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开辟民生新闻报道的新视野

    时间:2021-04-08 16:02: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编者按:面对民生新闻发展之路隐忧重重的现状,作者王丹以2007年两会中关注民生的热点话题为由头,提出了民生新闻应当开辟民生新闻报道新视野的观点。该文在分析以往关于四大民生问题报道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民生新闻栏目既要关注百姓衣食住行的“小民生”,更应关注百姓求医就业、受教育与老有所养的“大民生”,应做好党和政府在各个时期发布的各项政策的解读、宣传工作,以提升民生新闻栏目的品位,真正为百姓提供实用而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2007年的两会,“民生”成为了主题。在民生问题上,温总理重点强调了“不仅要关注人民的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由此笔者认为:围绕着民生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政策,无疑给当下各大媒体竞争非常激烈的电视民生栏目提供了一座新的而且内容丰富的新闻资源宝藏。
      
      从“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中挖掘出教育民生新闻的宝藏
      
      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也是民生新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以“教育”为主题的电视栏目和教育频道纷纷涌现,但是,报道的焦点大多集中在教育政策和与学校有关的新闻上,领导讲话和会议充斥着整个节目内容,却没有很好的详细的政策解读,可看性和传播效果都大大地打了折扣。新闻的报道多集中于开学、入学、考试、毕业等几个阶段,各种类型的大型考试是报道的热点,每年的高考都会掀起一股报道的高潮。此外还有各类的培训和一些零零碎碎的校园新闻。一些媒体为了赢得受众的眼球,一味地求新猎奇,把少数个别现象拿来炒作,如“复旦教授的嫖娼丑闻”、“北大毕业生卖肉”等等,这些报道与当前教育事业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形成的重要地位不相匹配,与目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受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也不相吻合。因此,传媒应该调整一下自己的报道方向,从“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的政策中挖掘丰富的新闻资源。
      首先,对于国家关于“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等各项政策措施要进行浅显易懂的解读,并且还要形成应有的舆论监督,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根据政策针对的不同人群配上各种典型的案例生动地说明这些政策的作用,并且教给受众应该怎样享受到这些政策带来的优惠。对相关政策在地方上的落实状况,应给予详细跟踪的报道,必要的时候要发挥媒体的作用形成有效的舆论监督,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2004年8月,广西的一名考生被北京的一所重点院校告知录取,但是必须向校方缴纳10万元钱,否则就不给录取通知书。这一丑闻由央视的《焦点访谈》曝光,全国各大媒体随后进行了跟踪报道,导致这一事件从冰山一角被揭发到整个事件的水落石出。更重要的是,对这一丑闻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高校招生体制的弊端引发招生腐败的热烈讨论,教育部因此推出了针对高考招生舞弊的“阳光工程”等举措。这一事件显示出,在推进教育公平过程中,媒体不仅要对各项政策进行宣传解读,努力构建形成“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舆论,同时也要对现行的体制进行监督,对破坏教育公平的反面事例进行曝光,促进教育公平得以实现。
      其次,媒体应该关注在教育机会不均情况下的困难群体,化解当前的教育矛盾,努力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传媒在教育报道方面较多关注的是“名校”、“名师”、“高考状元”,很少顾及“普通学校”、“普通教师”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儿童少年”、“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等群体的受教育状况。记者应当以满腔的热忱关注弱势群体,深入到贫困地区,多采编一些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以及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子女的入学就读的情况的新闻,了解他们实际的生存状态和所遇到的困难苦恼,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他们受忽视的状况。
      再次,媒体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广泛的传播资源,举办一些公益活动,号召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居民奉献爱心。可以采用捐款捐书等方式,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而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实现积极的就业新闻的报道
      
      就业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它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当前的就业环境和国家提出的就业政策下,媒体应该仔细地研究好“积极的就业政策”,从而实现积极的就业新闻报道。
      首先,媒体应该充分理解积极的就业政策,了解其出台的背景和深刻的内涵,对国家针对不同的就业群体出台的相关政策保障措施给予很好的报道和解读。比如在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做出了必要牺牲的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报道中,就必须对政策出台的背景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对在政策落实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给予跟踪报道,借助舆论的力量尽量促进失地农民的就业保证。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关注,媒体一定要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同步,及时调整报道的重点,对党和国家在就业工程上不断出台的新的优惠政策及时地报道并进行解读,要根据形态的变化进行正确的引导,为再就业指明方向。
      其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失业人群,报道的侧重点和报道方式也不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记者要走进这些失业群体,体验他们的生活,详细记录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需求。例如对于失地的农民,国家给予了怎样的补偿和安置及相关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和措施有没有得到落实?他们应有的权益有没有得到保障?失地后的生活状况怎样?对于每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媒体近年来侧重点都放在了“招聘会火爆”,但“工作难找”、“学历贬值”等相对负面新闻的报道上,形成了一定的舆论压力,无意中给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制造了太大的心理负担。其实媒体应该在就业难的现状中,报道内容多些知识性和服务性,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帮助初出校园的毕业生形成健康正确的求职观念,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人生职业规划。
      再次,利用媒体自身的优势,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把就业招聘创业搬上媒体,为各类人群创造就业机会,引导和改变人们的就业观念。例如央视的《绝对挑战》栏目,就把真正的招聘现场放到了电视荧屏,让观众们看到了一个找工作的电视范本,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参赛选手将节目中的结果带进了真实的生活,被节目中的招聘方聘用上岗。《绝对挑战》通过职场实战的案例呈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就业观念、态度和方法。随即,央视与时俱进,在“创业·创新”成为中国最响亮的词句时,在2006年的3月启动了大型创业之星的选拔活动《赢在中国》,以寻找创业英雄的“追星”事件为主要线索,打造了一个让具备商业潜能的英才横空出世的平台,这个活动一推出,就迅速在中国几十个城市掀起了一股创业的热潮。
      
      在“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中发挥媒体的作用
      
      根据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社会现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媒体在社会转型时期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社会意识,在“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中发挥作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关注大多数人,正确地反映群众的呼声,表达民意。
      首先,做好舆论监督,促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对因市场经济的竞争而造成的收入分配差距,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相关配套的法律制度,比如当前我国正在推行的个税申报制度。由于现在很多人的收入来源多元,税务机关一时难以掌握,这就使得某些收入较高的私营企业主、娱乐明星有空子可钻。这时就需要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对新的政策进行有效的解读之后,继续跟踪报道政策的实施情况,督促各项新政策的落实,对于一些在个税申报中不主动落实国家政策的群体给予曝光并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

    推荐访问:新闻报道 开辟 民生 新视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