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弘扬传统美德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契合】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时间:2019-01-14 03:24: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什么是传统美德      “美德在道德生活中有着极重要的地位,哲学家和道德理论的门外汉都对它极为重视。”[1]所谓传统美德是指由历史沿传下来的一定社会、阶级等的“那些肯定性的好恶倾向”,“其中包括道德理性、谦和、同情、礼貌和友好等。”[2]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从中国历史中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不仅包涵五千年中国古代优良的传统道德,也包涵“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道德。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有: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作贡献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倡导伦理关系中的诚信为本,讲求谦敬礼让;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视为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即强调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的能动作用。而中国革命传统道德,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为主体的革命的仁人志士,在整个中国现代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并身体力行的新型的优良道德。其基本内容有:一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坚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矢志不渝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关心人民、爱护人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乃至为人民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三是英勇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四是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精神。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认真严肃地做好细微琐碎的工作。
      中国古代优秀道德传统和革命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根基和底蕴,而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部分,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二者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的文化来源。
      
      二弘扬传统美德是和谐社会的应然诉求
      
      1弘扬传统美德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应有之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大矛盾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在这三对和谐关系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就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这些教育内容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而弘扬传统美德的内容与和谐社会建设又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应有之意。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社会生活的和谐、社会阶层的和谐、社会秩序的和谐、社会组织的和谐、与国际环境的和谐等,这些方面的建设,需要传统美德的支持。比如与国际环境建立和谐的联系,“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精神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弘扬传统美德有利于科学阐释和谐社会价值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新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认识与合理构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理论创新。如何诠释这一社会价值观,使社会广大民众认同并转化为自我的价值理念,使之落实在行动中,弘扬传统美德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提出的客观依据和伦理价值基础,一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其他各种社会条件。二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比较尖锐的社会矛盾,消解这些矛盾的要求即和谐的理念必然成为社会主导的理念。而对这一社会价值观的诠释还应有一个重要根据,这便是和谐是我国传统美德中的一种基本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中国古代,就有对和谐社会的理想――“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天下为公”(《礼运》)的大同社会;就有“和而不同”的人际关系思想――人与人之间应该“和为贵”(《论语・学而》),“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就有“中庸之道”的道德境界――中庸之道被古人认为是尽善尽美的和谐之境,意味着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并防止过犹不及。从传统美德中和谐社会价值观的历史渊源上来诠释,更容易满足人们的社会伦理需求,人们更容易理解接受,使和谐社会价值理念得以复归与超越。
      3弘扬传统美德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人际环境。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不仅没有社会的和谐可言,甚至连追求和谐的机会都不存在。而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着的诸多矛盾,包括人与社会集体、人与社会他人、人与自我的矛盾,其中人际之间的矛盾特别复杂,这些矛盾的存在或处理不当,都可能引发社会的不安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此期间,“我们的确不能对美德和道德做出决定,然而,我们可以进行美德和道德教育。”[3]“我们自己首先要重新自觉地推崇美德。”[4]通过弘扬传统美德,使现存人们行为的道德理性化,就可以化解各类与人相关的社会矛盾,创造社会和谐的条件。由此,必然会有力保证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和谐社会是弘扬传统美德的出发点和归宿
      
      1弘扬传统美德要不断强化宣传“和为贵”的理念,以直接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中华民族讲究“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这里的“礼”,即指人们应遵循的行为规范。而“礼”的最高价值便是“和”,“和为贵”就是以和谐为贵重、珍贵。“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要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与苟同,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或者承认事物在有差别的前提下的统一与和谐。这种“和”的思想反映了事物的普遍规律,因而它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内容。只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就会有利于重建中华“礼仪之邦”。今天,我们宣传“和为贵”的理念,要为“和”赋予新的内涵:“和”即是要建立“和以处众”的人际关系、倡导“和衷共济”的社会公德、践行“和气生财”的经营观念、实践“和善为民”的行政理念、推行“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对这种“和为贵”的理念多角度、多方位、反复宣传,常抓不懈,则必将直接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
      2弘扬传统美德要不断强化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以根本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弘扬传统美德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四有”公民,就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就是和谐发展的人,没有这样的人是无法建设和谐社会的。而现实是我们的教育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忽视对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注,忽视对人的灵魂与美德的关怀,凸显出道德教育的缺陷。因此必须加强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教育,特别是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使人们坚定、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坚持“以义统利”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育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养成如何做人的社会基本道德。一句话,就是培养“四有”和谐新人。这是历史的启迪,现实的需要,也是未来的呼唤。
      3弘扬传统美德要不断强化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的和谐,增强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效,以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谐社会带给人们的一个新认识,就是“以人为本”。对于道德教育来说,就是把教育对象的切身利益作为教育的着眼点,立足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是把教育的主体和重点落在每个教育对象的身上,尊重他们,依靠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要避免教育的着眼点只是“管理教育对象”,使教育对象始终处于被动的情况,以形成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合力,提高传统美德教育的层次。
      二是坚持中庸之道的方法。“中庸之道的方法论是一种智慧的行为处事方法,它对于克服行为中的极端倾向,以及非此即彼的思想方法是大有裨益的”。[5]人的和谐发展离不开社会。人与社会的发展既矛盾又统一,不能只看到矛盾的一面,而看不到一致的一面。在以矛盾性理念为主的教育思想之下,教育的过程往往是在对立的思维中展开的,其结果很容易引起教育对象的反感,事与愿违。坚持中庸之道的方法,就是既要从人与社会相矛盾的方面考虑,也要从相一致的方面考虑,以和谐的思路引导教育对象去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对教育工作必然会产生新的积极意义。
      三是坚持“三贴近”要求。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教育对象,才能发现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共同点,了解教育对象全面和谐发展的实际需要,设计出道德教育的可行性方案,使道德教育能够真正满足社会与人发展的需要。比如,如何使富裕的教育对象能够帮助贫困的教育对象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便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帮助贫困教育对象解决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困难,无疑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增强了社会的和谐。
      
      参 考 文 献
      [1][2]R・赫斯利普.美国人的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4,73.
      [3][4][德]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02,220.
      [5]罗国杰.面向新世纪的品德素质教育[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145.

    推荐访问:契合 传统美德 建设和谐社会 弘扬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