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适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过”与“不及”的理性回归

    时间:2021-06-27 04:00: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适度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本质的内在要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过”与“不及”的理性纠偏。适度教育不主张泛意识形态化的教育,不主张采用过度集中的教育方式,但它也不代表所谓的“中性”或非意识形态化,它更加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体性功能,更重视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把握适度教育的原则,不仅要准确地掌握其理念的内涵,还要依托扎实的学科建设、专业化的工作队伍、科学的制度安排和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适度教育;依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10-0101-03
      收稿日期:[HTSS]2010-05-27
      作者简介:陈立永(1975-),男,江苏铜山人,讲师,硕士,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适度教育是针对当前我国教育中的某些方面存在的“过”与“不及”现象提出的一种主张,是指在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均应达到自然与和谐状态的一种教育[1]。
      适度教育对于当前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和显著成绩,但面对国家对教育、对人才的需求,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来审视,我们许多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过”与“不及”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把握适度教育的原则,合理地满足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于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功能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一、适度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1国家关于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今年5月,胡锦涛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我国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方面。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之所在,所以要把培养造就人才作为我们的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建设人才强国,人才是根本 ,教育是基础。强国必先强教。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年7月份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全党全国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从而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的新发展,加快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步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育人应以德育为先。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规定了其操作的适度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虽然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和具体任务会有所不同,但最终都要统一到这个根本的目的和任务上来,我们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要符合这个根本目的的要求。中央16号文件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有这样明确的表述: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其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和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等进行统筹和适度操作,过度与不及都是不可取的。
      从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面貌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综观近年来的调查研究所显示出来的状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政治观念淡化、对国家的大政方针认识不清;信仰和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和功利化,在道德与责任方面的认知与其行为的不相统一;实用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倾向明显,缺乏自我控制力;学习型的一元化生活方式与多元素质培养要求之间存在偏差,学习内容过于狭窄;面对来自就业和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心理问题增多;等等。所有这些,与党和国家的要求相比,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大学生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笔者以为,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方面的“过”与“不及”是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
      (1)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的某些方面的偏执或目的性的极端。很多大学急功近利,实用主义盛行,不是在把学生培养成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而仅仅是培养成一种专业工具。这就使一些学生只为获得一块就业的“敲门砖”而学习。教师也只为“饭碗”而从教。思想政治教育成了“应急管理”和“危机干预”的手段,成了游离于学科专业教育、学校行政工作之外的间断式和跳跃式的专题教育,因而出现了被边缘化和无意识形态化的倾向。
      (2)教育空间过于狭窄。目前,一些高校,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工作上,均仅仅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局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报告会、重大纪念活动和开大会读文件、学习领导讲话精神等方面,并且过度依赖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工作干部 ,高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部工作育人的理念和机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3)教育内容过于枯燥呆板。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还是中央16号文件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照本宣科、重政治观轻价值观、重传统理论轻现代文化、重传道轻养成等“过”与“不及”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回答现实问题的精神和勇气缺失,在应该发出声音之时之处却无声、失语或力不从心。
      (4)教育方式和途径上有失偏颇。重形式轻内容、重言教轻身教、重理论轻实践、重校内轻校外的方式和单一途径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许多人习惯于开大会作报告,习惯于“一言堂”,习惯于批评式地“谈心”,习惯于场面上的轰轰烈烈。在社会实践上过分追求点上团队活动的新闻效应,而缺乏对面上的具体指导及对效果的评估,实践教育效果难以保证。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上过分地注重就业率的数字,常常以不断滚动的数据来代替全部就业指导工作,职业规则指导缺失,就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徒有其名。
      (5)教育评价机制不够全面或偏离根本 。一些院校对学生的评价目前仍还停留在传统的“三好学生”、“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以及英语和计算机考试等级评选和论资排辈上,以偏概全,管中窥豹,用共性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个体的有差异性的发展,甚至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轨道。在对教师的考核和教师职称的评聘上,也往往重科研轻教学,缺乏对其育人效果的综合考查;再加上对科研成果的重金奖励的诱惑,就使“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的一部分人在课堂上采取了敷衍与应付的办法,而把主要功夫用在了课外,即主要热心于申报科研项目,专注于写文章,而不愿在分析与解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上投入过多,“育人为中心”成了一句漂亮的口号。

    推荐访问:适度 理性 不及 回归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