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突出教学立意

    时间:2021-07-02 04:00: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syc/jsyc201706/jsyc20170646-1-l.jpg
      何为教学立意?立意指一篇文章所确立的文意。聂幼犁老师认为:“教学立意系指预设的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获得的核心概念。”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统摄着整个教学内容。它体现教师对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教材及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把握,决定课堂教学的效能。有专家认为:“评价一堂课,首先看的就是教学立意。”教学立意要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成为高素质的国家公民。如果缺少教学立意,只有事件的罗列、知识的堆砌、年代的枚举,就难以有教学目标的达成。接下来,笔者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为例,分析如何突出教学立意。
      一、依据课标,确定教学立意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收入人民版政治史教材第五专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多数教师会用“理论指导实践”来引领本课教学,例如:通过“一边倒”方针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论,引导学生得出新中国的第一次建交高潮、中苏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等实践成果;也有教师会用展厅的形式展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理论和实践。笔者以为,如此理解和整合教材导致的结果是教师上课的线索很清晰,学生听课的历史线索却有些混乱。这种“教学无中心、史学无神韵、观念无灵魂”的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学立意不准确。
      《辞海》对“外交”一词这样定义:“国家为维护其自身利益,推行其对外政策所进行的国际交往活动”。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所以本课的教学立意可确定为国家外交方针政策的制定、外交活动的开展都以国家利益为中心。“国家利益是指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需要,与其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诸因素的综合。”教学中,应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国家利益侧重点的变化,理解外交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外交活动的开展。这也正好衔接了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内容,符合学生思维的延续性,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课堂教学中,应围绕这一教学立意,从逻辑上把握本课三个板块的内在联系,并据此整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问。
      二、精心设问,体现教学立意
      设问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对问题的思考、探索,能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情感升华。问题的设计,应围绕教学立意层层展开。
      教学片断一:
      材料1:“外交:国家为维护其自身利益,推行其对外政策所进行的国际交往活动。”
      ——《辞海》
      材料2:新中国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尚在进行和财政经济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成立的。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3: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以主动的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高中历史教材人民版必修一P86
      设问1:材料1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外交与其国家利益有怎样的联系?
      设问2:材料2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关系国家利益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设问3:材料3反映了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关系国家利益的首要任务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设计意图:通过对设问1的思考,学生很自然地将外交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进而理解一国的外交是以本国的国家利益为中心而展开的。通过对设问2和设问3的思考,学生不仅能得出两个历史时期关系国家利益的首要任务,还能体会到在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利益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教学片断二:
      材料4: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材料5: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一,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會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其二,它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
      ——温家宝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设问4:材料4和材料5体现了新中国实施了怎样的外交方针?该外交方针是如何体现新中国国家利益的?
      设计意图:国家外交方针政策的制定,是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通过设问4,让学生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家利益侧重点的变化,外交方针政策也应适时做出调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创新理念。
      教学片断三:
      材料6:第一条: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第四条:缔约国双方根据巩固和平与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
      第五条: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节选
      材料7: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推荐访问:立意 历史教学 高中 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