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关注“预设”与“生成”,让思想品德课堂更精彩

    时间:2021-07-14 12:04:3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品德课堂教学关注预设和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本文主要从新课程下精心预设“意料生成”;敏锐捕捉“意外生成”;合理利用“预设”与“生成”三方面进行阐述,使学生、教师、教材、课堂有机地相融、和谐地构建,充分展现动态的品德课堂。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预设;生成;精彩
      
      “预设”与“生成”是许多老师普遍关心的话题和孜孜以求的境界。一堂优秀的课不是只是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而是将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机动灵活应变的课。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新课程下的学习,已从原来的“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因此应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品德教育的对象是我们的学生,学生作为鲜活的个体,具有独立的思想、行为,教师不可能完全预料到学生的言语、动作、想法以及活动的结果和会产生的问题,因而使我们的品德课堂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和动态性。但大谈“生成”的时候,我们一定也不能忽略了“预设”。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和“生成”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的关系。他们就如一对孪生兄妹,必须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
      一、精心预设“意料生成”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品德课堂,关注的重点是学生主体的学习状态,教学预设要更多地注入学习设计的内涵,这样的设计应是“弹性预设”,即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要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留出更多弹性的空间。教师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进行多种考虑,考虑学生有可能出现的状况,有可能产生的问题,有可能遇到的困难,只有充分预设,教师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使学生真正“活动”起来,并在“活动”的过程中撞击出新思想、新创意、新观念、新问题。
      例如浙教版四年级下册《交通连四方》,其中有这样的一个环节: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出示一组图片,每张图片包含的内容为某个地方发生了一些状况,需要得到帮助或者解决,问学生觉得该用怎样的方法到达。此时,正是“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不久,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众志成城,投入到救灾行动中。选用了汶川救灾中的一张图片,我是这样预设的:“同学们,目前汶川的灾民最需要的就是帮助,我们大家也捐献了很多物资,包括药品,请问我们可以选用什么交通工具来运送这些物资呢?”
      我相信这样一个问题——事实上能激起学生的共鸣。
      果然,在课堂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不仅提出了可行的运送物资的方法,比如通过汽车、火车运输帐蓬、棉被、衣物等,用飞机给围困的灾民空投水、食品等。这样就涉及到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通过这么一个活生生的并且万众嘱目的事例,交通工具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可见,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注重联系实际,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对教材适当改编或重组,就等于在课堂上埋设下生成的火种。
      二、敏锐捕捉“意外生成”
      没有巧妙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但如果过分地强调预设,课堂教学进程也一味地遵循预设,课堂就会缺乏生机和乐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而对生成性的课堂,教师的预设不可能囊括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而要凭借教学机智敏锐捕捉“意外生成”,从而生成新的教学思路。
      有位教师在教学浙版三年级上册《家人关怀我成长》时,播放音乐《我爱我的家》,同时滚动出示一组亲子照片,营造温馨的亲情氛围。在温馨的氛围中,在众多的讨论中有一个声音响起:“我爸爸妈妈不爱我!”师:“你为什么说爸爸妈妈不爱你呢?”学生:“我爸爸妈妈根本不爱我,他们只爱工作,把我扔给爷爷奶奶。”师一愣,简单地说了句“这并不能说明父母不爱你。”就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案例中这一学生表达的感受,其实并不是一种错误的感受,只是他没有从另一角度来理解和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讨论、思辨:“爸爸妈妈这么辛苦工作是为了谁呢?是为了自己享乐吗?”“爸妈整天工作,又不能照顾你,又看不见你,他们的心理你理解吗?”学生在讨论、思辨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自己的认识,生成自己新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明辨是非,提高能力。这不就是课堂生成的火花吗?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方案,根据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形成新的教学思路,这样才能让课堂显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合理利用“预设”与“生成”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偶然的、随机的因素。“因而,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必须更多地关注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新内容,充分利用生成的资源,大胆调整教学设计,使教学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要做到预设但不抑制,张扬但不放任。如学习《各种各样的传媒》,其中有这样一个环节:“你喜欢上网吗?为什么?”现在学生的思维看似被激活,但偏离了主题,还在津津乐道玩了哪些好玩的。此时,必须及时把学生引到主题上来。教师马上抛出一个问题:“网络除了让你们获得这么多快乐,还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的思维又开始回到主题,回答:可以购物,可以查资料……可见,作为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因势利导,灵活处理动态生成,才能收获课堂生成之精彩。
      在品德课堂教学中,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一个新生的,充满绿意的生命在全面的全程性的教育教学中成长,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要为自己定位,深入钻研教材,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融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让学生创新的思维在课堂上充分活跃,飞扬个性,充分展现动态品德课堂的精彩瞬间!
      参考文献:
      [1]叶谰.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
      [2]中国德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8).
      [3]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M].

    推荐访问:预设 思想品德 生成 课堂 关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