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英语倒装句的认知研究:倒装句英语结构

    时间:2019-02-03 03:23: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在讨论英语倒装句定义与分类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的层面分析倒装句。英语倒装句是这样一种机制:言语者将常式句中的主语(图形)―谓词―补语(背景)位移为背景(补语)―谓词―图形(主语),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
      关键词: 英语倒装句 图形―背景理论 认知
      
      一、英语倒装句的定义与分类
      “语序”是语言类型学的概念。Dogeloh(1997)认为:“就英语语序而言,SOV是现代英语的基本形式(basic model),但语义上也有一些与之对等替换形式,其中主语和动词颠倒位置被称为倒装句。”
      夸克等人将英语倒装句分为两类:主语和谓语完全颠倒过来的完全倒装(Complete Inversion)和只有助动词(包括情态动词)移至主语之前的部分倒装(Partial Inversion)。英语倒装句是变式句的一种,在结构上属于非正常语序。按标记理论原理,它可分为无标记倒装和有标记倒装。无标记倒装就是语法倒装,也称为(语法)结构性的强制性倒装,是由于语法规则的要求而将句子结构中原有的正常语序进行倒置。而有标记倒装,也称为修辞性非强制性倒装,是指语法中没有做出强制性规定,为了修辞或语用的目的而进行的一种倒装,它常常偏离了人们的认知规律。结构性倒装是必需的,否则会出现语法错误;而修辞性倒装是有选择性的,用不用都可以,大都是由语用因素或修辞因素制约的。
      二、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是约一个世纪前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首先提出来的,后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用来研究知觉(主要是视觉和听觉)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进而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图形是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凸显的部分,是注意的焦点,背景是为凸显图形起衬托作用的部分。当人们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某个物体时,通常会把这个物体作为知觉上凸显的图形,而把环境作为背景,这就是凸显原则。图形和背景的感知是人类体验的直接结果,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会用一个物体或概念作为认知参照点去说明或解释另一个物体或概念,这里的图形就是背景的认知参照点。
      Ungerer和Schmid(1996)在研究句子“The book is on the desk.”和“The balloon is flying over the roof.”之后,指出图形和背景可以理解为各种位置关系。正是因为图形―背景理论可以理解成为一种位置关系,这种位置关系常常用来表述命题或者说,位置关系的命题意思可以理解成为图形―背景关系。它的这种用于解释语言表达如图形―背景的命题的前景已经引起了认知语言学家的非常大的关注。
      Langacher根据感知凸显的程度对图形和背景作了如下论述:从印象上看,一个情景中的图形是一个次结构,它在感知上比其余部分(背景)显眼些,并且作为一个中心实体,具有特殊的凸显情景围绕它组织起来,并为它提供一个环境。就认知语法分析而言,在一个简单的及物动词作谓语的句子中,主语即图形,宾语为背景,动词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句法中的凸显部分一般是主语因而自然成为人们较为注意的那一部分,即图形选择不同的部分作为主语,其结果是在认知上产生不同的图形。下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a.Susan resembles my sister.
      b.My sister resembles Susan.
      不同的主语表明了说话人选择的视角和强调的部分的不同。由于英语中的凸显部分(即认知心理上的图形)常被置于句首而充当主语,因此在宏观上可以说英语的常式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图形―背景理论中的这一原则对变式句之一的英语倒装句同样有着较强的解释力。
      三、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英语倒装句
      徐盛桓对大量语料进行分析后得出的句中的信息分布状态为:主位或前置部分新于述位或后置部分信息。这个结论与英语中的末位焦点(end-focus,亦作末位中心)是一致的。在实际的言语交际和语篇建构中(包括作者),为了更好地突出句子的焦点常常将图形移至句末,而其他成分则作为背景或后景(background)移至句首,对这一图形起烘托的作用。以下句为例:
      Here’s the postman.
      在这个倒装句正常语序句子中的图形被后置,形成了句末焦点,使信息焦点落在了新信息上,从而达到了最佳凸显效果。同样,图形―背景理论可以清楚地阐释下句:“On the horizon appeared the lonely horse man.”和还原后的正序句的不同。该句以独特的信息配置方式仿佛将一幅栩栩如生的图展示在我们面前:“On the horizon”作为画面分出现在句首,在其映衬之下,这个画面的图形“the lonely horse man”显得更加清晰,生动地再现了说话人对现实的认知过程。
      在语言学分析中,图形―背景是认知分析的基本特性,图形是所要描述的对象,背景是其环境。就句法而言,在一个简单的由及物动词引导的句子中,主语是图形,补语是背景,谓词二者之间的中间环节。如图所示:
      (1)Tom Lopez?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was?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on my left.
      ?摇?摇?摇?摇?摇?摇图形1?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中间环节?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背景1
      ?摇?摇?摇?摇?摇?摇主语1?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谓词?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补语1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Figure 1
      由此可见,图形―背景原则为主谓顺序的合理性提供了认知上的理论支持。Chen Rong(2003)在他所编著的English Inversion:A Ground-before-Figure Construction一书中指出,倒装句中前置的成分是背景,后置的成分是图形。他认为,通过这样一种线性结构,倒装句首先引起听者或读者(后文间称听者)对背景的注意,从而让听者通过前文或语篇上下文建立起界标(landmark),当图形最终出现时,它就被听话者置于焦点位置。
      Ground-before-Figure(GbF)作为一种认知模式,能行之有效地解释倒装句的形成原因及其功能。从图形背景原理上讲,倒装句是这样一种机制,即通过主语和补语位置移动而使常式句中的图形(主语)成为有标记图形。通过这一过程使该常式句具有动态的品质(Dynamic Quality)而成为有标记的句式,从而引起听者对标记图形的焦点注意。上文中的figure 1于是演变为:
      (2)On my left?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was?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Tom Lopez.
      ?摇?摇?摇?摇?摇背景2?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中间环节?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图形2
      ?摇?摇?摇?摇?摇补语2?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谓词?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主语2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Figure 2
      Dorgeloh(1997)认为,英语作为一种线性结构的语言,它的语序和语序变体都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说话者或作者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说出或写出一个词,然后构成一个句子和篇章。同样也遵循着这样一条语用原则,即开始的部分总会影响到后面的部分的理解。图形―背景论倒装句可以说完全遵循了这一原则。当说话者把本应该是“主语1+谓词+补语1”的顺序演变为“补语2+谓词+主语2”时,先出现的补语2必然会对主语2的语用理解产生影响,听话者或读者就得到了“背景2+中间环节+图形2”,而不再是“图形1+中间环节+背景1”。从上述图形中,我们把它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发现,句(1)和(2)中的主语,图形在补语、背景、谓词和中间环节未发生变化,但发生变化的是(1)中的图形1演变成了(2)中的图形2。其原因在于,经过从(1)到(2)的这一动态过程,作为变体的(2)带上了说话者或作者的主观意义,从而引起听话者或读者对有标记的焦点信息图形2的更加关注。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面来验证:John和Mary是很要好的朋友,John不知道Tom Lopez刚才就在Mary的左边,John对Mary讲:“Tom Lopez’s performance was so bad.”Mary会这样回答John:“On my left was Tom Lopez.”很显然,我们知道Mary不仅仅是在陈述洛佩兹在起左边这事实,而最主要的在于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会话含义:提醒John不要说洛佩兹坏话这一主观意图。
      如前所述,倒装句作为一种语用重组的手段还可以实现一定的语篇功能。张克定将倒装句在语篇建构过程中发挥的功能分为五种,分别是:话题导入功能、情景设定功能、焦点凸显功能、焦点对比功能和语篇衔接与连贯功能。下面将结合图形―背景理论来讨论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凸显功能。
      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凸显功能是指在语篇建构中,倒装句的运用可以把交际者想要传达的重要信息置于句末,使之成为信息焦点而得到突出。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3)The beggar made no answer.He grasped his staff with a firmer grip and gazed across the hall where was the lofty stair way that led to the queen’s chambers.Down the stairs came Penelope,stately and beautiful,with her servants and maids around her.
      (4)“Yesterday”,said the shepherds,the Tiber suddenly flooded all our pasture lands.As we were hurrying toward the hills with our sheep we be held a woman standing on a rock in the midst of the flood.We drew nearer,and saw that she was none other than Rhea Silvia,the daughter of old Numitor.When we would have seized her,she leaped into the river,and the swirling waters carried her beyond our reach.But on the rock she left her cloak;and wrapped in the cloak,as you see them now,were these twin baby boys.
      根据这两例的上下文,分别位于这两个倒装句句首的成分“down the stairs”和“wrapped in the cloak”都是可以推知的已知信息,将它们移至句首并非为了强调。相反,是为了衬托置于句末的Penelope,“stately and beautiful”和“these twin baby boys”这两部分分别是两个句子的图形,是交际者刻意要凸显的信息焦点。又如:
      (5)Then in a minute she also stood by us on the rail road track,with my father soaked to the waist.Down the tracks on higher land stood the big house of the section- master.There lights were burning;every body was up;every body was listening to the voice in the flood.We hurried to the light.
      这个语篇中的第二段首句有一个修辞性倒装,作者将“the tracks”提到句首,除了可以使本段与前段更好地衔接之外,还将作为主语的图形置于句末成为凸显结构。而下文将以该信息焦点为整个语篇的视点加以发展,如果此处是一个常式句,虽无不可,却收不到运用倒装句所产生的焦点凸显效果。
      此外,从认知规律分析,倒装句的形成及人们对倒装句的理解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认知科学研究的是人类认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人类认知活动的一般原理、特点、策略和认知活动的运作机制。因此可以说,没有脱离认知活动的所谓“认知规律”,也没有脱离认知规律的所谓“认知活动”。认知规律是人类长期以来在认识和处理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时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行为的“固化”。任何语言运用,包括对任何一种构式的选择和运用都是一定的认知规律的产物,是不可能偏离认知规律的。Sperber和Wilson(1995)曾指出:认知的过程是要以最小的加工获取最大程度的认知效果。这与生成语言学的观点不谋而合。生成语言学认为语言与语言的研究遵循着“经济原则”。二者的理论都蕴含着人类认知过程中一条重要规律:倾向优化。“优化”中最重要、最常见的手段是以简驭繁、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从近处到远处、从具体到抽象。自觉或不自觉地依循认知过程中倾向“优化”这一规律,可以有不同的策略“优化”、途径、手段。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处于不同层面、针对不同对象、为了不同目的而采取的“优化”策略、手段,有些表面上看起来很不相同,甚至可能看起来是对立的,例如语言的简略性和冗余性、言语行为的直接行为和间接行为、话语表达的明说和寓意等;语序中的正常语序和倒装语序也是这样,实际上都是受制于人的“优化”的认知特点。
      对句法关系的认知研究是揭示普遍语法原则和人类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句法成分间的语序反映的是人类语言共有的序次观。心理和生理科学表明,语言是一种受基因控制的生理现象,因此我们主张,作为常式句的变体,倒装句通过主语与补语位置的改变而使常式句中的图形位移到倒装句句尾而成为有标记的图形,从而产生会话含义。
      
      参考文献:
      [1]Chen Rong.English Inversions:A Ground-before-figure Construction[M].Hawthorn,N.Y.:Mounton de Gruyter,2003.
      [2]Dorgeloh,H.Inversions in Modern English:Form and Function[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7.
      [3]Langacher,R.W.Subjectificat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0,(1).
      [4]Sperber,D.,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5.
      [5]Ugerer,F.,Schmid.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es[M].London:Longman,1996.
      [6]徐盛桓.英语倒装句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
      [7]张克定.倒装句的语用理据[J].外语学刊,2002,(1).

    推荐访问:倒装 英语 认知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