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一轮复习中课前听写制度的尝试与反思]

    时间:2019-02-03 03:29: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听写制度的由来   高三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后,与我的预期有很大的差距。学生在试卷中出现的错误令我瞠目。主要问题如下:   1.审题这一关就有很多人没有过。答非所问,题目明明问的是“该季节……”,他们还是会回答冬天如何,夏天如何,还有的回答全年如何。
      2.基础知识不过关。低压、高压系统会带来什么天气的问题,连平时表现非常认真的学生都做错了,虽然他们一个劲地跟我解释说原因是这部分内容高一时没有学好。
      3.平时听课效率太低。试卷中题目所涉及的问题大都是平时反反复复强调过的问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印象。答题状况验证了这一点。
      考后与一位学生聊天的时候,我提到了以上令我无奈甚至感到困惑的问题的时候,他的一句话让我有了新发现:可以安排课上听写。这令我眼前一亮:这不是巩固基础知识的好方法吗?以前也听另外一位老师这样说过,当时没有放在心上。经历如此惨痛的教训后,我意识到这应该是巩固基础知识的好做法。以前在课前导入阶段,我安排学生自主复习上节课内容,以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如果现在采用听写这种做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而且会把复习活动延伸到课前,加强平时的良好复习习惯的培养。但再好的方法如果学生不接受、不支持,强力推行的话,那么效果也不是很好。
      于是就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讨论此办法的好处与可行性。在得到大多数学生认可后,我开始布置学生准备好听写本,每天把上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听写一下,写在本子上,收上来检查并打分。
      二、听写制度实施的主要环节
      (一)题量的设计
      每次为了尽量覆盖上节课所学内容,同时为了评分的需要,我都设置了5道小题。这样既利用了五分制,便于统计和比较,让学生每天都能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与否,又注意了对学生思维训练的强度,听写题目不全是必须记住的地理事实,平均用时5到7分钟。
      (二)题型与听写题内容的设计
      由于具有检查的性质,一般都以简答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选择题也偶尔出现,为提高听写效率,通常采用二选一的模式。
      听写的问题大部分来自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譬如,一次测验讲评结束后,听写题的内容源于题目中的一些亮点和难点。具体听写题如下:
      1.写出下列城市的名称:春城(?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日光城(?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泉城(?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2.写出气候形成的因素;造成各地气候差异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3.降水的类型有哪些?我国大部分降水属于哪种类型?
      4.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发展水果业的有利条件。
      5.描述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一道综合题的答案,主要检查学生的表述能力)
      另外,有时把听写题的设计的权利交给学生,交给某一个小组,让他们讨论后把设计的问题交给我审核后,课堂上由组长或组内推荐的代表来出题。有时候学生的创造力让人吃惊,能把刚学过的地理知识与时事热点结合起来,题目质量令人刮目。例如,看了日俄北方四岛领土之争的新闻后,有个学生由此想到了莫斯科,命了这道题:莫斯科市民今天晨练时,会发现日出方位是什么?那么当天日落方位在哪里?能由俄罗斯想到莫斯科,继而联系到太阳方位问题,不能不令人感到吃惊。
      (三)试题的批改
      一开始我自己批改,有时因为其他事情多而不能全部批,听写反馈不及时,导致效率很低。后来采取了让组长收起并负责批改的方式,但发现有些组长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往往出现批改错误,无法给其他学生以正确的反馈,而且不及时。再后来,我就采用更灵活的方式,简单的题目当场向学生公布答案,即时批改。公布答案的方式除了自己直接公布外,还让学生公布自己的答案,然后予以纠正。这样既检查了答题状况,又告诉了正确的作答方法及答案,但耗时颇多。稍复杂的题目留作课下改,把答案交给各组组长。
      (四)试题的得分及总结
      让各小组长及时登记各位同学的得分状况,我定时或不定时抽查,同时每周进行小结,表扬做得比较好的同学和小组。
      三、体会及下一步的打算
      首先,通过这个制度,我发现了平时发现不了而只有在考试后才发现的问题:知识落实不到位。这个环节加强了知识的落实,尤其是对于学习比较努力但比较被动的学生效果尤其明显。听写的过程还注意到相关知识点的及时和适度拓展,也起到一定的深化知识的作用。
      其次,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教学反思的水平。让学生回顾上节的内容,首先自己要认真回顾才能编制出5道听写题来。这个过程也给了自己一个反思上节课得与失的机会,同时为下节课提供了教学的现实基础,保持了教学的连续性。
      再次,提高了编制试题的能力,使试题编制成为一种习惯。原来曾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每日出一道新题。但往往不能及时落实,时间久了,计划变为空谈。现在有这样的任务驱动,命题便成为每日的必备课。有时可能由于匆忙没有来得及设计好,就会采取现场设计的方式,尽管如此,有时竟然会有灵感迸发。编制的题目有时令自己都感到吃惊。譬如,在听写“北太平洋暖流”的相关知识点时,我临时增加了一点:顺流而下的船上的乘客所感受到的昼夜更替的周期将如何变化:变长?变短?不变?无法判断?巧妙地融入了地球运动中太阳运动的知识。但是,由于是听写,仅仅是自己口头出题,而且出题的形式大都比较简单,对自己的编制高水平的试题的能力训练提高有限,因此,以后应该改进听写形式和出题方式,除了检查基本知识点外,更应该创设新的答题情境,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听写这个环节的价值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最后,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听写题,这种训练更接近高考所要求的纸笔测试,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途径。
      听写仅仅是一个检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的环节,而考试所要求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努力,听写只能担当部分“责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还需要平时课下作业、平时测验与考试的密切配合。

    推荐访问:听写 课前 反思 复习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