心理学公共课程更多的重点应该是学会如何自我调节、自我管理,保证自己或周围人的心理健康,而不是对于理论的探究。
      二、高校公共课有效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材建设
      心理学的公共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了解基本的心理学理论,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学会鉴别心理是否健康,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建立水平。在教材的选择上,更多的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要,以应用为主,以操作为主。而现在很多高校选用的心理学公共课教材与专业心理学的教材差异不大,以枯燥的理论为主,缺乏可操作性和应用性。因此,期望在将来会有更适合心理学公共课的教材,更好地发挥心理学公共课在学校心理教育中的作用。
      (二)教学方法
      国内大多数的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大都以教师的个人讲解为主,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不是很理想。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可以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首先,充分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工作,如:错觉图片、心理咨询视频等,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其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如:记忆规律与学生学习,梦的解析等,这种满足学生心理需要,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讲解方法同样可以提高有效教学效率。最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心理学的特色,插入一些心理测验、游戏和实验,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抑郁量表,盲人游戏,记忆歪曲实验等。
      (三)课程目的
      高校心理学公共课程的开设必需明确教学目的,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应对各种日常心理问题的能力。由于受到认识和形式的影响,很多心理咨询中心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往往力不从心;各种心理健康活动也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对心理知识的需求。但是心理问题又具有敏感性、隐私性,很多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并且很关注这些问题,但是没有合适的渠道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畅通沟通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老师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开放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地位,营造愉快、开放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另外,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进行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三、提高高校公共课有效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明确,活跃课堂气氛。
      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影响了课程的教学目的,心理学公共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学原理,对日常心理现象有基本的了解,以考察为考核方式。因此,心理学公共课在明确教学目的以后,必须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如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积极教育,以人为本。
      消极教育或“医学式”教育模式主张把纠正学生的缺点作为教育任务,在这种模式下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有问题的学生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克服缺点是一个适当性问题,一个事物都具有两方面,并不是所有的缺点都需要被克服,当有一些缺点被克服了,但同时有些其他优点也消失了。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有些消极品质的发展是有特定功能的,如:嫉妒虽然会让人不快乐,却也让人积极进取。因此,在心理学公共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师生之间的教学合作,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解学生,和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的教学基础和背景,了解学生的学习希望,努力使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相互结合;理解学生差异,区别对待,做到因材施教。
      (三)充分准备,合理组织。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不是即兴演讲,靠临场发挥,因此有效教学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合理的组织。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的目的、目标、重点和难点,筹划有效教学的具体方式,如:课的方式,采取的教学方法,师生的互动,设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的对策,等等。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按照事先准备的教学计划或教学方案进行教学,但是课堂教学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还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等方面灵活地开展教学。尤其注意有效处理课堂突发问题,使教学计划基本完成。
      总之,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而有效教学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而且是世界观和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很多高校也开设了相关的公共心理学课程,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作为公共课的心理学并没有引起学生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但学生对心理学课程却很感兴趣,对心理学课程抱有很大的期望。由此看来,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教学方法能否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否让学生体会到心理学的趣味性和有用性。
      
      参考文献:
      [1]赵菊珊.大学有效教学及教学管理的理念与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0,(01).
      [2]姚利民.大学有效教学特征之研究.现代大学教育,2001,(06).
      [3]张勇.大学有效教学影响因素的研究,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10).

    推荐访问:教学研究 公共课 高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