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时间:2021-07-08 16:01: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新自由主义是当今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是一种适应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的大杂烩。改革开放后,新自由主义传入我国。一些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的学者奉新自由主义为灵丹妙药,主张用新自由主义的一套理论来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我们必须认清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必须在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对新自由主义进行深入批判,建设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私有制 土地问题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以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政策实践,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登上历史的前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甚至成为这些国家战后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凯恩斯主义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导致美国政府军费和社会福利开支不断扩大,巨额财政赤字带来了巨量货币发行,进而形成了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不仅如此,随着战后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渐到位和主导产业的日益成熟,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明显减少,技术进步开始陷于停滞,投资的边际收益率大幅度下降。资本利润率的持续走低,进一步强化了生产停滞和失业率上升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的冲击和后来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解体,在加剧已经十分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同时,进一步导致生产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和经济增长率的持续大幅度下降。1972-1982年,美国年均通货膨胀率已经高达817%,失业率也升至710%,经济增长率则降为212%,出现了明显的“滞胀”。在突如其来的“滞胀”面前,凯恩斯主义几乎陷入完全束手无策的地步。从此,凯恩斯主义宣告失灵。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们对它的普遍怀疑和日趋严重的放弃倾向。
      1.新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曾经长期处于边缘地位的自由主义思想开始起死回生,以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思潮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新自由主义的理论的政策和主张主要有三点:一是小政府和去政府论。任何形式的中央集权都是幼稚和有害的,追求计划经济必然导致极权主义。主张把包括货币发行权在内的市场权力统统归还给参与市场竞争的私人。二是私有产权有效论。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什么发生交易的讨论逐渐让位给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以大幅度提升市场效率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理论应运而生。三是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论。与主流经济学关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理论逻辑不同,从市场充分竞争及其效率的角度,着力分析和阐述了关于公共物品及其服务市场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
      2.新自由主义的成败
      实际上,经济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新自由主义并非灵丹妙药。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在一些当时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比如,智利、香港、韩国、中国的台湾地区、新加坡,倾向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诸如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国家,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实行了某种程度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其经济实现了比较长期的繁荣; 美国和英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缓解了经济滞胀问题。我国的成功的经济改革在某种程度上,也借鉴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然而,在俄罗斯和东欧一些前苏联国家却由于过度自由化,而导致了经济危机。20 世纪 90 年代和 21 世纪初,拉丁美洲国家按照华盛顿共识,实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导致经济状况全面恶化,加深了原有的核心—边缘经济秩序中的不平等。因而,反对经济新自由主义的学者们认为,新自由主义所倡导的经济全球化颠覆了国家主权和自主权,忽视资本主义剥削、经济不平等、环境和劳动保护。有些批评者将经济新自由主义看作导致巨大经济不平等的英美模式。
      时间进入到21世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似乎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和政策主张的大失败。导致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原因,诸如放松金融监管、金融创新过度、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等等,均与放弃凯恩斯主义、推崇和遵从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政策主张和思潮影响密切相关,甚至这些政策行为本身就是它的结果。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
      1.土地私有化思潮的内容
      回过头来看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往往代表着市场经济的巨大成功。这使得新自由主义在中国思想界有很大的市场。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主张取消公有制,实行全面私有化的市场原教旨主义。首当其冲的就是农村的土地特别是耕地的私有化。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都是极力主张私有制的。他们的理据有:私有制是保证个人自由的基础,它能够使个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因而具有最高的效率;私有制能够保证每个人致富机会均等,使每个人通过努力就可能致富,因而具有最充分的动力。在这个大背景下,西方学术界主流提出的“土地私有化+流转市场化必然导致农业规模经营”的思想,在国内得到普遍呼应,除了利益集团背景之外,部分原因是其在理论逻辑上确实很完整;但把这种理论逻辑直接套用在发展中国家的“三农”问题上,则显然缺乏经验依据。我曾经认为只要全面实行了土地产权的私有化,就会有利于土地买卖、自由流转、兼并集中,那就一方面使农业有可能出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获取规模收益;另一方面,多余的农业劳动力和人口会自然被城市化吸纳。于是,新古典和制度学派的理论成为我在农村调查研究中的指导思想。但是,没有任何发展中国家或是与我国国情相似的经验可以借鉴,甚至在践行“私有化+市场化”教条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尚找不到农业现代化和土地规模经济能够成功解决本土问题的范例。我们不能贸然运用西方提出的方案,西方的农业发展过程与我国从根本上就不尽相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三农”问题,我们必须立足自身来寻求解决方案。最典型的如印度。印度与中国同属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印度耕地占比和人均耕地都多于中国,农业自然条件也优于中国。但是,土地私有化和市场化的自由流转给印度带来的,一方面是地主和种植园主土地所有制条件下有1/3农民没有土地,另一方面出现了农村游击队和城市贫民窟。二战之后,在东亚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是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原因除了适逢战后黄金年代和因冷战需要而得到美国的扶持之外,恰恰在于没有简单化地照搬“私有化+市场化”的教条,而是得益于长期坚持“日韩台模式”——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合作社体系,为了依靠小农合作的力量稳定农村,坚决阻止任何形式的外部资本介入农业和涉农领域,以合作社在涉农领域的收益来弥补弱势小农在农业生产领域的不足。

    推荐访问:自由主义 思潮 中国 影响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