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初中化学复习备考阶段消除“双峰”现象的对策】

    时间:2019-02-07 03:22: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针对初中化学复习备考阶段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教学进度的安排、复习兴趣的激发、探究内容的处理,以及各学科的教师之间加强沟通与协调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操作性的对策。
      关键词:“双峰”现象;初中化学;复习备考阶段;对策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3-0022-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双峰”现象是近年来广州市化学中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低分段和高分段人数较多、中分段人数相对较少的统计现象,为了探索“双峰”现象产生的原因,笔者在区模拟考试(下称前测)五周后,利用同一份试题对所任教的班级学生进行了第二次测试(下称后测)。分析两次测试中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右图)可知:在前测中,由于刚开始复习,虽然落后面较大,但分数分布尚属正常;而后测中,虽然整体成绩有显著进步,但中分段出现低谷,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复习备考阶段是避免出现“双峰”的重要时期,产生“双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位居总体平均分以下的学生(下称中下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因此,中下生问题是复习备考阶段消除“双峰”现象的关键。
      
      如何避免学生在复习备考阶段出现“双峰”现象?本文针对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1合理控制教学进度,避免学生消极、懈怠情绪的产生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和独立发展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叫做最近发展区,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内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学生的学习存在最佳期限,只有不错过最佳学习期限的教学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学现实中,普遍存在盲目追求教学进度的做法,这使教学内容超出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时间错过了学生学习的最佳期限,是导致落后面增大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从新课教学的角度分析:赶进度要求学生在短期内完成学习内容,这极易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赶进度必然占用学生的活动时间,学生无法通过“做中学”将知识内化;赶进度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框架进行对接,在大脑中只能留下模糊、孤立的认识。在本次前测中,虽然考查得都是基本内容,试题整体难度并不大,但成绩统计表明不合格率竟达72.7%,呈滞后的偏态分布,这确实与学科组教师为了实现上级下达的进度目标,勉勉强强于第五周前结束新课的做法是密切相关的。
      另一方面从复习备考的角度分析:赶出来的、漫长的复习时间,容易让学生在复习初期滋生“时间大把、慢慢来”的消极思想;长时间、内容重复的复习过程,极易让学生在复习中期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基础虚浮;各科相加所产生的海量模拟考试,也必定会让学生在复习后期产生倦怠情绪而状态低迷。在本次对比测试研究中,虽然教师根据前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有意识地在后续复习中进行了强化,但后测表明这些问题仍然存在;而进一步分高中低三个层次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结果低层次学生的进步比中层次学生低达5分。这说明在长期的复习过程中,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确实不高,复习效率低下,而且中下生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因此,遵循最近发展区的规律,科学地把握新课教学与复习备考的时间平衡,是避免中考出现“双峰”现象的前提。我们认为在正常教学的情况下,于第二学期第十周左右结束新课,预留约一个半月的时间进行复习,既可保证新课教学,又可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整理备考,这样的进度安排是合理、可行的。
      
      2积极寻求有效途径,激发、呵护学生的复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以需求为基础的;符合自己能力水平、新奇、曾获得成功或有成功希望、能带来愉快感的事物或活动都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现实复习中,对于中下生来说,在升重点基本无望、分数的吸引力也不强的形势下,教师如果能更多地去关注和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应该比干巴巴的理想前途教育和赤裸裸的考分追求更为有效。
      2.1通过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尤其是中下生,在新课学习时对实验往往是“演示实验看热闹、分组探究走过场、实验过后全忘了”,化学实验所固有的激趣、明智、启思功能在他们身上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复习备考中真实的实验再现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如果能对复习内容进行整合,并以配合实验的方式进行复习,既可活化学生的思维,又可深化对实验的认识,还可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可谓一举多得。在本次后测的讲评中,针对学生测试中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笔者就采用了穿插实验的方式进行分析,学生在真实直观的实验中,对相关的化学原理、实验过程、量的控制,甚至文字表达的准确性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参与复习的兴趣空前膨胀,取得了良好的复习讲评效果。
      2.2通过生动的情景保持学生的复习兴趣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可供利用的素材:从“嫦娥”奔月、奥运盛会到粤北雪灾、汶川地震;从石灰干燥剂、铁粉脱氧剂到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只要学生对这些素材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在学生的认识水平上进行发掘、整理、加工,然后作为复习中的情景素材加以利用。通过这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生动的情景体验,既可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化学复习之中,又可让他们感受到化学的学科价值,从而不知不觉地保持了复习化学的兴趣。
      2.3通过多样的评价呵护学生的复习兴趣
      测试是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常用方式,但复习备考中经常的测试不合格或排名落后,只会让中下生在屡战屡败中倍感前景渺茫,有的甚至可能放弃复习。因此,我们应该讲究评价的艺术性,通过有效的正面评价,让中下生满怀希望地参与复习,在复习中还能拥有成功的体验,从而呵护了学生的复习兴趣。具体来说,可在评价主体上多采用自我评价方式,在评价标准上多采用目标达成性的绝对评价和自我反思性的个体内部差异评价方式,在评价表达内容上则多采用诊断性、肯定性和激励性的评语。例如,本次后测中,笔者批改时并不在学生的答卷上留下正误赋分的痕迹,在讲评时只让学生将两次测试的答卷放在一起进行自我对比评价分析。学生在这种没有分数压力的个体内部差异的比较评价中,感受取得的进步、反思存在的问题、确定努力的方向,表现出超乎以往历次讲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以上方式,学生尤其是中下生的心理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他们的复习兴趣得到培养。在这种饶有趣味、轻松愉快的复习氛围中,复习备考的良好效果也就水到渠成了。
      
      3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探究复习的阶梯性
      
      科学探究既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其基本过程可归纳为:提问与假设→实验与取证→分析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实验探究考查的落点可放在探究过程的任一环节,但难点则多集中在实验分析、方案设计和反思评价等方面。在本次对比研究中,虽然教师在前测以后加强了实验探究方面的复习和训练,但学生在后测中这方面的得分仍低于50%。在备考中应该将科学探究有意识地划分出高低不同的目标层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应用于不同阶段的复习之中,让中下生也能由低起点往上梯度发展。下面以物质鉴别方面的探究为例来加以说明。
      第一层次是单一成分的鉴定性探究。这类实验可以一步完成,如:检验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设计实验证明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酸等等。该层次的探究看似简单,但却是中下生复习的基点,因而不可忽视。我们可将这类探究渗透于物质性质的记忆唤醒性的复习之中,让中下生从最简单探究的成功体验中树立信心,并为高层次的探究复习打下基础。
      第二层次是对两种物质的鉴别性探究。这类探究虽然也是一步完成,但由于涉及两种物质性质的对比,因而难度有所加大。如:怎样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设计实验证明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等等。该层次探究虽然最终也是利用某一性质进行鉴别,但在分析过程中却需考虑到另一物质的性质,故可在物质对比或归纳性的复习中加以渗透,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类比和提炼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文字表述的条理性。
      第三层次是三种或三种以上物质的综合探究。这类探究往往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如:怎样鉴别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设计实验鉴别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三包白色粉末等等。该层次探究需要考虑到其他物质的干扰,对中下生来说是难度最大的问题,故应放在复习后期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这种与学科“双基”紧密结合、分层次阶梯上升的探究复习形式,可以让中下生也能参与到实验探究的复习备考之中,体验到探究能力的成长与进步。
      
      4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团队的整体协作性
      
      “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教风并不利于全体学生的进步,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协调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协调的目的就是通过建立组织内部相互协作和主动配合的良好关系,从而有效利用团体内外的各种资源,以实现组织共同的目标。对于自主意识和自控能力都不强的中下生来说,教学团队内部的协调是复习备考成败的关键。
      4.1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意识,不争抢时间
      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鼓励学科竞争,忽视学科协作”、“重视尖子生,忽视中下生”的不良倾向。由于对“时间就是效率”的片面理解,时间往往成为学科教师间争夺的焦点,导致部分学科压力过载和学科之间发展的失衡;在超负荷的学习压力下,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难以提高;中下生在教学活动中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自暴自弃的现象相当普遍。因此,教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团结协作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尊重学生在复习中的主体性,把复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4.2复习方法上要有优质、高效的效益意识,有效利用时间
      现实中,“以罚代导”、“以抄代学”、“多讲多练”的现象并不鲜见。这种复习方式由于只侧重于表现在外部的、显性的机械动作,忽视了来自个体内部的、隐性的真情投入,其结果必然导致出现“尖子生原地踏步,中等生疲于应付,学困生不进反退”的局面。因此,学科教师间应加强学习与协调,要倡导“精讲、精练、多思”的复习方式:精讲就是讲好题,讲评时注意习题内容的延伸与扩展,注意解题方法的收敛与回归;精练就是练活题,布置适量的、有代表性和思考性的题目作为学生的练习;多思就是养成小结和反思的习惯,让学生在小结与反思的过程中,自觉地进行知识的加工和方法的提炼,以达到知识内化与能力提升的目的。
      4.3培养相关学科之间的交流意识,统一口径
      当前,学科之间呈现交叉互融的趋势,不同学科中经常出现一些相互关联的内容。这些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在学生大脑中必然要有一个综合加工、编码内化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如果不能在这些相关知识的表述上进行协调,对于那些理解和分析能力本来就不强的中下生来说,必将成为复习中的一大障碍。因此,学科教师间应该加强交流,在学科交叉的教学内容上“统一口径”,避免给学生一些模糊不清甚至相互矛盾的知识。
      通过以上观念的更新与协调,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方法优化了,教学内容也统一了,师生为了共同的复习目标而融为一体、全力以赴,“双峰”现象必然得以消除,复习备考的效果自然也就好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第二版.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推荐访问:双峰 备考 对策 复习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