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城南旧事:城南旧事全文免费阅读

    时间:2020-08-15 07:20: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京城牙医馆      关于陈顺龙牙医馆的资料并不多,本刊特将陈春瑞先生回忆祖父陈顺龙的文章刊于此,以飨读者:   我的祖父名叫陈顺龙(也叫陈竹民),生于公元1869年(同治八年)。我家祖籍原是福建省同安县,曾祖父陈雷是贫苦的农民,因无法维持生活,很小便到台湾去谋生,后在台湾娶郭氏为妻,生有三子,我的祖父陈顺龙先生为长子。由于生活艰难,他16岁便离开台湾,只身去香港学徒,跟随一位德国医生学牙科。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熟练地掌握了牙科技术,30岁左右由香港转至北京,先在前门外观音寺开一小药房,后在前门外廊房头条西口路南开设了“陈顺龙牙医馆”。当时西医治牙在北京可为首创。牙医馆是一座两间门脸的二层小楼,楼上朝北设有治疗室,不仅有先进的治牙专用椅子,而且所有的牙科医疗设备、器材及药物,在当时都是一流的。由于祖父治牙技术高超,在北京颇有名气。曾几次应诏进宫为慈禧太后治牙,宫中赏有绸缎、被面及马褂等。据说一次治牙后慈禧太后十分高兴,当即赏银500两,但不知是宫中太监层层盘剥,还是出宫后家中被盗,总之这份丰厚的赏银所剩无几。当时北京许多名人有了牙疾都到我祖父的牙医馆医治,据鲁迅先生日记中记载,上个世纪20年代前后,他牙齿多病,曾多次治牙、拔牙,仅1917至1923年就有9次提到去前门外陈顺龙牙医馆治牙。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马连良先生等也曾到牙医馆就诊。牙医馆原址现仍保留,但已改为多户人家居住。
      我的祖父来到北京,生活逐年有所提高,以后便回台湾结婚。我的祖母名叫洪和,是台南市安平县人,夫妻恩爱,共操家业。祖父共有三子一女,长子名叫陈玉麟生于台湾,早年病逝,未婚。次子名叫,陈玉麒(后改名为陈英杰),生于台湾,约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因我祖父有病退居家中,他便继承父业,继续在廊坊头条行牙医,仍沿用“陈顺龙牙医馆”的名字。40年代初改为经营牙科材料,牙医馆也更名为“顺龙商行”。陈英杰娶王氏玉芳为妻,共生4男3女,夫妇俩于1981年、1983年相继去世,现尚有三男一女在北京。祖父的三子名叫陈玉贵(后改名为陈仁杰),是我的父亲。由于一段时间祖母随祖父到北京居住,所以我父亲生于北京,4岁时与祖母一起回台湾,直到他9岁时祖母病故,祖父回台湾处理完丧事后,才将他们兄妹3人一起接到北京长住。陈仁杰毕业于北平工学院机械系1972年从大连化工厂离休,现年90岁。我的母亲关慧芳1985年去世,共生2男2女,我便是他们的长女,我的妹妹和小弟与父亲一起久居大连,大弟弟一家在兰州。祖父最小的女儿叫陈慧,嫁给前上海台盟主席谢雪堂先生的四弟谢宗明为妻。1946年他们一起去台湾谋生,生有3男2女,谢宗明先生1973年去世,其他人久届台湾。
      
      创办实业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台胞心怀实业救国的理想,来京创办实业。林子瑾是其代表人物之一。
      为了使读者了解当年作为台籍实业家的林子瑾在创办北京北方长途汽车行时的艰辛,特将林泉先生回忆文章录于此,以飨读者:
      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1月,中山先生在演说中公开提倡修筑道路,后来中山先生又在“道路为建设着手的第一端”中再次竭力提倡修建道路,认为“衣食住行乃人民四大需要,修治道路,以利民行。”不少爱国人士积极响应,辛亥革命时代那种强劲的振兴实业思潮较深入人心,当时许多人认定,政治革命根本目的就是发展实业,振兴国运。这就为中国公路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当时的熊希龄先生也作过“道路与国计民生之关系”的演讲。父亲深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便早在民国初年满怀热情地来到北京,’恢复了中国国籍,而且后来就投入了开发公路,发展汽车运输的事业。
      他选择的是北京通往吉北口长城塞外的道路。京古路,向北延伸到承德即京承公路,再延伸到沈阳即京沈公路,这条干线即现今的101国道。忆往昔,那也是一条古道。秦始皇时,渔阳(今北京怀柔,密云一带)是边塞重镇。始皇东临碣石,返回咸阳途中,就经过渔阳。汉朝时,即形成了这条路的雏形。北魏孝文帝时,古北口之路是北方各部族贸易通途。唐时则已初步成为驿道。唐人有诗云:“北风号蓟门,杀气日夜兴,咸阳三千里,驿马如饥鹰。”这生动描写了边关驿传的紧张状况。后来辽宋互派使节也多经此路。金建都燕京,这是自燕京去会宁(老金都)的重要通道。元代于古北口设驿,此路是自元大都至上都的重要道路之一。明朝时更形成了由京师到古北口的驿站干路。到了清朝,京承驿站道路又成为御道,是清帝赴承德避暑山庄之路。
      父亲虽然身为台胞,但有较深厚的国学根基和历史知识。他热爱祖国,也喜欢北京这条古路。他认为修垫改造这条道路,有利于开发边远落后地区并有利于日后发展为交通干线,有利于国计民生。这条路沿途坎坷,并曾有16处桥、渡(石桥9座,木桥1座,渡口1处,时桥时渡5处),行路甚艰。父亲曾沿途考察,有的路段真如古人苏辙描写的“乱石环合疑无路,山径萦回长傍溪”。到了古北口,则正如欧阳修诗云:“古关衰柳聚寒鸦,驻马城头目欲斜。”那时,他感到自己衰落的祖国多么迫切需要强盛起来啊。于是,他由古北口返回北京,决心出资修治此路。就在这古驿站道路的基础上,先后经多次翻修,铺垫,取直,拓宽路面,解决排水等等问题,才逐渐演变成勉强通行汽车的公路。
      为此,他要和当时的顺天府京兆尹道路管理部门打交道,还要了解那时政府颁布的“修治道路条例”,内务部制定的实施细则和“长途汽车营业规则”以及有关法规、税则、选车、设站、人员、燃料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万事开头难,尤其在当时。台胞到异地他乡创业并非易事。而对我父亲说来就更困难了,因为他本是学文史和法政的诗人和学者,并非商人。
      北方长途汽车行成立后,它的长途汽车曾在父亲修过的道路上运行。一是从安定门经高丽营、怀柔、密云到古北口,一是从朝阳门经通县、顺义、怀柔、密云到古北口。那时,父亲时常起早贪黑,严寒酷暑,风餐露宿。时人云:“行车二三里,修理四五回,停车六七次,八九十人推。”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当时车辆、道路的落后状况和行路的艰辛,如果遇到中途抛锚,那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有时中途遇到大风或暴雨、雷电交加,也很危险,情景相当恐怖。后来他把这些经历当故事讲给我听,甚至还让我注意研究他遇到的一些奇特的自然现象。可惜我那时年幼,又无大志,只是勉强听着他讲,心里总想着到院子里去玩。
      过了几年,由于军阀混战,各部军方便以借为名,进行汽车征用,但多数有借无还。另外,当时不但汽车和汽车零配件由外商把持,由于中国没有石油工业,就连燃料也由外国操纵,汽油还经常被窃,后来日本又要进犯华北,他 的长途汽车运输便索性停办了。
      
      台胞申请恢复国籍
      
      日本统治台湾后。强迫台湾同胞改入日本籍,用日姓,禁用汉字,禁说汉语。辛亥革命以后,一些在海外、台湾生活的台胞来到大陆,向中国政府提出申请恢复国籍。林子瑾、吴子瑜、连横等台胞在北京申请恢复国籍、更改姓名。为恢复国籍,他们多根据自己的祖籍地自称为福建、广东人。
      
      爱国台籍知识分子
      
      许地山(1894-1941),台湾台南人。清末台籍进士许南英之子。著名文学家,新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五四运动中曾任燕京大学学生代表。1927年,许地山留学回国担任燕京大学教授,同时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兼课。1935年出任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落花生》为其代表作之一。
      刘锦堂(1894-1937),台湾台中人。又名王悦之,号月芝。1920年入北京大学文学院学习。1924年创办“北京艺术学院”,并受聘为北京美术专科学校教授。1930年续办私立北平美术学院,任院长,“九一八”事变后,对所有来校就读的东北流亡学生一律免收学费。1934年创作的《弃民图》,为其代表作之一,曾在1937年南京第二届全国美展展出。其作品《台湾遗民图》、《亡命日记图》曾在巴黎万国博览会展出。美术评论家安敦礼称他是“中国西画民族化的第一人”。
      洪炎秋(1899-1980),台湾彰化人。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孙中山逝世时,他作为北大台湾学生的代表之一,参加祭奠活动并敬献挽联。1929年北京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在北平任教,开办人人书店,留京居住20多年。1945年参与创建台湾省旅平同乡会并任首任会长。1946年返台,先后任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语日报》社社长、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等职。
      张秋海(1899-1988),台湾台北人。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台湾现代美术先驱之一。1938年从日本来北平定居,先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政协北京市第五、六届委员会委员,台盟华北总支部天津支部主任委员,北京市台联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主要画作有:《妇人像》、《木匠》等。
      张我军(1902-1955),台北板桥人。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奠基者,现代诗人,小说家。1923年加入上海台湾青年会。积极接受五四运动的新思想、新文化。1925年任《台湾民报》编辑,大力介绍五四新文学运动,抨击台湾文坛的保守复古和殖民倾向,对台湾的新文学创作起了催生的作用。192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学习,毕业后执教于中国大学、北京大学、北大工学院。]946年返台。著有诗集《乱都之恋》和小说《买彩票》、《诱惑》等。其中《乱都之恋》是台湾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新诗集。
      宋斐如(1902-1947),台湾台南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曾任《少年台湾》月刊编委、主编。曾任冯玉祥将军的社会科学研究室负责人,向冯讲授经济学、日文并介绍日本国情。抗战时组织“战时日本研究会”,创办《战时日本》半月刊。1945年台湾光复后任台“长官公署教育处”副处长,并创办《人民导报》,任社长。
      张深切(1904-1966),台湾南投人。字南翔,笔名楚女、者也等。作家,学者。青年时代在广东参与组建“台湾革命青年团”,参加过北伐战争,返台后因策动反日罢课学潮而被捕。后参加组建台湾文艺联盟,任委员长,并创办《台湾文艺》杂志。抗战爆发后,任北京国立艺专训导主任,主编《中国文艺》。抗战胜利后回台湾。任台中师专教务主任。他创作和研究的领域涉及文学、史学、戏剧、理论等,著有小说《鸭母》、剧作《落荫》及论著《我与我的思想》、《孔子哲学评论》等。
      江文也(1910-1983),台北淡水人。本名文彬,作曲家。1914年举家迁居厦门。1936年,江文也的成名作品管弦乐曲《台湾舞曲》曾在国外获奖。1938年秋,江文也在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理论作曲课程,课余从事中国古代和民俗音乐之研究。后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他创作了许多富有民族风格、旋律优美的作品,如《春晓》、《静夜思》、《渔翁乐》、《阿里山的歌声》等。
      梁永禄(1910-1951),台湾台南人。1933年毕业于台北医专。因不满日本人统治,1938年携眷来北平。1943年,创办三安产院,此地也是台湾省旅平同乡会和《新台湾》杂志的办公地点。他曾担任台湾省旅平同乡会的宣传委员、第二任会长和《新台湾》杂志发行人。发起成立“燕京国语普及会”,积极推行台湾普及国语运动。先后任北大附属医院妇产科副教授,通州潞河医院院长,山西医大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主任。
      钟理和(1915-1960)台湾高雄人。客家籍作家。1941年迁居北京专事写作。1946年返台。1956年,以长篇小说《笠山农场》获得中华文艺奖。曾在北平马德增书店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夹竹桃》,代表作为《原乡人》。
      林海音(1918-2001),台湾苗栗人。原名林含英,著名作家。1923年随家人来京,居住在永春会馆、蕉岭会馆等地。父亲在京去世后,全家曾经长期居住在北京宣武区南柳巷胡同的晋江邑馆。1948年返台后,主持编辑《联合报》副刊10年。以小说《城南旧事》闻名。

    推荐访问:旧事 城南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好词好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