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让首都优质教育资源更丰富多彩①

    时间:2021-06-08 16:04: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北京市实施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学区制改革从单一行政区划向学术性组织转变,集团化办学由单一集团化向多种办学模式转变,组织实施由自由组合型向行政任务驱动型转变。针对当前改革中出现的改革动能减弱、行政成本上升、经费保障缺乏长效投入机制以及其他集团化办学遭遇的瓶颈问题,建议建立学区制和集团化办学的规范和激励机制,加强管理和办学模式的体制机制建设,建立改革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探索队伍建设和人事制度改革,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学区制;教育综合治理;教育联盟式学区;教育集群;城乡一体化;首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03-0009-04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北京市市、区两级政府为满足让更多的孩子“上好学”的需求,统筹资源配置,积极推动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改革,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高起点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优质教育发展均衡化、普及化、平民化,使基础教育走上“公办学校利益最大化”的道路。实行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是北京市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和重要经验,是不断提高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具体体现。
      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全市17个区进行实地督导调研,对各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办学体制机制建设情况”等进行数据采集,举办多种办学模式座谈会51场,实地检查学校68所。笔者结合此次调研结果,对北京市实施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北京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的主要成效


      北京市不断推动基础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行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在强化政府统筹、体制创新、精准发力和综合施策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1. 学区制改革从单一行政区划向学术性组织转变
      北京市的学区制改革目前已呈现多种样态,学区从单一行政区划向学术性组织转变。目前,学区大致分为行政学区、特色衔接式学区、同行结组式学区、教育联盟式学区四种。
      行政学区,主要以街道行政管理区域为划分依据。例如:西城区共划分12个学区,各学区办公室是由区教委派出人员组成的常设行政机构,接受区教委和街道办事处的双重领导与管理,在学区内体现政府赋予的教育管理责任。
      特色衔接式学区,以基础教育示范校或优质校牵头,纵横辐射,提升学校、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品质。例如:丰台区以优质高中校或优质品牌资源单位牵头,通过横向联合建立了8个教育集群。
      同行结组式学区,主要是研修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校际合作交流及共同发展的同一学段式学区。例如:密云区通过教委行政推动、区研修院教研跟进、学校主体落实,将初中学校结组形成4个学区。
      教育联盟式学区,注重发挥高中示范校的引领作用,以优质中小学为骨干,本着地域接近、优势互补原则开展协作。例如:顺义区在“城乡联动”教育改革试验中建立了联盟式学区;怀柔区按照“统一规划、优势互补、分步推进、整体提高”的原则,组建了4个中学、6个小学的非行政性共同发展学区。
      2. 集团化办学由单一集团化向多种办学模式转变
      各区积极推进办学模式改革,采取集团化、教育联盟、教育集群、教育资源带、一贯制、名校办分校、城乡一体化等多种办学模式,形成快速扩展、贯通学段的教育链条,推动新建学校、薄弱学校成长为优质教育资源。根据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调研结果,截至2018年6月,全市已成立教育集团95个,教育联盟47个,教育集群8个,教育资源带7个,一贯制学校141所,名校办分校256所,城乡一体化学校27所。
      3. 组织实施由自由组合型向行政任务驱动型转变
      目前,北京市中小学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在指导、路径和方式上,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通过任务驱动来组织实施,改变了以前凭借知名校长、教育专家以及企校联姻等推动形成的松散自发的组织形式。由于是政府行为,相关的人事编制、经费保障、绩效考核、规范管理等制度机制逐步建立,各区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强化规划设计、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等制度性建设。例如:东城区出台了《东城区教育集团管理办法》,完善优质教育品牌的辐射带动与组团发展的“盟贯带”模式;西城区出台了《西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输出管理办法》,强调深入调研论证,签好合作协议,明确职责,对集团化办学进行规范和有效指导。

    二、对北京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的理性思考


      1. 改革进入平稳期,改革动能有所减弱
      从调研情况来看,北京市各区选择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路径各异、采取的措施不同,显然改革还处在深水区。这也说明全市在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时,对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并没有给出基本设定。从管理方式看,按行政区域划分学区不占主流,不是主导模式,多数区是根据自身的区情、优势和特点采用多种模式划分学区的,它们或者以强带弱,或者以点带面,或者上下贯通,以牵头学校、同类学段、同类地域来划分的非行政学区的管理机制成为学区组合的主要模式。
      调研结果也显示,本轮的探索与改革历时五年多,其动能开始减弱。截至2015年,各区已经基本完成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制定的目标。新的教育治理体系“学区制”“集团化”已经度过波峰,进入平稳期。改革动能之所以减弱,原因可能是动力或支撑力度减弱,如市级财政的支撑主要偏向于城乡一体化项目,可能是优质资源覆盖面得到进一步扩大,也可能是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下一步目标尚不清晰所致。
      2. 管理和办学模式属性多样,“松散型”“混合型”略占主流
      本次调研显示,各区的探索或做法不尽相同。学区制改革并没有统一的内涵界定,各区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探索,所以学区、集团、联盟、集群等叫法纷纷涌现。从管理机制和办学模式的属性进行分析,学区制存在按照行政街區、方便招生规则划分的管理属性,还有呈现特色衔接、同行结组、教育联盟式的学术型学区的管理属性;集团(含集群、联盟、资源带)既有按照学校类型、地域、范围划片的管理属性,又有理念融通、管理统合、业务指导、教师互培等办学属性;名校办分校(含城乡一体化,区内、跨区办分校)具有“母体”“子体”的血缘关系的办学模式属性;九年一贯制的特点是“家族式”一体关系,具有排外的办学属性。

    推荐访问:丰富多彩 教育资源 首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