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图式理论 从图式理论分析听众对口译的影响

    时间:2018-12-25 03:23: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口译,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动态的跨文化传播过程,涉及源语发言人、译员和译语听众三方,听众是口译信息传播的终端接受者。然而长期以来对口译听众的研究甚少,在听众的认知图式和背景文化及语言文化知识对口译的影响方面进行的研究更少。本文试图借助图式理论探讨听众认知图式对口译的影响。
      关键词: 口译 听众 图式理论 认知图式
      
      口译活动涉及源语发言人、译员和译语听众三方。“不存在单向度的交际、不存在只有起点而无终端的信息交流”(王德春,2004),口译过程中,译语听众是讲话人和口译员的共同的最终服务对象,是信息的终端接受者,“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同上)。译语听众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制约着译语的产出,对口译过程有着显著影响,因为只有听众最终接受和理解了信息,讲话人和口译员的交际目的才能达到。本文试图将图式理论运用到之前少有涉及的口译领域。对认知图式的研究一般都从口译员的角度出发,研究口译员的认知图式对口译过程的影响,而很少涉及研究听众的认知图式在口译中所扮演的角色,笔者将对该领域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图式理论简介
      
      图式理论首次由英国哲学家巴特利特(Bartlet)于 1932年提出(王立弟2001),此后经哥德曼(Goodman)和鲁姆哈特(Rumelhart)等语言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成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广泛运用到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学及语言学等领域的学习实践研究中。许多学者相继把目光投向图式理论,试图用它去研究二语的听力和阅读过程,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图式理论指出,"图式"源自于认知心理学,是人的头脑中关于外部知识的组织形式,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事物的基础。人们在接收外来的新信息时,必须使之与自身拥有的图式相吻合,方能产生理解。内容图式,即背景知识,广义的背景知识指的是人大脑中的图式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知识的总和;狭义的背景知识是指一个人对所输入材料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和背景了解。背景知识储存于人的大脑中,进行语言交流时就被调动出来与输入的信息相互作用,帮助理解输入的信息(梁玉,2006)。
      
      二、“一般来说,翻译前,一名优秀的译者总是会对其受众的认知图式进行必要的预测”。(李占喜,2007)口
      译听众的认知图式包括知识背景和语言文化知识。由于听众的背景知识、专业知识及语言文化知识存在很大差异,译员应在译前了解听众的类型和构成,以便在口译过程中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以达到译语听众对源语的最佳接受。
      (一)听众的背景知识
      事实上,听众的背景知识对口译的影响并不比译员本身的背景知识对其的影响小。在口译中,听众的背景知识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听众对主题内容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听众的专业知识结构。
      1. 听众的专业知识
      听众是否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也是译员必须在译前知晓的一个重要信息。因为听众的专业与否,将很大程度地影响译员的策略选择和口译效果。根据听众的背景知识的专业性,大致可以分为专业听众和普通听众两大类。
      (1)普通听众。普通听众的专业知识相对不足,所以讲话人针对他们的源语一般不会太过专业性,这有利于译员迅速抓住源语的意思,分配更多精力在译语组织和输出上,因此译语质量相对会更高,从而反过来便于听众对信息的听辨、理解和接受。但是,普通听众的专业知识相对不足是优势也是障碍。“译员的解释和补充应达到何程度,需要根据译语听众的专业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母语表达习惯、对源语发言人的了解程度、以及源语发言人与译语听众各自所代表的两种文化的地理和心理距离、两者联系交流的频度等因素而定(塞莱斯科维奇,1992)。(2)专业听众。与普通听众不同,专业听众对译文质量的敏感度要比一般听众强得多,尤其是在术语和行业知识翻译方面。译员错误的术语翻译会在听众中产生很严重的负面影响,会引发听众对译员口译能力的怀疑和不信任。因此,译员务必在译事之前做好专业术语和会议主题知识的准备。译员对讲话主题了解得越充分,他对源语语篇意义的听辨、理解和阐释就越顺利,其译语的组织和发布就越轻松流畅,译语总体质量也就越高,越容易在口译过程中获得听众的信任和良好的理解和接受,从而反过来增强译员对自身的信任。(张吉良,2004)
      然而,专业听众在给口译工作带来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也会给译员带来便利。专业听众是理想的听众,他们领悟力强,对发言主题有较深的了解,在接受译语信息时,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背景专业知识对译语信息进行修正和补充,迅速还原源语的意义,从而减小对译语的依赖性,更好地完成信息接受过程。在涉及专业问题时,专业听众更易于沟通,译员不必对源语做过多的解释,使译语简洁干练,进而提高传译效率和效果。
      2. 听众对主题的了解
      听众对主题的了解,可以减少对译文理解的障碍。在口译过程中,如果听众对议题或说话主题内容有大致了解或相对比较熟悉,这对译员是莫大的帮助。在口译进行过程中,遇到难译或甚至译不出的专业术语时译员即使不译或直译,听众也可以猜测出原文内容。反之,如果听众对讲话主题内容十分陌生,或说话者一点也没透露讲话内容信息,那么译员需做非常详细的解释,且放慢语速以供听众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接受。若遇到笔者类似的问题,译员千万不可大意,草草音译了事,而应向说话人证实或请教询问。
      总之,译员要了解听众对主题的了解程度,这样在口译中才能更好地掌握释义的“度”,即对于熟知主题内容信息的听众,则可以采取凝练精确的策略,而对于讲话内容陌生的听众,译员应对源语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补充,使译文详尽易懂,传达最佳的效果,并注意控制语速。另外,必要时译员还可以利用这一点弥补自己的翻译不足,即所谓的救场。
      (二)语言文化知识
      内容图式也包括语言文化知识,即听众对口译的两种语言及相关文化背景的了解和熟练程度。口译是涉及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转换,听众的语言文化知识必然是影响译员口译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译员要根据听众的不同语言能力和文化接受力,“对译语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以传达源语的意图”。(李占喜,2007)根据语言和文化能力,听众可分为单语、双语和半双语三种类型。
      (1)单语听众。单语听众指听众完全听不懂另外一种语言,及其相应的文化。如果听众大部分是单语听众,意味着他们的语言文化和宗教习俗与源语发言人不同,因此他们对异域社会和文化现象的理解力有限,特别是在其母语文化与源语文化相距甚远的情况下,他们会对同一消息做出不同的理解。(塞莱斯科维奇、勒德雷尔,1992)所以在口译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准确传递源语信息,译员有必要对源语发言的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补充,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和情感。
      另外,译员在口译时要十分注意译语表达通顺和地道,因为听众完全听不懂原语,而将所有的注意全部集中在译员的翻译上,此时,若译文翻译极为牵强,洋味十足,听众会非常敏感地察觉,即使译文意思相当完整,听众也会认为口译失败,而得不到该有的反应和反馈。因此,译前译员应了解听众的语言能力,以便在口译策略的选择上,有意识地进行形式上的取舍,为了达到译文的可听性和可接受性,对源语进行必要的选择和操作性重构。
      (2)半双语听众。相反,如果听众可以听懂部分原语,但达不到精通的程度,对源语和源语文化有一定的和片面的了解,这时译员要注意控制译语释义的“度”,“需要根据译语听众的对及源语发言人与译语听众各自所代表的两种文化的地理和心理距离等因素而定”(塞莱斯科维奇,1992)。“文化差异对译者造成的严重问题,比语言结构上的差异所造成的要多得多”。(Nida,1964)面对半双语的听众,译员要十分重视语言文化上的妥善处理,才能满足听众的审美期待和接受。
      另外,译员还必须特别强调译语的完整性。有时译员会因为记忆有限而遗漏或省略,甚至误译部分信息,如果听众恰好听懂了该部分,这时听众就会对译员产生不信任感和怀疑,造成听众反应和接受效果不佳,从而直接影响译员的信心,严重时可导致场面的混乱和失控。
      (3)双语听众。所谓双语听众,顾名思义,就是熟知口译双语的听众。双语听众在场的口译对于译员来说是最具有挑战性和最困难的。当这类具有较高水平的双语者出现在口译现场时,译员的心理压力会陡然增大,“这意味着译员口译过程中的任何失误和遗漏都有可能在这类听众面前暴露无遗”。(张吉良,2004)特别是,如果译员起初不知道有双语听众出席,而在口译现场突然出现听众辨别出译员某些译语的不当之处,这就可能使译员因担心再度出丑进而对传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产生担忧,并突然失去往日的自信与镇静。因此,译员应在译前充分估计双语听众的比例,以便做好万分的心理准备,才能尽可能克服双语听众给口译工作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结束语
      
      源语文本具有等待译语听众现实化的潜在意义,这一潜在意义经由译员翻译后,转达给译语听众,听众一旦接收到用译语表述的源语信息,便会立即启动业已掌握的相关的百科知识系统,对源语信息进行联想、推理、完形补充和解释。因此,译员应充分考虑听众的认知图式,根据听众背景知识和语言文化图式的差异,及时对译语进行有效的选择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译员传译效果和听众的接受效果。
      
      参考文献:
      [1]梁玉.图式理论对阅读理解测试的启示[J].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6,(3).
      [2]王德春.大学修辞学[M].福州:福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
      [3]王立弟.翻译中的知识图式[J].中国翻译,2001,(3).
      [4]张吉良.论听众因素对译员口译策略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

    推荐访问:图式 口译 听众 理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