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二次例函数图像 例谈v-t图像的妙用

    时间:2018-12-29 03:24: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道物理题: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2s内的位移是5m,则前3s内的位移可能是:( )。   A.大于15m B.小于15m C.等于15m D.无法确定
      初看此题,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公式处理比较简单:由==v可知,第2s内位移是5m,则第2s内平均速度是5m/s,即在t=1.5s这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进一步推论,在前3s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是5m/s,因此得出前3s内平均速度是5m/s,故前3s内的位移是15m。
      此种方法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只要前3s内物体一直运动着即可成立。但如果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第3s内已停止,那么位移是否小于15m呢?这种情况如直接用公式很难得出结论,但借助于图像却较为容易而且直观。现笔者谈一下具体方法:
      v-t图像不仅能反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而且可变相求得位移,即所谓的“面积”。因而就本题可以画出包括下列五种情况的匀变速直线运动:(1)v=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v≠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至第3s末恰停止运动的匀减速直线运动;(4)匀减速直线运动至3s末仍未停止;(5)匀减速直线运动未至3s末即停止。
      由图像直接可以看出:(1)(2)(3)(4)四种情况下,物体运动的位移一定是15m。
      情况(5)较为复杂,我们借助(3)中所画画两条辅助线,如图所示,由数学知识可得,所围面积多了△vv′p的面积,则可知当在第3s内已停止运动时,前3s内的位移大于15m。
      可见,巧用v-t图像,不仅可以使一些运动学问题的求解简单明了,而且可以解决一些运用公式法无能为力的问题。
      运用v-t图像解题,首先要搞清图像的意义,图像代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像上某点的斜率代表对应时刻的加速度的大小,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代表位移的大小,两图像的交点仅表示这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一、比较物体的运动时间
      例1:如图1所示,两光滑斜面的总长度相等,高度也相同,两球由静止从顶端滑下,若球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的转折处无能量损失,则两球谁先滑至底端?
      解答:由于两斜面光滑,高度相等,因此,两球滑至底端时的速度大小相等,B球在斜面上C点之前的加速度大于A球的加速度,在C点之后的加速度小于A球加速度。又因为两斜面长度相等,即两球下滑的路程相等,故两图像下的面积相等。这样,作出两小球的速度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像可以看出:t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妙用 图像 例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