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关于提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1-07-12 04:00: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要提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教学实效,其一要讲好导言,其二要增强课程本身的教学魅力,其三要注重课堂教学中恰当情景的创设。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 教学效果 教学魅力
      [作者简介]王宇明(1977- ),女,河南新乡人,新乡学院社科部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河南 新乡 45300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0-0115-03
      
      从2006年秋季新生入学开始,全国高校都开始普遍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即四年制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程。其中,“概论”课的改革幅度最大,它不仅仅是原来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简单相加,还要重点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如何结合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历史进程,讲清理论,帮助学生把握基本原理,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巧妙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愉快、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接受并掌握基本的理论要点,等等。这些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这门课的实效和质量。
      
      一、讲好导言,激发学习兴趣
      
      讲好导言,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概论”课的兴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导言”并不是简单地对课程内容进行概述,也不是生硬地对学生提出一些学习的要求,而是要通过对内容的巧妙安排,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自觉地树立起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笔者在讲授“导言”时,注重激发学生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以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学中,笔者以设问的方法开始授课,给学生的问题是:“我心目中的毛泽东。”如果学生们对毛泽东有较多的了解,有较多的崇敬之情,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这一理论。但由于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出生于改革开放以后,他们的回答表明他们对于毛泽东的了解是很肤浅的,不能给毛泽东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价,有的学生甚至对他晚年错误的了解多于对他丰功伟绩的了解。因此,让学生对毛泽东有一个公正的评价,激发他们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从而增强他们学习这一理论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为此,笔者设立了两个话题:第一个话题是“毛泽东:穿越时代的伟人”;第二个话题是“农民的儿子”。这两个话题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介绍毛泽东的一生,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第一个话题是以散文的形式,通过非常优美的语言来讲述毛泽东的一生,他是怎样从风风雨雨中走来,怎样继承前人又突破常规,怎样开辟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道路,怎样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等等。因为选择的资料内容是散文题材,所以就给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给自己提出的标准是:全部脱稿、语言生动、普通话标准、感情真切。之所以这样要求自己,是因为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会从中首先感受到文字之美、文字之准确,其次是内容的感染力;而教师饱含深情的讲解也会感染学生去认真体会其中的韵味。这篇散文题材的资料,不仅仅讲述毛泽东的伟大功绩,也对于他晚年的失误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这个话题讲解完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毛泽东同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评价。第二个话题是“农民的儿子”。这个话题是采用很平实、轻松的语言来讲述毛泽东的出生,从小生活的环境以及父母对于他的影响。通过这个话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树立了伟大的革命理想,终身“以天下为己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回忆在中学语文课中学过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并讲述: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走上中国政坛的毛泽东时刻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富强奋斗了整整一生。毛泽东有坚强的意志,只要是他认定的目标,就执著追求、至死不悔。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追求真理的征程中,历经坎坷和磨难,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革命的必胜信念,从未动摇过。除此之外,毛泽东渊博的知识也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从幼年时起,就酷爱读书。后来在求学、投身革命期间,依然抓紧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的积累、学问的渊博,再加上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这正是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富于创新精神的奥秘所在。通过上述两个话题的讲授,学生对毛泽东的认识和评价公平了,课后不少学生说:“毛泽东真了不起”“我们要学习毛泽东,立志成才”。他们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学习毛泽东思想理论的兴趣也增加了。
      在讨论完毛泽东的两个话题后,第三个重要的话题就是“邓小平:政治魔术师带中国走上新征程”。这个材料没有罗列邓小平一生的成就,而是从外国媒体的角度,分析了邓小平三起三落的传奇经历,重点提到了邓小平是怎样在中国社会处在向何处去的紧要关头,开启了一个中国改革发展的崭新时代。标题的新颖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自觉地去了解其中的内容。
      
      二、增强教学魅力
      
      (一)挖掘理论体系自身的魅力
      “概论”课的理论体系,无论是从它产生的历史来看,还是从它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来看,都不是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论和空洞的说教,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感、巨大的逻辑感和崇高的境界感,这四者构成了“概论”课体系自身的强大魅力。我们挖掘“概论”课体系自身的魅力,就要从以下这四个方面下工夫:
      1.增强理论体系的历史感。“概论”课理论体系自身的历史感,是指其基本理论是以巨大的历史尺度和恢弘的历史内容,去关照理论所面向的现实,去考察和揭示人类认识所蕴涵的内在矛盾,并吸收人类认识史的全部积极成果。这种深厚的历史感,使得“概论”课获得了巨大的说服力和征服人的力量。而我们这门课的教学,就是要使这两种力量的功能得以实现。具体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就是要运用生动丰富的史实来讲解抽象的理论原则从而收到较好的课堂效果。例如,当我们在讲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时,第四部分是关于政策和策略的内容,如果单纯罗列一些抽象的政策和策略思想,学生一定会听过即忘,起不到任何启发和思考的作用。而合理地运用史实来讲述就会非常的生动有趣。如:毛泽东概括“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句至理名言,揭示了中国革命长期的斗争经验;也可以通过讲解“误杀王佐、袁文才使井冈山得而复失”的实例来说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句话。
      2.突现理论体系的现实感。“概论”课体系的现实感,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其基本理论具有时代性的内容,而不是纯粹思辨的产物;另一方面是指其基本理论是以思想方式把握到的现实,而不是现实的“表象”。“概论”课基本理论的这种时代容涵性,使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强烈现实感,感受到了它对时代整体性的把握、批判性的反思和理性的指导。具体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巧妙结合来加深学生对这一理论体系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解。例如,在我们讲解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这一内容时,为什么说作为活的灵魂之一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呢?最关键的是要说明我们党坚不可摧,就在于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就在于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对党的这一生命线的认识,是透入到他们的血液和灵魂中的。这里我们可以举实例来说明,比如,陈毅元帅的《手莫伸》,诗中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但却向我们展示了他不被邪恶权势所压倒的高风亮节。又比如,在影片《列宁在1918》中,我们看到列宁遇刺时,发疯的人群要把女刺客撕成碎片的场面,还有那些忍饥挨饿的工人在寒风中焦灼不安地等待列宁的病情公告,为自己领袖身体的每一点好转而欢呼的情景,这真实地再现了党的领袖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关系。这些鲜活的实例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群众路线这一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的重要性。“概论”课的教学,之所以要讲清其理论自身的历史感和现实感,以实现其理论知识教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使受教育者以历史的标准、现实的方式,去洞察历史和把握现实,从而获得面对未来的自我改造力量和“安身立命”之本。

    推荐访问:毛泽东思想 重要思想 概论 课教学 几点思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