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生命一号效果怎么样【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

    时间:2019-01-19 03:32: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目前历史教学面临极大挑战,脱离现实,单调枯燥几乎成了历史课的代名词。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许多年之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即曾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由此,我们可以再追问一句:就课堂教学而言,如果没有生活做中心,那又会怎样呢?据一份来自我国某地重点中学的问卷调查材料显示,有69.6%的同学反映,他们上历史课“习惯于照抄教师板书的内容”,而不是主动探寻问题的答案;有71.4%的学生认为,“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另有许多同学则坦率地承认,“上历史课不是做其他的作业就是打瞌睡” ,①等等。
      由是观之,究竟如何基于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需求而重构我们的历史课堂生活,以便教给他们“有生命的历史”,也就成了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加以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历史是有生命的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历史教学实际上是有意无意地把“历史”完全等同于一堆毫无生气的秦砖汉瓦之类的“老古董”了。就“历史”机械地说历史、死背历史,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一些历史教师在一遍又一遍地向学生强调,“某某问题很重要,一定要背过”、“某某问题特别重要,一定要死死地背过”,等等。这种做法,显然是把历史看成了僵死的东西。这就难怪,为什么在学生的心目中,学习历史就等于机械地死记硬背了。可是,恰恰相反,事实上,“历史”原本是有生命的。
      早在1923年11月29日,著名史学家李大钊先生在他发表的《研究历史的任务》一文中,即明确提出:浩如烟海的“史书”,并非历史,而仅是研究历史的材料。“历史是有生命的、活动的、进步的;不是死的、固定的”;“吾人研究有生命的历史”。“历史学虽发源于记录,而记录决不是历史。……我们研究历史的任务是:整理事实,寻找它的真确的证据;理解事实,寻出它的进步的真理”。
      在这里,他们不约而同的都强调了两个字――“生命”。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生命,尤其是一个有价值的生命,其不可缺少的要素应当包含人的思想(智慧)、情感和人格,以及人所特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活动。因此,所谓“有生命的历史”,也就必然应当首先体现在历史知识深层所蕴含的“进步的真理”和“活生生的社会精神”等方面;体现在“面对历史,我们可以哭、可以笑;可以追思,也可以戏说;可以歌唱,也可以怒骂。历史给了我们宣泄情感、升华体验、深化认识的处所”;历史“给了我们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的广袤的空间,给了我们的心灵自由地舞蹈的宽阔舞台。在历史的荒原中,有我们可以发现的、能够深刻地校正我们观念的最为异己的文化,使我们获得对于我们自身所处状态的一种洞见,从而使我们自己获得应付陌生事物的信心,就是这样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从狭隘走向广阔”③。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历史教学所要教给学生的历史,就必须也必然应当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即它应当是“有思想”的历史、“有情感”的历史和“有生活”的历史。而思想、情感和生活的交融,才有可能使我们感受到“人”在历史之中真切“跃动” 着的生命。
      这,也就应当是所谓“有生命的历史”的基本内涵所在。
      
      二、反思现实:我们的历史课堂存在三大弊端
      
      我们的历史教学应当充盈着多姿多彩的生活化的特点,应当使人能够从中充分感受到强劲跃动着的生命脉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然而,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现实中的历史课堂却恰恰严重缺失了这一重要特性。具体而言:
      一是历史课堂里以本本为中心,缺失了“人”。
      国外著名学者保罗・弗莱雷曾就诸如此类的课堂教学作过一番非常形象的分析,他尖锐地指出:这类课堂教学方式是一种将“人”变成了“物”和“器”的教学方式,在本质上是典型的“储蓄式教育”。因为,它“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变成了可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教师越是往容器里装得完全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于是,教育就变成了一种存储行为。学生是保管人,教师是储户。教师不是去交流,而是发表公报,让学生耐心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存储材料”④。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所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不仅使最起码的知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还剥夺和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剥夺了他们作为“人”的自由对话与交往权,从而就使得他们会逐渐养成一种只知道盲目依附于权威的奴仆思想,最终沦为只知顺从、迎合,而鲜有独立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被压迫者”。这样,我们所追求的以教育来促进“人的解放”和生命主体性张扬的理想,就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
      二是历史课堂里以讲授为中心,缺失了“情”。
      传统的历史课堂里,教师却往往是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来传授着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以一种整齐划一的设定目标来约束着原本个性鲜明的学生。于是,在这样的课堂里,就既不可能有生命的互动与智慧的碰撞,也不可能有生命激情与灵性的飞扬,更不可能有沁人心脾的诗意的生成。
      那么,学生究竟喜欢学习什么样的历史呢?一位高中生曾作过如下描述:――
      “(学习历史)我们更钟情有血有肉的具体形象”。譬如,“老师在提到完颜阿骨打时不经意说到金庸和他的小说,同学们的神经立即高度兴奋起来,有人搬出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的对联,大家对其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历史之为历史,在于其留给人有血有肉的回忆与启迪。这样感性的历史怎么可以被过于理性的条条框框缚住手脚?我们愿意听老师旁征博引,多讲些课本外的知识;我们也愿意站在讲台上向别人讲述我们自己眼中的历史;我们更愿意多读一些课外书籍,看一些有关的影视作品。试想,又一个司马迁式的学生很激动却很自信地讲三国讲唐宋讲康熙大帝,是怎样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⑤
      中学生最厌倦最反感的就是那种瘦骨嶙峋、味同嚼蜡,板着面孔机械照本宣科式的说教式教学方法;他们最崇尚最向往的则是主体参与的、充溢着生活气息、富有浓郁情感色彩的活动体验式教学方法。因此,历史教师“要还历史有血有肉之躯。不能只是干瘪瘪,瘦楞楞,一二三四,ABCD,几条杠杠,几句结论。瘦骨嶙峋,缺血少肉,如何叫学生吞下肚去?又如何叫他们消化吸收得了?”⑥
      三是历史课堂里以知识为中心,缺失了“魂”。这里所说的“魂”,即思想。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可是,如果我们“读史”时并不懂得带着一双思辨的眼睛和思想的大脑去审视、去思索,并且从中感悟和生成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思想和眼光,以此来关注和审视现实,那么,我们也就永远不太可能达到“明智”的境界。所以,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应当是教学生从历史之中“学会思想”,生成智慧,生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也就决定了“思想”应当是贯穿于历史课堂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没有思想的历史课堂,就必然是“死”的课堂和“无用”的课堂。然而,如上所列,在我们某些地方的中学历史课堂里,居然有高达71.4%的学生认为“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这就难怪为什么在另外一些地方的调查问卷中,竟会有多达41.7%以上的中学生明确地认为中学历史课是“可有可无”的了⑦。
      
      三、重构课堂:让历史教学“活”起来
      
      课堂应当是“一个充满着众多生灵喜怒哀乐的地方,一个从灵魂深处氤氲着丝丝甘泉滋润精神家园的地方”;课堂应当是师生生命的一部分,是提升和完善生命的一个场所,是“点化和润泽生命的园地”。因而,它“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强调对智力的挑战,强调对激情的引发,强调生命对生命的呼唤,强调人性对人性的交流理解,因此更具人文色彩”。很明显,这些解读都已经远远超越了过去那种把课堂仅仅看作是“课本知识传授与习得的场所”的一般层面,而深入到了一个更具有本体意义的深层境界――即,课堂是促进人的生命不断发展的场所。
      我们也必须要把课堂定位为是人的“发展场”(或者如上所说,是生命的发展场),――即,在这里,人(主要是学生,当然也包括教师)的生命素质、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理应得到持续不断的超越与升华。有必要指出,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这个生命的“发展场”,并不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所在,而是由以下三个部分有机构成的一个实实在在的整体,即:
      首先,历史课堂应当是一个“思维场”,它应当有利于学生高智慧的形成与发展。我们知道,高智慧的生成是离不开学生思维的真正启动和高质量运转的,因此,这就必然要使我们的课堂始终充满着浓郁的思辨色彩,也就是要努力建构一个“思辨的课堂”,一个思想的课堂。
      其次,历史课堂应当是一个“情感场”,它应当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世界在一种自由、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得以陶冶与美化。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就需要历史教师最大限度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学科课程内容中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本身必须要全副身心的融入其中,以情动情,以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最终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换言之,也就是要努力营造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激情的课堂。
      再次,历史课堂本身就应当是一个“生活场”,它应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使生命得到不断的成长。毋庸置疑,人的生活是离不开活动的,而课堂生活的第一主角又是学生,因此,在我们的课堂里,如果要使学生的生命潜能真正从沉睡中被唤醒,真正迸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就必须要努力改变过去那种沉闷、呆滞的局面,要让学生这个主体真正“动”起来。――当然,这个“动”,主要是指学生内心世界的“动”,思维的“动”,情感的“动”。换言之,也就是要努力创设一个“活动化的课堂”,一个生活化的课堂。
      印度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泰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先生曾深情地说道:“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据此,我们也完全可以同样说,课堂――尤其是以陶冶学生的精神人格境界为根本追求的历史学科的课堂――更应当是直接向学生不断“传送生命的气息”的最重要的场所。我们只有树立起“生命课堂”观,建构起“思辨的课堂”、“情感的课堂”和“生活化的课堂”,才可能实现学生的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的和谐统一。也只有在这样的历史课堂里,我们才能够真正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和教师都能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尊严、创造的欢乐,才能真切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涌动。
      
      注释:
      ①高宇《重点中学理科学生历史学习情况调查分析及对策》,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5期。
      ②[日]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下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106页。
      ③肖川《教育永恒的支柱:历史与文学》,载《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10期。
      ④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5页。
      ⑤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2期,第4~5页。
      ⑥陈毓秀《历史课堂教学十诫》,载《中学历史》1988年第5期。
      ⑦参见孙双武《珍惜改革成果,推进素质教育》,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1期。
      (作者单位:安庆市枞阳县钱侨中学)

    推荐访问:教给 生命 学生 历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