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中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政治文化分析

    时间:2021-07-05 04:01: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受到多民族国家政治文化的制约,解读和评价一个国家的民族政策应该立足于该国的政治文化。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是历代中国民族政策重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以追求统一、和平、稳定为基本目标,中国当代政治文化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从较深的层面规约着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模式特色。
      [关键词]政治文化;民族政策;价值取向
      [作者]青觉,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严庆,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07级博士生。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G7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8)01-0001-007
      
      政治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实践过程始终相伴。政治实践对政治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政治文化又会能动地影响到政治实践过程。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治学家加布里尔·阿尔蒙德在其论著《比较政治系统》中率先使用“政治文化”这一概念,并迅速被政治学界接受,政治文化分析也随之成为当代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对于新生的民族政治学学科来讲,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研究是一个重要内容。近两年,对于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研究正逐步成为民族理论界的一个学术热点。研究苏联民族政策的得失、评价美国族群理论、解析欧美国家的多元主义民族政策等等都离不开对这些国家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探问,更离不开对这些国家政治文化的理解。同理,深刻认识我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全面理解中国民族政策的特色,也离不开政治文化视角的剖析。
      中国的政治文化发端于奴隶社会,按照性质大体分为两个部分,即传统的封建专制政治文化和当代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之所以这样“大体”划分,是因为我国的封建社会阶段是中央集权政治充分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政治文化绵延两千多年,贯穿于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其影响广泛而深远,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彻底改变,标志着中国政治文化性质的改变。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夷夏观”
      
      作为政治学重要范畴之一的政治文化就是人们的政治取向模式。政治文化包括五个基本组成部分,即人们的政治认知取向、政治态度取向、政治信仰取向、政治情感取向和政治价值取向。这五个方面密切相关,共同组成了一个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直接影响政治行为的方式,影响基本政治制度的设定以及社会政治利益格局的确立和变化。
      
      (一)国家层面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相生相伴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分裂与统一不断改变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格局。通览整个发展过程,“分”与“合”的变化是紧紧围绕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治这个轴线展开的,而且这一政治主题贯穿于过程始终。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是历经统一——分裂——统一的过程。建立——瓦解——统一在历史上回合多次,而每一次重建,都是以统一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治为内核的,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发展连续性的重大体现。“合”的格局是中国已经经历的历史的主体。有学者统计:二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有过三次时间比较长的分裂时期。一次是从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混战,经魏、蜀、吴三国鼎立,到西晋的统一,大约有九十年。另一次是十六国和南北朝,有二百七十多年。再一次是五代十国,有七十多年。这三个时期加起来不到四百五十年,而封建王朝保持统一的时间则长达一千五百五十多年。如果把北宋、南宋和辽、西夏、金对峙的三百多年也计算在内,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没有实现统一的时间,也不过是七百三十多年。
      “合”的发展趋势,既为各地密不可分的经济因素所决定,又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所规约。在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中原地带和东部地区是历代中央王朝的建都地,也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中心,这一地区所积聚的政治文化厚重而成熟,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主流。作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小农生产方式为经济基础,以宗法制的社会结构为社会基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政治意识形态为文化基础。这一政治文化的特点表现为:崇尚专制制度所生成的权威,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缺乏、政治参与被动,“家天下”的政治意识浓厚。与这样的政治文化相适应,逐步形成了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家庭宗法血缘关系成为了政治关系的基础,君父人格合一,君父权力合一,家庭伦理中的亲疏、上下、尊卑等礼的规范被直接移植到政治关系中,人治成为社会治理模式的选择。这一政治文化所追求的目标是国家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忠”、“孝”伦理为基础)、国家内部统一(尚“和”的价值体现)、国家外部环境的和平(重“礼”、“善”的行为取向)。
      这一主流的政治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得以在少数民族上层级和政治精英中传播。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统治者中的石勒(后赵)、慕容龟父子(前燕)、符坚(前秦),北魏拓跋族统治者中的什翼犍、孝文帝,辽朝的契丹族统治者,金朝的女真族统治者,建立元朝的蒙古族统治者,建立清朝的满族统治者都曾借鉴或接受了这一主流的政治文化。历史上一些少数民族统治者及政治精英对这一主流政治文化的借鉴或接受,促进了各民族在政治文化方面的认同,也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延续和发展提供了政治思想保证,而这种基于政治文化认同的政治思想保证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讲又是至关重要的。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夷夏观”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格局
      在构成多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和多民族国家形成以后,各民族的统治者抱守和提倡怎样的民族观则直接影响着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和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格局。主流学者往往偏向于对中国传统主流政治文化中“夷夏观”及其影响的关注,而对少数民族“夏夷观”(与汉民族的“夷夏观”相对应,系指少数民族对汉民族的看法、态度和观点)及其影响的研究和重视程度不够,这是不合理的。因为民族关系是民族交往之间的双向关系,而非单向关系。在阶级社会,任何民族上升为统治民族后都会攫取践行自己的民族观、制定民族政策的权力,进而会改变各民族的政治地位,改变原有的民族关系格局。在各民族的交往中,任何一个参与其中的民族所持的民族观都会对民族关系产生同样的影响。
      按照这样的思路,分析各民族曾经所持的民族观就可以明晰民族关系曾经的格局,归纳中国历史上执掌过中央政权的各民族的民族观,就可以梳理出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民族差异和民族矛盾的客观存在是产生民族划界意识、民族归属意识、民族对立意识的土壤,这样的土壤容易滋生民族问的相互猜疑和彼此对立。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民族交往的动力,各民族也可以相互依存、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在民族问题上所持的观点、态度,所产生的看法就是民族观。民族观是民族政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民族观会对民族交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推荐访问:民族政策 中国 价值取向 政治 分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