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孙子兵法》与和平外交战略

    时间:2021-07-01 20:02: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大潮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深入人心,各国间的外交活动越来越频繁,外交活动对世界形势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孙子兵法》所论述的军事战争的巧妙谋略,大部分能用之于外交活动。
      
      一、“慎战”战争观的意义
      
      综观《孙子兵法》十三篇,虽然是研究战争和战略思维规律的理论体系,但丝毫没有穷兵黩武的气息,却充满了“慎战”的鲜明态度。
      出生在武将世家,生活在春秋晚期——个大分裂、大动荡的年代,诸侯割据,战乱不休,民不聊生,作为明智、清醒的军事家,孙子深知战争的残酷。《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地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是一场灾难,给交战双方造成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俸,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用间篇》)因此,孙子把“慎战”作为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
      对待战争的态度,是衡量人类军事思维理性程度的重要标尺。“慎战”思想把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战争最高的价值目标,继承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和平、主张“止戈为武”的思想传统,不仅闪烁着中华民族伦理智慧的光辉,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众所周知,《孙子兵法》和《战争论》分别代表了东西方古代军事理论的高峰,堪称世界兵学领域的“双璧”。与崇尚“暴力论”的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显著不同的是,孙子既着眼于战争论,又超脱于“暴力论”,站在战争之上研究战争,超出军事战略研究军事战略,以其聪明睿智对“百战百胜”这一公认的用兵盛誉作出“非善之善者”的新论,提出了空前绝后的全胜战略——“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全胜战略的提出,被中外有识之士誉为“至精至微,聪明睿智,神武不杀”的最高军事准则。
      
      二、《孙子兵法》中“慎战”思想的体现
      
      孙子“慎战”思想的主旨,是通过和平手段达到目的,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胜利。“非危不战”(《火攻篇》),他主张把战争手段作为迫不得已的选择,不到危急关头,不要贸然发动战争。即使不得已选择了开战,也要尽量控制暴力的运用强度。在《谋攻篇》中又指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说:百战百胜,并不是善策中的最上策;不经过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或者放弃进攻企图,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亡国不可复存,死者不可复生”(《火攻篇》),因而孙子强调指出:“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至战。”(同上)意思是说,国君不可因一时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可因一时气愤而出阵求战。孙子一再告诫统治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切忌感情用事,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使国家和人民陷于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
      
      三、《孙子兵法》中“慎战”思想的科学结构
      
      (一)它以强大的实力和充分的准备作为达到目标的保障
      《形篇》指出:“善战者,先为不胜”;“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战略战术固然重要,然而仅靠高超的军事技能很难保证战争‘百战百胜”。要取得胜利,必须要有雄厚的实力做后盾。孙子慎战思想的缜密体现在不仅以优势的实力作为前提,还强调做好充分的迎战准备。从总体上分析和度量敌我双方“道(政治)、天(天时)、地(地利)、将(将领)、法(法制)”五方面的情况和“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七个问题(《计篇》),来达到“知己知彼”,从而“致人而不致于人”,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还有,《九变篇》指出:“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既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先为不可胜,”又有充分的迎战准备“恃之”“不可攻”,“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便可得以实施。
      
      (二)它以威慑力作为达到目标的心里杠杆
      《虚实篇》指出:“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意思是,能使敌人无法前去的,是我方的故意妨害。“害”也可以理解为“威害”。威而胁之,“使敌人不得至”。这一威慑思想在《九地篇》中接连地陈述:“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在《势篇》中“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也是一种浩荡的战略气势,让敌人在心理上感到畏惧,从而达到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制胜于无形”的战略境界。
      
      (三)它以高超的“伐谋”“伐交”艺术作为达到目标的有效手段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不战”,是孙子提出来的新颖独特的战略思想,“慎战”也不是“不战”。“不战”是指双方不进行军事交锋,不战之中又有战,即通过“伐谋”、“伐交”等非战争的形式激战。如果只是从心理上威慑于敌,使“敌人不得至”,“屈人之兵”还必须主动出击,出击的手段便是“伐谋”、“伐交”。
      怎样才能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孙子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谋攻》)。首先是以谋略取胜为上。用高超的谋略识破敌人的计谋,采取措施而破之。其次是“伐交”,即用外交手段战胜敌人,战场交锋,兵刃相见。假如被迫采取“伐交”的手段,则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打仗要随着敌情的变化而灵活改变自己的方针策略和行动计划,才取得战争的胜利。充分利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避实而击虚”、“以正合,以奇胜”等作战方法,尽快结束战争,尽量保全自己,争取战争胜利的最大值,把战争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四)它以周全的“修道保法”措施作为达到目标的先决条件
      《形篇》指出:“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修道”是通过统治者制定一些仁政和关爱民众的措施,赢得人心,以达到上下同心合力,行动取得胜利。“保法”意为确保必胜的法度,体现在健全制度、严明赏罚、明确权限分工等各个方面。孙子不仅提出了“先为不可胜”的观点,而且从措施的角度郑重地提出了“修道而保法”的观点,阐述了如何在政治、经济、军事、自然条件等方面“修道、保法”。由此可见孙子“慎战”这一思想的完整性。
      
      四、“慎战”思想对当今外交的启示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古今中外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国际社会中制止战争的主旋律。在2005年9月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并被国际社会所认同。可见,孙子“慎战”战略思想,已经在这主旋律中浑然成美妙的音符,并在当

    推荐访问:孙子兵法 外交 和平 战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