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周恩来:睿智处理突发事件的高手

    时间:2021-04-29 20:01: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周恩来一生历尽沧桑,搏击风浪,出生入死,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遇到过无数意外事件,每当这时,他首先沉着冷静,处变不惊;其次科学分析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也就是事件是由什么人因什么事而发生的,分清公众中的敌、我、友;再其次果断采取行动,用制止、回击、解释、疏导等方法,处理与事件相关的问题和人事;最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防患于未然。他这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巧妙科学而迅速的妥善应对处理,时时处处闪耀着他独到果断、富有创造性的智慧和卓越才能。这正如一名外国评论家所评价的:“这位光辉的领导人、战士、组织家和谈判能手——他有不可思议的远见卓识和适应急剧变化的局势的天赋才能。”
      皖南事变时针锋相对斗争
      抗战八年中,重庆的形势极其复杂,它既是全国的战略大后方、正面战场的指挥中心,又是各派政治力量在战时活动的舞台,国共两党政治斗争的特殊战场。在这一特殊战场,周恩来要应对复杂的形势,其中包括对前线的支持,团结进步的民主人士与中共一致抗战,唤起民众,以及与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共、限共政策进行斗争等。其中,国民党反动派悍然挑起的突发事件——皖南事变,堪称周恩来遇到的一次重大事件。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奉命从安徽泾县云岭驻地出发,6日,行至泾县茂林一带,突遭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袭击。新四军寡不敌众,弹尽粮绝,约2000人突围,大部分壮烈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被无理扣押,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不幸被叛徒杀害,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17日,蒋介石竟然反诬新四军为叛军,宣布撤消其番号,并声称将叶挺交由军事法庭审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采取了“政治攻势,軍事守势”的方针。为了打退国民党发动的这次反共高潮,周恩来站在斗争的最前列,纵横捭阖,以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同国民党展开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周恩来主持广泛展开了政治上的反攻。1月17日晚,当他得知“一·一七”通告后,立即在曾家岩通过电话痛斥“何应钦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19日,南方局军事组起草的《新四军皖南部队惨遭围歼真相》的材料经周恩来审定在重庆秘密散发。他与董必武、邓颖超等向中央建议,用新四军各支队名义发出通电,拒绝“一·一七”通令,要求恢复新四军、释放叶挺和被捕官兵,惩办肇事者;由八路军将领发表通电,表示坚持抗战,声援新四军。这些建议被中央采纳。
      在国际上,周恩来与在重庆的苏美英等国大使、外交人员和新闻记者广泛接触,通过他们敦促政府促使国民党改变反共政策。他还电告此时已回到美国的斯特朗,请她把回国途经重庆时得到的国民党制造摩擦的有关材料予以发表,结果使这些材料登载在美国纽约一些报纸和《美亚》杂志上,使皖南事变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周恩来还在集会上演讲,公布事实真相,拜访民主人士,采取各种办法,争取社会的同情。特别是他利用《新华日报》这个阵地发表文章,告诉世人皖南事变的真相。为了对付当局的新闻检查,他与战友们用“开天窗”、“减少版面”的方法,揭露蒋介石的阴谋,不仅阻止了蒋介石进一步的行动计划,而且争取了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同情。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点,是最大限度地孤立敌人、争取同盟军,是中共坚持独立自主,力争领导权。周恩来以他丰富的实践经验,善于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灵活运用,加以发展。
      周恩来有两次统一战线的经验,熟知反共顽固派蒋介石的抗日反共两重性,又打又拉两面政策,压、吓、哄三种伎俩。蒋在抗战前是对共进剿,对日退让的,后来由于国内国外大势所迫才联共抗日,但他灭共之心不死,有机会就要尽可能敲掉中共军力,华北受挫,又搞华中。周恩来为抗日大局,力争推迟国共破裂时间,越晚越好。同时,对蒋抱有高度警惕性,不怕压,不上当。反共高潮开始时,他就估计到蒋进攻计划不会改变,在实力悬殊下,我江南退一步,以争取广大中间势力同情,在政治上有理取得主动,周恩来对蒋的缓撤手令、顾祝同设定的北撤路线、蒋决不留难的许诺,一概不信。当12月据确切消息“日蒋决裂,日汪拉拢”时局似有转机时,周恩来却看到局部讨伐的战机,立即为下一步反击作准备。他12月下旬3次向中央报警。当蒋介石异乎寻常地“灌米汤”,周立即敏感到其中有诈,立即向中央报警。斗争要知己知彼,周恩来可说是把蒋介石吃透了。1月17日反动命令下达时,国共关系真是到了破裂边缘。国内国外将如何反应,尚难预料,周却毅然决然留下来,冒全体牺牲的危险,去争取好转的最后可能。终于在各方配合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退了蒋的进攻,使其被迫处于防御地位。在革命两面政策中又添了两手准备(在作最坏准备时,不放弃争取好的可能)这样一条经验,这应说是周恩来大勇大智的结晶。毛泽东把这条写入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中。在参政会的斗争中,中共同顽固派争夺小党派。开始小党派同情中共,后来被蒋拉过去,参政会已经开幕,似乎无可挽回了,但周还是再拉一把,终于使小党派明白过来,参政会后又转向我们。在反复争夺领导权中,周显示了非常的耐心和韧性。
      参政会通过了反共决议,蒋介石发表了反共演说,但他还是说了以后决无军事剿共。周恩来判断蒋是防御性的,中央可以不理睬,暂时休战。后来蒋介石找周谈话,形势就缓和下来了。
      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开始以佳电对皓电,接着以十二条对1月17日的反动命令,最后打出暂行办法十二条,抵制参政会。正是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取得了斗争胜利。
      斗智斗勇谈判斡旋
      1945年,《双十协定》墨迹未干,局部内战爆发,东北成为军事角逐的重要战场。国共对开战都还没有做好准备,我军人数扩充快,但装备训练不足;国民党军集中在南方,运输手段有限,不能长驱北上。双方都有骑虎难下之感。三个月后,1945年底,杜鲁门(接替病逝的罗斯福总统,成为第33届美国总统)派特使马歇尔来华调停,国共都做出积极姿态,和谈重启。

    推荐访问:周恩来 突发事件 睿智 高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