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例谈“四问”型专题复习策略

    时间:2019-02-05 03:23: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为了达成专题复习的目标,本人应用“四问”型专题复习策略,以问题的形式、讨论的方式、典型题例的剖析,引导同学层层深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不仅完成本专题内容的知识建构,而且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科学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以化学平衡专题为例作一介绍。
      
      1问 巩固“是什么?”的知识
      
      使学生对概念、原理能正确表述、直接使用。如化学平衡的概念,不仅要引导学生准确地回答什么是“化学平衡”,把握“一定条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等关键词语,而且引导学生讨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否就是数值一样?从而明确正、逆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以及以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例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X(g)+3Y(g)
      2Z(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Z生成的速率与Z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生成amolX,同时生成3amolY
      C. X、Y、Z的浓度不再变化
      D. X、Y、Z的分子数比为1:3:2
      此题是直接运用概念。通过学生讨论(同桌同学、前后同学讨论,全班交流),不仅得到正确的答案A、C,而且还知道错误的原因。从而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关系,判断达到平衡的标志和方法(根据化学平衡的概念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或平衡所具有的“定”的特征等),以及怎样分析正、逆反应速率(以不同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表示)相等。
      
      2问 掌握“为什么?”的知识
      
      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原理的本质及使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问题。如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因素的全面分析,在正误判断的讨论中,在交流的争辩中,深刻透彻理解化学平衡的特点及平衡移动的原理,并能够用以解决问题。
       例2、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M和1molN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
      A.20%B.40% C.60%D.80%
      该题就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在深层次认识化学平衡状态本质的基础上,用理论去解决问题。为什么通过计算只充入E,反应达到平衡时的M的量,就可以计算出M的转化率?可逆反应不论从正反应还是逆反应开始,在相同的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的状态是一样的,即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变。因此,由2molE反应计算达到平衡时M的物质的量,与由2molM 和1molN反应达到平衡时M的物质的量相等,从而计算得到M的转化率为60%,答案是C。
      例3.在容积固定的密闭的容器中存在如下平衡
      A(g)+3B(g) 2C(g) △H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引导学生开展变式讨论(变题型、变角度、变设问、变方法等等),激活思维、学活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如:
      例7.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
      Z(g)+M(s)+N(s)
      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a。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
      C.加催化剂D.增大体积
      例8.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Q(Q>0)
      (1)600℃时, 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2)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
      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是______(填写
      编号)。
      A.加了催化剂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以上两题虽然都是图象分析判断题,但设问的角度有所不同,均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分析能力。例7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是从反应物的转化率变化来分析的。若是从各物质在反应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来综合分析化学平衡及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就成了例8的题型。多变的设问将大大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强度,提高了思维的变通性。(答案:例7 C;例8 (1)15min-20min、25min-30min;(2)增加了O2的量ab。)
      例9.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g)+O2(g) 2SO3(g) 达到平衡时,n(SO2) : n(O2) : n(SO3)=2:3:4。缩小体积, 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mol, n(SO3)=1.4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 )
      A.0.4molB.0.6mol C.0.8mol D.1.2mol
      由于条件给出的是第一次平衡时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和缩小体积后第二次平衡时的某些物质的量,因此大多数同学可以经过数学计算,解出结果为0.4mol。此时,再深入追问“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推断方法?”,有的同学从缩小体积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的角度进行分析,找到第二次平衡时n(SO2):n(O2)小于2:3,(因为SO2与O2的转化量关系为2:1)SO2物质的量只能是0.4mol。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编“变式题”,进行一题多变、多解选优的讨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一问”,是表层的认识,突出一个“准”字;“二问”是深层的认识,突出一个“透”字;“三问”是过程的认识,突出一个“悟”字;“四问”是变通批判的认识,突出一个“活”字。“四问”复习策略,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参与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学会科学思维方法,使学生由记忆水平学习向理解水平学习、融会贯通水平学习深化,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几点说明:(1)“四问”是递进式的程序,可以是针对一个专题进行,也可以缩小到对一个问题进行“四问”讨论;(2)复习力戒空谈,尤其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复习,围绕例题开展讨论,深化认识,将知识内化;(3)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例题,把握好难度和深度,保持一定的梯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复习 策略 专题 例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