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认识

    时间:2021-07-08 04:01:2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dsk/gdsk201202/gdsk20120213-1-l.jpg
      [摘要]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流认识,其思想来源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配置中心论”和作为原东欧国家改革之指导理论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由于这两种思想来源本身的固有缺陷,由此而来的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流认识局限于资源配置问题,却撇开了社会制度的内涵。完整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是对经济活动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它是由一个具有三层结构(即表层结构、中间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构成的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我国30年的改革进程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仅涉及市场经济的表层结构,而中间层及深层结构却未被触及。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30年后思考继续深化改革的方向的出发点。
      [关键词]市场经济 资源配置 市场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2)02-0089-07
      一、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流认识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常被喻为“摸着石头过河”。笔者的理解是,在起始阶段虽然改革有一个大致的方向,但并没有一个预先明确的总体目标。所谓大致的方向,是指基于认识到了计划经济体制已难以为继这一基本事实(因为在此体制下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边缘”),因而也就认识到了引入“市场”乃势在必行。就此而言,称改革进程乃沿着“市场化”取向迈进,这一说法符合实际情况。但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并不意味着同时也有了一个总体目标。事实上,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随着改革进程的渐进摸索而逐渐明确起来的。在最初的十余年里,改革的总体目标一直纠缠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体现于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俗称“鸟笼经济”体制),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提出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乃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模式):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改革总体目标才得以确立。
      改革总体目标的确立,体现在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套主流认识的形成。这一套主流认识本身只是一个概念性框架,但它已成为过去十几年来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观点和主导性观念。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份纲领性文件中,是这样描述其基本要点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在上述这段话里,要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视为一种经济体制,其本质规定性被归结为“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其中,“市场经济”被理解为“资源配置”(“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体现于“现代企业制度”和“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属性则被理解为国家主导,体现于“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宏观调控体系”及“社会保障制度”等。这些背后的逻辑是这样的:“市场经济”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而将“市场经济”嫁接上若干体现“社会主义”的“因素”,便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一套主流认识,随即就被“理论化”了,体现于随后(1992年之后)纷纷出版的教科书。领先者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洪主编)一书,这是一本在全国同类教科书中出版时间最早、发行量最大、影响面最广的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材。在该书第一章,首先就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切割为两块,即“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并宣布这两块之间是互不相干的。用该书的话来说:“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简称。照此说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在“市场经济”头上戴一顶“社会主义”的帽子;或者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是由“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这两项彼此外在的或互不相干的内容接合而成的。
      那么,究竟何谓“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条件下”呢?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书列出三项规定性,即:“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私人经济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条件下”、“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礼会主义原则下”、“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该书还将这三项规定性进一步明确为:“社会主义条件下”意味着“政权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有共产党领导,有公有制为主体,有共同富裕的目标”。又究竟何谓“市场经济”呢?该书遵循《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市场经济界定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相对于作为资源配置的另一种方式的计划经济;换言之,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相互对应的一对概念,它们区分仅在于资源配置方式上的不同。在该书的率先示范和高调引导之下,随后国内出版的同类教科书都没有突破该书的上述基本观点。于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套主流认识便在我国学界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深入扎根。
      在上述这种主流认识中,其实隐含着一些理论问题,其中一个根本性的理论问题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这两块被视为互不相干的内容何以能够接合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呢?或者说,何以能够给“市场经济”戴上“社会主义”的帽子呢?《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书并没有对此作出必要的合乎逻辑的正面论证。但从该书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中,我们还是看出了作者的思维逻辑: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仅仅是手段,正如计划经济也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因而也仅仅是手段一样。手段即是工具,而工具是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的,当然是“人人皆可用之”。因此,资本主义可以使用市场这个工具,社会主义自然也可以用,正如社会主义可以用计划这个工具,资本主义也在使用计划这个工具一样。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书中,这种思维逻辑似乎被当作不成问题的或理所当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就是在这样的思维逻辑下被“合成”出来的。
      显而易见,这种思维逻辑涉及到的一个关键和核心的命题,即市场只是工具。正因为市场只是工具,所以才断言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是不相干的,或曰“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也正因为市场只是工具。所以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之下都能搞成市场经济。这个命题,我曾经称之为“市场

    推荐访问:再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