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福建省农业规模经营效率分析

    时间:2021-03-26 04:04: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主体已难以支撑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受到抑制。利用DEA-Tobit模型对福建省农业规模经营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综合效率较低,相对于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偏低可能是主要原因。此外,土地规模与基础设施规模对促进农民增收有负向影响,劳动力规模、资本规模与技术规模对农民增收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业;规模经营;效率;农民收入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12-0064-03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一直是中国农村工作的核心内容。随着人口压力和耕地资源的制约,粗放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福建省属于多山地的省份,農村劳动人口紧缺以及耕地分散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农民收入的增速。2015年福建省农村居民人均耕地面积仅1396亩,低于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人均耕地面积为3356亩),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已不能适应农业持续经营的要求。因此,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从小规模分散经营逐渐向适度规模经营过度,是提高福建省总体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福建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也提出,“因地制宜地探索和丰富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形式,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此背景下,研究福建省农业规模经营的效率以及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具有一定意义。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关于土地规模经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主要运用统计实证分析方法。张群、吴石磊等(2012)利用散点图分析,得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农村居民家庭土地经营规模有显著的区间效应,随着收入的提高,二者呈现近似“V型”的曲线关系[1]。马英杰、马珍珍等(2015)通过构建VAR模型探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收入之间的长短期动态关系[2]。陈昭玖、胡雯等(2016)基于江西、广东1134份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有序Logit模型,剖析赣、粤的区域差异,从土地规模经营和劳动力配置角度探讨农民收入增长的途径[3]。农业规模经营不等于土地规模经营,它的范畴更大,需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参数,因此本文考虑运用DEA方法对农业规模经营的效率进行测算。
      通过梳理,发现部分学者运用DEA模型对农业生产效率进行过测算,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三阶段DEA模型(贺志亮、刘成玉[4],2015);第二,灰色DEA模型(闫淑霞、刘慧敏等[5],2015);第三,超效率DEA模型(任世鑫、谢志祥等[6],2016;王兴华[7],2016)。鲜少有学者通过DEA模型测算农业规模经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本文首先利用DEA模型对福建省农业规模经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效率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并利用二阶段Tobit回归模型找出影响农业规模经营效率的显著因素,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二、数据来源及变量的选择
      规模经营就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各生产要素在保持合适配比关系的前提下聚合到一定数量级,从而取得规模经济绩效的经营方式[8]。农业生产中的生产资料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机器设备等,它们的投入配比关系决定了农业规模经营的效率值。只有保持合适的配比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各要素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受资源、劳动力、技术以及投资的影响较大,参考陈昭玖等(2016)[9]学者对农业规模经营定量的测度,笔者认为农业规模经营需综合考量土地规模、劳力规模、资本规模、技术规模和基础设施规模四方面因素。土地规模拟用农作物播种面积;劳力规模拟用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资本规模拟用农林牧渔业项目投资情况;技术规模拟用农业机械动力;基础设施规模拟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
      最后选择的投入指标包括农作物播种面积(X1)、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X2)、农业固定资产投资(X3)、农业机械动力(X4)、化肥施用量(X5),以农民人均纯收入(Y)为产出指标。选取的年份为2010—2015年,综合考虑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和当地农业发展情况,选择测算福建省福州市、莆田市、漳州市、南平市、龙岩市和宁德市六个地级市农业经营规模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率。本文数据来源于《福建统计年鉴》以及六地级市地方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
      (一)福建省农业规模经营效率分析——DEA模型
      1技术效率分析
      从整体来看,福建省农业规模经营综合效率较低,这6年间的均值都是在0745—0891区间上波动,每年的综合技术效率有效个数为1或2个,仅占文章样本观测量的 167%-334%。从地区来看,莆田市每年都达到综合技术效率有效,农业生产达到高效状态,投入产出相对平衡;而南平市、漳州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大多数未超过平均水平,农业投入结构不合理,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没有发挥出很大效果(见表1)。
      从纯技术效率来看,2010—2015年间,每年的纯技术效率有效个数为3—5个,多于综合技术效率的有效个数,说明规模效率是影响这些地区综合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福州、莆田、龙岩地区每年都达到纯技术效率有效,但只有莆田达到综合技术效率有效,因此福州、龙岩地区需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以提高地区农业的总体效率。对于纯技术效率无效的地区,则需同时调整技术投入和扩大经营规模(见表2)。
      2规模效率分析
      在规模效率方面,2010—2015年福建农业规模效率值呈现“N”型波动,与农业综合效率值的变化趋势基本趋同。同时,福建省农业规模效率有效地区与综合效率有效地区完全相同,说明有效地区的生产规模已达到最优状态,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见表3)。

    推荐访问:福建省 效率 规模 经营 农业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