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汉英翻译中的认知映射和还原映射|认知语言学 王寅 pdf

    时间:2019-01-01 03:21: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语言表达是一个认知过程,具体可以体现在认知模式中源认知域对目的认知域的映射上。因为汉语和英语存在诸多差异,所以在汉英翻译中,两个认知域的映射关系也会相应地受到影响,或者保留原来的映射关系,或者在译入语中寻找源认知域进行映射附加,或者还原原文中的目的认知域等,这样在翻译中原文与译文之间就出现了映射和还原映射的认知转换关系。
      关键词: 汉英翻译认知映射还原映射
      
      1.引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许多语言学家认识到生成语法研究范围的局限性,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现象(王德春、张辉,2001)。这是因为人类语言离不开人的具体经验感知,人体中的生理机制和认知机制会参与到语言的构成和表述之中。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一般认知能力的反映,并由一般的神经过程所控制。根据这一观点,各种认知之间是一个连续体,而语言不是人的心灵和大脑中独立的“模块”。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在各种认知能力中,一个主要的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是想象(imagination),即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王德春、张辉,2001)。
      映射(mapping)原本是一个数学概念,指两个矩阵中子集之间的对应关系。认知语言学借此概念喻指人类独有的、对不同认知域之间意义的产生、转移和处理的认知能力。它一方面为产生意义和推理的各种现象勾勒出总的过程与原则,另一方面为我们洞察不可直接触及的认知域组织结构提供手段(王斌,2001)。只要人们思考或交谈,认知域间的映射关系即产生。下面笔者通过举例说明汉英翻译过程中原认知域与目的域的认知映射关系。
      
      2.汉英翻译中的认知映射
      
      在翻译过程中,不仅会涉及词与词、句与句等这些语言单位之间的转换,而且会涉及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l)之间的认知心理单位的转换。并且,认知模式是语言单位转换的心理理据,也是基本的语言心理运作方式。在认知模式中,一般由源认知域(source domain)和目的认知域(target domain)组成,而两个认知域则分别由各自的认知价元(valence)组成。由于认知模式的形成依赖于心理经验,不同语言的认知体系就会根据各自民族的认知心理经验而有所差异。在翻译中,很多翻译的方式、结果都是把两种语言的认知模式作为依据的。所以,从认知心理上挖掘翻译的心理理据可以帮助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翻译的过程。
      由于译出语和译入语各自包含的认知模式不尽相同,其中的相同与差异会在语际的转换过程中体现出来,因此,翻译过程就是在译入语中为被转换单位寻找认知心理理据的过程。认知模式在翻译过程中的源认知域和目的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关系也会相应地发生变换。
      
      2.1认知模式中的等价映射
      在此类映射中,原文中的认知模式所包含的源认知域和目的认知域及其映射和被映射关系没有改变,被原原本本地移植到译文中,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认知模式中的价元在转换过程中既没有多也没有少,又没有受到置换。如:
      (1)原文:只要你嫁过来,鸡鸭鱼肉金银财宝,享用不尽。
      译文:If you marry me,you can enjoy all the luxuries.
      在这里,由于译出语和译入语都存在着相类似的意象图式(image schema)(赵艳芳,2001),它们对在事物之间的基本关系的认知基础上建立的认知结构,以及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上是可以互相通约的,都能用“luxuries”表示“富贵”、“财富”等含义,因此在译文中就把源概念域“鸡鸭鱼肉金银财宝”直译出来对应于其目的概念域“luxuries”,在译出语和译入语中保持一致,没有进行改动。源概念域的配价图式中的价元被直接而完整地移植到了译入语中。
      
      2.2认知模式中的附加映射
      在认知模式的等价映射过程中,既然原文和译文在认知模式上可以通约,那么为了维持原文的认知经验,译文就没有增加或者减少原有的认知价元。从经验主义的认知心理学来看,认知图式的形成取决于人的两个层面的感知经验,对应于两种认知范畴体系,即基本范畴(basic-level categories)和意象图式(image schema)(赵艳芳,2001)。英语和汉语在这两个认知范畴体系上既可能会有一些重叠,又会有一些差异。所以,在语际转换过程中,出于两种民族的认知理据的不同,译者就会把符合译入语的认知心理的源概念域映射到译出语的目的概念域上,从而增加译入语的认知显著度(salience)和表达的生动性,称之为附加映射(刘华文,2003)。如:
      (2)原文: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里你可以游览万里长城、八达岭……
      译文:Beijing is China’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enter that offers many scenic attractions:the Great Wall,Badaling...
      在这里,原文中只有“万里长城”、“八达岭”这个具有零源概念域的目的认识域(从理论上讲,每一种认知概念模型都可以包含源认知域和目的认知域,其中所隐含的认知概念域都可以找到其相对应的认知域)。在该译例中,“that offers many scenic attractions”被译者看成了是存在源域缺失的目的域,于是译者就根据汉语的认知经验对它们进行了换域映射,即所谓的对源域的添加。该段的原文讲的是北京的名胜,而非政治和文化。译文若不对加下划线部分限定,主题句和段落内容就不相符。此类的附加映射是为了使译文内容文理通达。
      
      2.3认知模式中的变价映射
      在翻译过程中,无论是等价映射还是换域映射,都是对目的认知域的维持。前者是根据译入语的认知经验,把这种语言的认知模式中的源认知域和目的认知域的关系原原本本地予以保留;而后者则是为了把译出语通约为译入语的认知经验,给原文的目的认知域进行源认知域的附加。但是还存在一种情况,那就是在翻译的映射过程中,依然使用源认知域进行表达,只不过该认知域中的价元发生了转换,我们称之为变价映射(刘华文,2003)。如:
      (3)原文:持续下了几天雨,郊区的道路境况极坏。
      译文:The roads in the suburbs are very bad,owing to the continual rainy days.
      在原文中,“下雨”是一价动词,而在映射到目的域中时,却用“the continual rainy days”一个名词短语来代替,实现这种替代的手段就是变换价元。再如:
      (4)原文:父亲毕竟比她多吃了几年成盐,她男朋友是什么样的人,他一看就知道。
      译文:After all,Father is worldly-wise.He is able to tell at a glance whether his daughter has got a boyfriend of character.
      在这个译例中,原文把经验丰富称为“多吃了几年成盐”,是对目的域“worldly-wise”的映射。在译文中,依然对这一目的域进行了映射,只不过为了更加适合英语的认知经验习惯,而对其中的价元进行了调整,变换成了“worldly-wise”。这是因为“吃盐”是一个在汉语中广泛使用的认知域,表示经验丰富,如果直接译成“eat more salt”则会让英语国家人觉得莫名其妙。因此,用“worldly-wise”代替“吃盐”这个原认知域,更符合目的域的表达习惯。
      
      3.汉英翻译中的还原映射
      
      如果说,在语际转换过程中,出于两种民族的认知理据的需要,把符合译入语的认知心理的源域直接映射到译出语的目的域上,或者通过变价的方式把源域映射到原文的目的域上去,这些被称为顺向映射的话,那么相反,如果把译出语中的认知图式中的源域还原为目的概念域的映射则被称为还原映射(刘华文,2003)。
      
      3.1认知模式的句式还原映射
      在翻译的认知心理活动中,译者受到两种语言不同认知模式的影响会对模式中的成分即价元予以改动。这种改动的中心参照物是在认知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显著度” ( salience),它是“知觉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显著的事物是容易吸引人注意的事物,是容易识别、处理和记忆的事物”(沈家煊,1999)。汉语多数是短句和简单句,而英语多数是长句和复杂句。因此,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我们应尽量把短句和简单句还原成长句和复杂句。如:
      (5)原文:看门人惊呆了,喘着粗气,摇摇晃晃地走下楼梯。
      译文:The janitor staggered down the stairway,stunned and gasping.
      这里,“惊呆”、“喘着粗气”、“摇摇晃晃地走下楼梯”可以被视作三个并列的简单句。在翻译成英文时,译者则用一个主句加两个分词短语构成目的域。类似的如:
      (6)原文:我进去看了,只记得门警是瑞士兵士,穿着黄色制服,别的没有印象了。
      译文:I went there to have a look.All I remember now is that the guards at the entrance were Swiss soldiers in yellow uniforms.
      原文包含了四个短句,而从源目的域映射到目的域时,则只用两个句子表达。而“穿着黄色制服”这一短句直接用“in yellow uniforms”这一个介词短语来代替,在句子中作状语,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在翻译的认知过程中,两种语言的认知经验存在着差异。译出语中表达显著的认知域不能等价地移植进译入语,否则就不符合译语的认知习惯。因此,译者就需要对原来的认知模式中的句式进行调整。既然原文中的这些复杂的句式关系不被译入语的认知习惯所容纳,那么译者就需要调整其中的句式,通过句式的变换使原文中的目的认知域恢复完整,从而维持原文的认知显著度,改变原文利用简单句式的源认知域映射句式复杂的目的认知域的映射关系,实现还原映射。于是,例(5)中,“惊呆了,喘着粗气”被译为“stunned and gasping”;例(6)中的“穿着黄色制服”被译为“in yellow uniforms”。不难看出它们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句式调整,以便保持原文意义在译文中的认知显著度,也更加符合译入语的认知习惯。
      
      3.2认知模式的目的域还原映射
      如果在原文的认知模式中,源概念域不能被译入语的认知经验所认可,那么译者就只好把它还原为目的概念域,这种还原是逆向于源概念域的附加的。如:
      (7)原文:炉子里炭火烧得正旺,映得她的脸红红的。
      译文:The charcoal in the stove was crackling,which made her face rather red.
      在原文中,用具有形象性的、动态化的“旺”这个认知域映射“crackling”这个目的认知域,强调了火势的旺盛。但是由于译入语不能接纳这种认知经验,不宜把它直接移植到译文中去,同时又难以在英语中找到合适的源认知域对它置换附加,所以译者只能放弃这一源认知域而还原它的目的认知域。
      
      4.结语
      
      如果将语篇及其意义看作一座冰山,映射这种认知运作则是透过语篇本身(水上部分)理解其意义(水下部分)的重要手段(王斌,2001)。即使最简单的意义其实也并不简单,译者要靠认知映射、固有知识结构的集聚及适时推断才能获取。认知映射为我们洞察不可直接触及的认知域组织结构提供了手段。近几年,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可谓是方兴未艾,促进了人们对语言的研究与认识。虽然我国的认知语言学领域出现了大批介绍西方这一学科的论文和著作,但是它在我国尚处在消化吸收的阶段,需要进一步向其他学科进行延伸。我们应该尝试把认知语言学引入翻译研究,帮助加深对翻译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促进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华文.英汉翻译中的认知映射与还原映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55-59.
      [2]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3-15.
      [3]王斌.映射及其认知运作[J].外语研究,2001,(3):36-40.
      [4]王德春,张辉.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J].外语研究,2001,(3):1-10.
      [5]曾诚.实用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93-96.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67-72.

    推荐访问:映射 汉英 认知 还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