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终身教育产生的背景 终身教育背景下开展自我教育的思考

    时间:2019-01-16 03:33: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现代教育体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各界的目光大量聚焦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这一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举措。以自我教育为切入点,在大力倡导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探析自我教育对于发展终身教育的重要意义,将会带给我们新的启示。
      关键词:终身教育;自我教育;共性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014-02
      一、终身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内涵
      (一)终身教育的内涵
      终身教育最初被保罗・朗格朗提出时,原为法语educationpermanente,意为永久的教育或者恒久的教育,而后再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几经修改意为英语lifelong education,亦即中译的终身教育。单从字面解释可简单地理解为“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教育”。我们所熟知的一句古老的格言“活到老学到老”,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终身教育的真实写照。在学术界关于终身教育的解释以保罗・朗格朗、R・H・戴维(R.H.Dave)、埃托雷・捷比尔三位学者的观点最具权威性。这三种观点在表达和侧重上都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点是一致的:都认为终身教育是人一生所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在国际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作的定义是:“终身教育这个概念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包括其中的每一件事情,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世界上没有一个非终身而非割裂开来的永恒的教育部分。换而言之,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的组织所根据的原则,这个原则又是贯穿在这个体系的每个部分的发展过程之中。”意即终身教育就是包含人们一生各个阶段中所受的各种教育,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
      (二)自我教育的内涵
      关于自我教育的诠释,最为经典的是由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强调的“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但是,纵观中西方自我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在西方从亚里士多德、托马斯到福禄贝尔,都肯定人称之为人的特征是“自我”的活动,这种活动推动人的潜能转变为现实;法国教育家卢梭的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是叫人发现真理”更是丰富了自我教育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如孔子强调“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就说明了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他提倡“内自省”、“内自讼”等都含有自我教育的思想。我国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通过“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可以发现其所蕴涵的自我教育思想。近现代的梁启超、蔡元培、鲁迅以及陶行知等都重视个性的培养,鼓励自我学习和独立思考,这些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自我教育的思想。
      自我教育并不等同于自学,如果只是简单地将自我教育等同于自学,则会使自我教育的理念狭隘化。自我教育是指个体作为教育主体,在自我意识支配下,把自我作为教育对象。通过自己认识自己、要求自己、调控自己和评价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是“自教”和“自学”的统一。我们通常意义上所指的教育一般指的是他人教育,即通过他人教自己学的方式进行的教育后动。实际上,教育是由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组成的,自我教育是与他我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育目的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真正实现,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而真正的教育是通过自我教育形成的。
      二、终身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共性
      (一)对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方式提出挑战
      这里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方式指的是人们通常意义上对于以往或者现在正在进行的教育方式的整体印象,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或者正规的教育培训活动;它们通常具备这样一些要素:如固定的学习场所、施教者和受教者。特定的学习内容等等,多采取老师传授学生学习的方式进行,从接受教育时开始到完成学习任务时结束,在实践和空间上有所限定。但是随着多媒体的出现,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这就使传统意义上的他我教育方式显然变得力不从心,难以满足人们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终身教育理念在时间上,将教育的时间向两头延伸,使教育成为伴随人从出生到老年的活动;在空间上,打破了学校教育的桎梏,将教育拓展到社会各个领域。而自我教育的发挥同样需要摆脱他我教育在时空上的限制,充分激发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时随地根据社会环境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自己教育自己,自我充实、自我提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
      (二)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核心内容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要求人们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要求人们不断创新、不断发展自己以适应生活的节奏。而要做到这一切,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发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终身教育之所以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在于它打破了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力图做到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每个人终其一身的教育活动是一个长期的接受教育的过程,只能靠自身的意志和毅力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不仅是教育的实施者,也是自己的监督者。而自我教育的根本特征就在于是“自教”与“自学”的统一,即自我是自己的教育主体,又是自己教育的客体,只有将主客体相结合,自我教育才真正存在。因此,终身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特殊性都要求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发自内心的主观意愿才能督促教育主体展开学习,实现教育的目的。
      (三)教育对象的扩大化和终身化
      保罗・朗格朗认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不管怎么重要和必要,它都是一种准备,只是真正的教育过程的一种不完美的开端。这种教育只有在成人中进行时,才能体现它的全部意义和发挥它的全部潜能”。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将跨出学校大门进入社会之后的成年人,这一更广泛的群体纳入到教育的范围之内。教育时间上的延长,实际上就是包括人的一生,从儿童时期、青年时期、成年时期到老年时期,也就意味着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社会上所有的人。而自我教育也可以伴随人的终生,也只有自我教育才能伴随人的终生,提倡自我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将教育真正地普及每一个人身上。发展适合个体特性的特色教育,避免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适应个体成长发展的需要。
      (四)获取教育资源途径的多样化
      当今是一个信息的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革命,引起人们生活的巨大改变,多媒体的出现和互联网的普及,对教育的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终身教育和自我教育将教育拓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也就意味着社去上各个领域的资源都应该被充分利用为教育的素材。这就需要人们开阔视野,拓宽获取教育资源的途径,不能仅仅局限于“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传统观念,应充分利用各种大众媒介和身边的资源,从中获取信息汲取营养,做到多管齐下,适时更新陈旧过时的知识和观念,以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当然对于名目繁多的各类信息和外来文化,也需要我们培养自己独立 的判断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自我教育对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性
      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是加快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这首先需要在意识形态上根本转变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教育不再拘泥于学校教育的形式,是专属于某一年龄阶段群体的活动,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包括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终身教育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全民学习型的社会,这一宏大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自我教育的支撑,自我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将贯穿于终身教育的始终,覆盖终身教育体系的各个方面。
      为了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必须发挥社会上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自我教育发掘自身的潜能。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只有人的不断进步才能带动社会的与时俱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不间断地展开学习,不被时代和社会所淘汰,需要自我教育的内在运行机制为教育主体指明行动方向。马克思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也告诉我们,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而教育的目的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真正实现。而所谓的“内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只有将外在的教育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机,积极地展开自我教育,充分发挥“自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性,才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这样终身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鉴于终身教育体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自我教育的功能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自我教育才能伴随人的始终,也只有在配合他我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地开展自我教育才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故大力加强培养人们自我教育的意识,对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现终身教育的目的,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末本诚.生涯学习论[M].EideU研究所,1996:3-4
      [2]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张晓静.自我教育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4]冉乃彦.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5-6
      [5][法]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6]吴遵民.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北京:中国华夏人民出版社,2007
      [7]刘晓峰.终身教育理念对成人继续教育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1,(2)

    推荐访问:自我教育 终身教育 思考 背景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