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选读》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有效思考

    时间:2019-01-09 03:24: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博大精深的《论语》作为一门课程进入高中课堂,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学习这部儒家经典呢?作者从《〈论语〉选读》的教学感悟出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两个层面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今后这门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论语〉选读》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作为国学经典和儒学源头,《论语》一书所折射出来的儒学思想深邃而丰富,无论在怎样的时代里,都不会过时,即使到了今天,《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对此,把《论语》作为选修的一门课程是很有时代意义。然而,教学《〈论语〉选读》对教师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生走近《论语》、学习《论语》,达到《〈论语〉选读》的教学目标呢?作为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研读教材,建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明确之后,就应该设计教学内容。就《〈论语〉选读》而言,语录的格局、对话的语体仅仅是古代文章格式的萌芽,因而教学的内容可以放在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这两个方面。具体的教学内容则需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而设计。
      1.语言文字方面的教学
      浙江省选用的教材是语文出版社的,全书共选编了十五课,每课选入若干章,课文的注释比较详细并且语句都有参考译文,学生通过阅读原文和译文基本上能够读出《论语》的字面意思。但是,学生仅仅是根据参考译文读懂所选章节的大意,而对于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教材中的参考译文是这样的:“士人追求正道,却以吃穿不好为耻辱,这样的人不值得跟他讨论。”对于这个句子,如果单看译文学生不大容易理解,而如果注意了它的句式特点――定语后置句,那就容易多了。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落实重要实词,注意文中丰富的文言句式、文言虚词及古今异义的词语、成语。
      2.文化内涵方面的教学
      读懂了《论语》的字面意思,这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理解孔子和弟子这番对话的用意是什么,反应孔子的思想中哪个观点,这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进入对文本的研习,从简单的译文入手,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探究文化内涵。
      比如:“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意思是:“孔子说:‘凤凰不出现,黄河不出图,我这一生怕是不行了吧!’”那么这里“我这一生怕是不行了吧”是不是孔子说要放弃自己的主张了呢?这就是从译文入手,去探究孔子的思想、精神。
      总之,文化的教学,既要重视内容的文学性,让《论语》中那些简明流畅、含蓄隽永的语言,让那些至今还活跃在我们生活中的格言、警句、成语内化为学生的素养,又要重视内容的思想性,在教学中以孔子的人格,孔子的精神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论语》的思想和内容毕竟离我们已经很久远,如果教学只是停留在书本上,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学生则很容易因为枯燥和隔阂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要落实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我们还需借助于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
      1.结合现实生活进行讨论式的教学
      《论语》的解读应该具有时代的气息,否则,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就成了一句空话。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还应当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进行教学。
      比如:在学习《仁者爱人》一课时,当讲到“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时,适时地举出河南矿难、智利矿难的事例,让同学们讨论。
      这样做既能丰富教学的内容,又能提高内容的趣味性,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用“故事+观点”的方式进行讲授法教学
      于丹《论语心得》说:“这个世界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但是,对简单的真理的理解并不简单,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论语的思想呢?
      比如:“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说侍奉君主,如果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羞辱,与朋友相交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疏远。这就让学生觉得难以理解,好朋友当然要亲密无间,怎么会越亲近,越容易遭到疏远呢?为什么两个人很亲密却不是相处的最佳状态呢?于是我就讲了一个《豪猪的故事》。有一种猪叫豪猪,它们的身上长满了长长的尖尖的刺,群居是它们的生活习性。为了生存,它们聚集在一起相互取暖,可是它们发现互相靠得太近了,身上的长刺会彼此伤害到对方,于是它们不得不彼此离开很远。可是它们又发现离得太远了,又感受不到彼此的温暖,太寒冷太孤单。就这样它们一次又一次的相互密切靠近又疏远,疏远了又相互靠近,最终它们找到了相互之间最合适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可以不相互伤害对方。
      通过这种“故事+观点”的阐发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加深理解。
      总之,《〈论语〉选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既不像散文、诗歌教学那样受学生重视,又不像小说、杂文教学那样受学生青睐,但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学习《论语》,读懂《论语》,拉近《论语》和学生的距离,让他们汲取圣哲的智慧,学习做人的道理,理解和体会儒家文化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语文学科指导意见[G].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7.
      [3]《论语》选读.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6.
      [4]于丹.论语心得[IV.B].北京:中华书局,2006.11.
      [5]http://baike.省略/view/761142.htm.

    推荐访问:选读 几点思考 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