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时间:2021-07-15 12:02: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壁垒逐渐被打破,诸多教育工作者亦在渐渐转变教学观念,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作为教育的根本。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从正确的教学模式着手,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础保障。因此本文就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论述分析,以期能借此帮助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努力发展其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思维能力
      我国早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便论述了道德教育在初中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迟迟未得到彻底的贯彻与实施,从2016年秋季开始,我国初中教育正式开始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纳入了实践,力争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法制素养的提升。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其要重点培养学生在学科学习时的思维能力,从而彰显其学科特色和价值。
      一、创设真实情景,激发学生思考动机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中,若想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强化学生自我认知力的改变,不能依靠教师个人的引导进行培养。因此,寻找一种合理的培养引导方案便成为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动机,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考動机能够让学生自主对问题的思考发生转变,从而优化思维能力,这使得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学习积极性,并能从情境中找到心理预期和新情境的矛盾点,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的动力。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利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更能优化学生思维能力建设。
      例如,在教学“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有以下片段,情境一:腾讯微爱V:你每一次的转发都能让脑瘫幼儿的希望重新飞翔,你的每次转发都会让腾讯公益的捐赠多出0.6元,通过网络安心传递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了爱心与网络之间的关系。情境二:微信公众号“密琪儿”发布了《农夫山泉停产,这水我再也不敢喝了!我要买饮水机!》的文章,这篇文章已发布便引起了极大的热议,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大量网友的转发,该文章对农夫山泉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在“谣言”的情境,学生也能感受到网络中隐藏的不健康因素,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这些教学片断中,教师主要采用了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情境的创设法去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学生在独立和自由的观点中能够准确的认识到正确与错误,并在已有的经验和价值观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强化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提高问题意识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要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从哲学角度看:“问题的解决是前进的基础。”为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疑问和敢问的意识,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激发学生敢疑问、敢问
      初中生处于青少年阶段,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好奇心,对不了解的事物充分了探索欲望。为此,教师亦要善于借助多元化的引导手段激发学生疑问、敢问的意识,这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对某一教学案例有着不同的观点时,教师一定要给予重视,若学生的观点可取则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若学生的观点有些偏颇便需要当堂进行否定并给予辩证的点评,这样不仅能够完善该学生的思维方向,更能对其他学生做出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观点不正确时,教师不能过于批评,这样会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敢提问,只有发扬教学民主,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能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提供适宜的土壤。
      2.引导学生疑善问,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化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善疑善问是培养学生正确思维能力的基础,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引导中要重点引导学生善疑善问,让学生在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成长。首先,教师要向学生阐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并告诉学生小学生也能读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但其深层次的观点和思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只有善学、善问、善思才能领悟其中的内涵。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产生疑问,在问题中去探索和寻求正确的答案,这便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化。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在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提出原因的欲望过程中,要保证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不断强化,即学生的在问之前要通过自主思考,之后再与教师所给出的答案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得以健康发展。
      三、掌握完善思维能力的手段,多角度给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注重针对性,在初中教育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包含着多方面内容,教师也要从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即对学生基本思维能力进行强化。基本思维能力中主要包括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是在思维过程中将认知的对象分成不同的方面和特性,对他们分别加以研究,从中找到事物的本质。综合法则是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的整体。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认知时既要把握各个部分要素,又要关注事物的整体。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如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析时,要重点分析其内容和重要性。其次便是掌握分析过程的程序。其环节基本可以分为:解剖整体、研究部分、寻找联系。把握分析要点,找到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区别或联系。即找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之间的关系。最后是把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四、理论结合实践,强化学生课外实践训练
      在传统素质教育中,诸多教育工作者主张“手脑联动”的教学方法,他们认为动手实践能够帮助学生的头脑思维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备受推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同样如此,强化学生的课外实践训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亦有着一定的作用,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户外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强调的是,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只有理论与实践性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出实践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教师也要认识到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大胆的探索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进行精读,找到文章中的核心要点,并对其进行准确的归纳和概括,从概括的内容要点进行自主思考,从而强化思维能力。其次,从生活和学习中找到点,这就需要加强自己的因果联想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在解决某件事情时要积极联系并分析其因果关系,从因果关系出发去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自主性便被激发出来,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理论素养、道德和觉悟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初中教育中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道德与法治的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其学科本身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育观,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诉求和思维方向做出教学设计,要相信学生,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从而不断总结、学习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郭莉雅.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有效教学策略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8(27):144.
      [2]王剑,王霞.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J].才智,2018(6):27.
      [3]张延夏.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及注意之点[J].考试周刊,2018(8):144.
      [4]杨家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J].新课程(中),2017(5):16.
      [5]王有鹏.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及注意之点[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2):104-106.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祥和中学)

    推荐访问:法治 思维能力 学科 道德 培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