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府兵军号阶宫化的政治意义】 政治三阶

    时间:2019-01-30 03:33: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魏周府兵制,除具有置府收兵与行军作战等军事功能外,又有使军将在朝廷中仕官的政治功能。军将拥有的府兵军号常常被用来分职授阶,这使得府兵军号逐渐与本来职事相分离,转变为一类散秩,又由散秩经位阶序列化,发展为戎秩。戎秩与将军号共同发挥特殊的本阶作用,有力地推动了魏周国家官僚体制的发展。
      关键词:府兵军号;将军号;本阶
      从确立阶段起,府兵制便有了置府收兵、行军作战及仕官朝廷等方面职能。其中,学界对设置军府以募集府兵的讨论,多有所涉及;对府兵编成行军及建立行军总管府等情况的分析,孙继民已有专著。然而,有关军将在朝廷中仕官情况,虽得爱宕元的成果,但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考察军将与朝廷关系,须觅寻可以沟通联系双方的渠道,文中探讨的府兵军号正扮演这一角色,它除了作为授予军将的军职之外,还被用作军将的阶官。军将依阶迁级,成为官僚阶级的重要部分,而府兵军号在阶官化道路上不断演进,有力地推动了魏周国家官僚体制的发展。
      魏晋以后用以确定官阶的军号,是以战国秦汉以来将军制的演化为基础的。[1](P410)将军号原是军职,其名号不断虚衔化,则发展为一类品阶。南北朝政权通行以将军号为戎号,这一戎号亦可以称为戎秩,北周戎秩并不以将军号充任,乃由府兵军号发展而来,包括了柱国、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大都督、帅都督、都督等号。府兵制确立初期,拥有府兵军号者,是府兵系统内真正的领兵官。其中,拥有“柱国”名号者,仅八人,皆实握兵权。其后随着战争不断扩大,大批立有军功的人物获取此名号。至北周建德年间,进位柱国人数便急剧增加。大批军功人物被授予“柱国’:名号,柱国以下当然更多。
      府兵军号滥授功臣的结果是,军号逐渐从职位发展为散秩,用以表达他们的政治身份,散秩化的军号与原军职之间出现分离。于是,府兵军号,按功能分成两类,其中,拥有“六柱国十二大将军”军号者,是真正的领兵官;其他以“位次”获取军号者,“不得预于此列”。其名号则为散秩。府兵军号与将军号有着相似的经历,皆由军职向阶官化方向发展。
      更进一步,散秩的府兵军号又发展为戎秩。可以说,北周戎秩承袭了散秩的所有特征。再向前发展,戎秩便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官制形式。周静帝“大定元年(581)春正月壬午,改元。丙戌,诏戎秩上开府以上,职事下大夫以上,外官刺史以上,各举贤良。”[2](卷一O,P384)此材料将戎秩与中央职事官、地方官并列,它也就成为相对独立的官制形式。
      戎秩仪同三司以上,柱国、大将军(正九命),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九命),处在北周九命官品最高两级命品,每命分二阶;周武帝建德四年(575)乃将每命两阶剖成四阶,以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为正九命;以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开府仪同大将军、上仪同大将军、仪同大将军为九命。“此次所改只限于散秩,府兵将领名号则依旧。”[3](P30)又同为戎秩的大都督、帅都督、都督,分别对应八命、正七命与七命品级。上柱国至仪同三司凡十一等,在仪同大将军与大都督间阙正八命一级,戎秩因此被剖分成上下二段。
      北周戎秩,主要运用于进位授阶,是官僚迁转体系的重要部分。北周官员迁级,有迁、授、除、转、封、拜、加等词,广泛运用在职官变动各种场合。然而,可注意者,“进位”一词发生的场合,独与戎秩相关,不使用在其他职官位阶变动中。其中,戎秩仪同三司以上被广泛用于进位,由仪同三司进位至柱国,严格按照品级高下进位,不存在跨越某级以进位的现象。
      戎秩上下段之间,在官员迁转上有所差别。官员可由戎秩仪同三司以上转为他官,却不存在由他官转进该部分的现象,可知这部分戎秩存在严格迁转限制;而戎秩大都督以下则能与他官互转。如他官转帅都督,柳桧在“(大统)十四年(548),迁河州别驾,转帅都督,俄拜使持节,抚军将军、大都督”,[4](P828)即由州佐转帅都督,其后乃从帅都督进拜大都督。他官转大都督,赵文表在“保定元年(561),除许国公府司马,转大都督”。[4](P581)由国公府佐转大都督。戎秩大都督以下与他官间相对自由流转,在于这些军号与军职关系,相比戎秩仪同三司以上更难割舍;而在品阶意义上则相对淡薄。可见,戎秩上下段在品阶功能发展上并非亦步亦趋。
      综合上述,我们归纳北周戎秩主要特征:它由散秩发展而来,形成较稳定且整齐的阶级序列,是官僚迁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官员进位授阶,在戎秩上下段间有所割裂,并非连续序列。
      ,将军号由散秩发展而来,是相对连续且整齐的品阶序列,于是便成为南北朝诸政权中用于进位授阶的基本阶级。“后魏及梁,皆以散号将军,记其本阶”[5](P1805)说的就是这么回事。然而,北周将军号虽首尾连贯,也相当整齐布列于九命官品,却并未单独构成本阶,而常在品阶功能上与戎秩相混融。
      将军号与戎秩皆由军职发展为散阶,都被用作进位授阶的阶级。戎秩发展进程颇与将军号相同,而当两者同时存在时,便也有了混融的可能。更进一步,品阶地位上的差异,使二者有混融的必要。将军号虽较早完成阶官序列化,然单号将军(不与戎秩连授),大都分布在九命官品中低端位置,其品阶价值较低;北周戎秩发展虽晚,却迅速占据九命官品高端,其品阶价值颇高,其原因在于它直接从军职发展而来,具有切实的现实意义,因此更为军功人物所注目,高级戎秩与将军号常常连授,以维持品阶价值。
      戎秩上下段在命品上未能直接勾连,中间缺正八命戎号,该空缺由将军号(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填补,将军号成为戎秩间的“粘合剂”,而将军号更填补了戎秩七命以下低端品级。两类品阶在品阶功能上又相互补充,戎秩相比将军号,进位意义更强烈,迁转形式更严格,用于官员“进位”,保证品阶价值稳定;将军号相比戎秩,其序列化形式更完全,用于官员“授阶”,维持品阶结构流动。将军号与戎秩取长补短,相互衔接,共同构成北周统一的本阶形式,可称作功能混融型本阶。
      魏周府兵制在置府收兵与行军作战等军事职能之外,又有使军将在朝廷中仕官的政治职能。府兵制的政治职能主要通过府兵军号阶官化过程来实现。府兵军号经历名号滥授后,逐渐由军职向阶官方向发展。经散秩化后成为一类用以酬奖军将勋功的戎秩,戎秩在北周九命官品当中具有重要的品阶价值。由府兵军号发展而来的戎秩与将军号一道,共同发挥着混融型本阶的政治作用,成为官员铨叙、考课、薪给等等重要的依据,府兵系统内军号在品阶方面的发展,推动了魏周国家官僚体制的发展。
      作者简介:熊伟,男,1980年出生,江西新建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北朝隋唐史。
      参考文献:
      [1]蔺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M].中华书局,2002.
      [2]李延寿.北史:卷六O[Z].北京:中华书局,1974.
      [3]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六四[Z].北京:中华书局,1999.
      [4]令狐德菜.周书:卷一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1.
      [5]刘�.旧唐书:卷四二[Z].北京:中华书局,1975.
      注:本文为许昌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府兵军号阶官化的政治意义”成果,项目编号:2010078。
      (作者单位 河南省许昌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推荐访问:军号 意义 政治 阶宫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