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西方规制理论变迁及其对我国政府规制的启示

    时间:2021-07-08 12:04: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ysd/sysd201132/sysd20113244-1-l.jpg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西方规制理论发展演变的梳理,指出规制理论经历了公共利益规制理论、规制俘虏理论、规制经济理论和激励性规制理论四大理论,并对不同理论的优势和不足作了评析;同时,基于规制理论的内在发展逻辑,结合我国金融危机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探讨了西方规制理论对我国政府规制的启示。
      关键词:公共利益规制理论 规制俘虏理论 激励性规制 启示
      
      西方规制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规制代表的利益主体(who)?规制原因(why)?如何规制(how)?现有研究基于这三个问题,形成了规制公益理论、规制俘虏理论、规制经济理论和激励性规制理论四大学派(雷华,2003)。到目前为止,中国期刊网中题目中包含“规制”的有近5000篇,关键词中含有“规制”的有近7000篇,由此可见目前规制研究已成为新的学术热点之一,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时期更具有实际意义。笔者经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认为主要集中在:一是西方规制理论总的分析和评述,二是对具体规制问题的分析。但对于西方规制理论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分析仍有较大空间,面临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我国政府在新的挑战和压力下,应该如何借鉴西方规制理论,制定切实有效的规制政策,化危为机,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无疑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西方规制理论的概述和评析
      (一)西方规制理论的概述
      西方规制理论按照发展的顺序,主要是:公共利益规制理论、规制俘虏理论、规制经济理论和激励性规制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规制的几个核心问题,而每个理论所关注的重点不同(见表1)。
      (二)西方规制理论的评述
      1.公共利益规制理论。该理论在规制的主体上假定政府代表公共利益,一定程度上符合公众的理解,在逻辑上能够解释规制的目的和路径,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但另一方面,却忽视了政府本身的利益因素,该理论分析中对关键的假定条件—规制目的是追求潜在社会净福利的解释不够深入;另外,该理论认为规制的对象一般是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但在现实中要求进行规制的反而是企业,这和该理论结论不符;再加上公共利益规制的实践效果并不显著,相关假定条件过于严格,均限制了该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2.规制俘虏理论。规制俘虏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更符合规制的经验观察,这既是该理论的优势也是不足;一方面该理论符合经验观察,应用性较强,另一方面也导致在分析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分析架构,无法有效解释规制者如何被被规制者所俘虏。社会经济中的企业、消费者等主体均受规制政策和措施的影响,单纯把规制的影响对象归结为企业或厂商则与现实不符,任何受规制政策影响的主体,都有潜在的动力去俘虏规制者以维护自身利益。现实生活中的规制效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存在矛盾,一些被规制产业的利润反而低于规制前的水平,这也无法解释对某些产业的规制由起初的严格逐步放松,甚至结束规制的原因(于立等,2001)。
      3.规制经济理论。该理论在借鉴上述规制理论不足的基础上,通过对规制历史性发展的分析,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提升了规制政策设计的逻辑性和规制效果评价的精确性,成为应用较多的规制理论之一。在研究视角上,规制经济理论融合了经济学分析和政治学分析,对传统规制理论中的政府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前提进行反驳,认为政府也是“经济人”,而不是简单的“公益人”,具有自身利益。
      另一方面该理论在分析中过于重视数理分析,在形式上十分完美,但对于影响规制效果的其他因素分析不足。
      4.激励性规制理论。该理论的出现是规制理论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在规制的途径上,该理论改变了以往规制以惩罚为主的导向,以正面引导和激励为主,一方面降低了被规制者的抵触,另一方面也能够激发被规制者的积极性。在规制思路上,充分吸收了以往规制理论的不足,利用新的理论分析工具,结合社会现实中规制实践的发展,制定了新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具有极强的发展空间。但激励规制理论仍存在较多的不足:一是在规制中规制效率和规制机制设计之间的矛盾;该理论设计了极为复杂的规制机制来降低规制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但过于复杂的机制设计在实践应用中受到诸多限制;二是在理论分析中,该理论采用委托—代理理论架构,但对理论架构中的主体之间的地位定位不够明确,尤其是代理人的角色无法进行准确定位,导致理论体系的不足。
      西方规制理论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
      (一)规制目标
      规制目标是所有规制理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规制政策设计的最终落脚点和最终价值。在西方规制理论中,公共利益理论和规制俘虏理论在规制目标上分析比较深入。公共利益理论成立的前提假定条件有三个:市场失灵、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能够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在此假定下,规制目标明确:克服市场失灵,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这也与公众对政府的期望相符,该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处于主流地位。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公共利益理论的效果和理论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政府并不仅仅是代表公共利益,而是具有自身利益;这就促使学界重新思考规制的目标及如何实现,出现了规制俘虏理论、规制经济理论等,从产业利润和资源效率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规制目标。由此可知,规制目标之间影响到规制措施和路径的选择,但总体上是规制目标越来越接近现实,提高了规制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张红凤,2005)。
      (二)规制对象
      在明确规制目标基础上,另一个重点问题就是对谁进行规制,即规制对象的分析。根据西方规制理论的演变过程,我们发现规制对象在不同时期也是一个演变的过程,具体的目标从垄断者到规制者,规制的工具也由以惩罚为主转变为以激励为主。具体来讲,公共利益规制理论的规制对象主要是自然垄断和外部性问题,假定政府是公共利益代表者,但在实践中发现政府更是一个“经济人”,而不是一个“无私人”,存在其自身利益;基于此,政府作为规制者则可能被规制对象所俘虏,于是出现了规制俘虏理论。
      (三)如何规制
      这是规制理论的第三个重心:规制的路径和政策设计问题。在明确规制目标和规制对象基础上,如何规制、采用什么手段和路径进行规制则是规制实践的执行问题,直接关系到规制目标能否实现。不同的理论流派制定了不同的规制措施,从西方规制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规制手段上,由原来的惩罚为主转向以正面引导激励为主;二是在政策设计上,随着相关理论的发展,规制政策设计在日益科学化和完善化的前提下,也日益复杂。虽然在假设条件上更符合现实,但过于复杂的机制设计严重制约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空间。
      由上述分析可知,西方规制理论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由脱离现实到逐渐接近现实、“革命性”的变迁,决定了西方规制理论对西方国家规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们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西方规制理论对我国政府规制的启示
      为了提振经济发展,我国政府从多个层面进行提振;由当初的四万亿投资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系列措施,均是政府对经济进行规制的表现。但对于政府规制的效果,存在诸多争议,基于此,本文基于西方规制理论的演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认为,政府在进行规制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一)指导原则方面
      在指导原则上,坚持在借鉴西方规制理论的内在核心运行机理的基础上,保持我国自身的特色。西方规制理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西方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各种生产要素都以市场作为基础配置手段,价格、竞争和供求等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作用。而我国虽然加大了市场化进程,在市场规制和政府行为方面逐步和国际保持一致,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优势尚未完全发挥作用,是尚未成熟、规范和与国际市场对接度相对较低的市场经济。

    推荐访问:规制 变迁 启示 理论 我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