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非遗类专业美育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1-07-17 04:00:2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的转变期,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院校作为传输后备军人才的大本营,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使命。
      【关键词】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 非遗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13-02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备人才力量不足、设计创新等问题,使得发展滞后,难以产生传世经典。同时,非遗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不高,岗位适应性不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利用美育途径,培养高职院校非遗类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他们是未来非遗传承与发展的主力军,是非遗一线的能工巧匠,是具备“精益求精、严謹细致、敬业奉献”的工匠精神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通过他们的推陈出新,创作出紧随时代的高质量经典作品。
      一、应科学地制定非遗类专业人才培养规划
      高职院校应从实际出发,从非遗传承与发展方向出发,科学有效地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并将工匠精神纳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建立与之相关的、固定的关于“工匠精神”的标准与要求,开设专题实训内容。培养“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整体规划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这既是一种职业精神,也是一种工作态度。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必须加强调查研究,根据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项目内容,结合自身专业不同特点、不同岗位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科学的培养计划。
      二、应加强非遗类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
      “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工匠精神的传授对于学生严谨细致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要想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非遗类专业学生美育当中,专业教师是主导性角色,在教学环节中需要率先垂范,自己要具备较好的工匠精神品质并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应大力加强“双师型”人才引进制度,制定与专业相关的教师引进办法和培养方案,对担任非遗类专业教育教学的教师选拔严格把关。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培训和继续教育,优化美育师资建设质量,提升关于工匠精神内容的知识。
      高职院校从校外聘请非遗大师担任兼职教师是优化师资结构的有效途径,非遗大师高水平专业技能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匠品格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此外还应激励专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健全保障制度,从而使教师能最大能力地投入到非遗类专业学生美育教育教学中来。“工匠精神”需要教师花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其内涵,从而将工匠精神传授给学生,培养出素质过硬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非遗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三、应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工匠精神是实践精神,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美育主要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但对于非遗类专业来说,单纯地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适应不了教学的需要,我们应改变传统,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辅之以实践层面的教学方式,“启发式”“问答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都能提升课堂氛围,学生作为主人加入到整个学习和研讨过程中,可以对工匠精神有更加身临其境的理解。
      工匠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工匠品质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设计中需要将专业标准与知识技能相结合,培养细心品质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需要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要有较好的设计和造型能力,还要有工匠心意识。这种意识需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只有长期的培养,才能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品质和精神。尤其是非遗类专业课程特殊,我们可以通过“现代学徒制”,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引入非遗大师教学,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感悟和领会非遗大师自身超高的技艺技能和艺术涵养,感受工匠精神。
      四、应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非遗类专业不同于其他普通专业,它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背景下建立的,目的是传承和发展非遗,因此,更需要实践操作,实践环节是非遗类专业学生美育课堂教学的深入。高职院校通过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方面,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走出教室,“从做中学”,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有助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形成。将企业标准和真实项目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参与非遗设计与制作,真实体验工作岗位要求,有利于在工作情境中将工匠标准融入各个环节当中,培养学生高标准工作实践技能。
      五、小结
      “工匠精神”是新时期应弘扬的时代精神,亦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是非遗类专业学生美育的着力点,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基本保障。作为高职院校非遗类专业学生,应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本着精益求精的执着精神、不断精进的专技水平与赶超时代的创新精神,创作出非遗精品。
      参考文献:
      [1]张迪,中国的工匠精神及其历史演变[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
      [2]孟庆鑫.高职历史教学改革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作者简介:
      杨文(1978.11-)男,汉族,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湘绣艺术设计。

    推荐访问:美育 工匠 类专业 融入 几点思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