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毛泽东:注重和擅长调查研究的典范

    时间:2021-03-24 20:04: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swh/dswh201502/dswh20150202-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swh/dswh201502/dswh20150202-2-l.jpg
      毛泽东一贯倡导调查研究,向人民群众问计求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视群众为先生,甘当小学生……为此,毛泽东留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至理名言。这些都是我们在密切人民群众关系中要发扬光大的。
      在调查研究中寻找革命道路
      在毛泽东了解社会、寻求革命真理、寻找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始终都离不开一个基本的方法,那就是走向社会,走向民众,开展调查研究。为了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问题,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他明确指出:“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为必要,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并且认为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情况分析和唯心的工作指导,共产党早期频发的教条主义、机会主义、盲动主义皆与此有关。
      在20世纪20年代中叶,正当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胜利前进时,我国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革命形势,农民运动蓬勃兴起,特别是湖南农民运动迅猛发展。当时,逃窜到大城市的地主豪绅以及与地主豪绅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国民党新老右派,包括北伐军里的一些国民党军官都攻击农民运动“糟得很”,污蔑它是“痞子运动”“惰农运动” “土匪行动”,责难它“扰乱了北伐后方”。作为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的陈独秀在反动气焰面前动摇了,也跟着非难农民运动,指责它是“幼稚行动”“动摇北伐军心”“妨碍统一战线”等,并命令解散农民武装,取消农民革命政权。
      农民运动到底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毛泽东从1927年的1月4日到2月5日,用32天的时间,深入到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等地农村认真考察了湖南农民运动,他从大量的事实中得出了对农民运动肯定、赞扬的结论。他深刻地指出“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的革命。农民若不用极大的力量,决不能推翻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地主权力。”
      从1927年2月16日到3月,毛泽东先后给陈独秀写信,给党中央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第一手的调查材料为根据,旗帜鲜明地称赞农民运动“好得很”,并列举了农民在农会领导下所办的14件大事,以此来驳斥那些攻击农民运动“糟的很”,是“痞子运动”“惰农运动”等谬论。同时,对党中央和陈独秀在农民运动上采取的错误态度和政策提出批评。他毫不隐瞒地说:“在各县乡下所见所闻与在汉口在长沙所见所闻几乎全不同,始发见从前我们对农运政策上处置上几个颇大的错误点”,“现在是群众向左,我们党在许多地方都是表示不与群众的革命情绪相称,国民党更不消说,这是一件非常可注意的事。”在报告中又明确指出: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权利的大变动,只有土豪劣绅才害怕。“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站到反革命立场上去了。”从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全局出发,希望中央对已经兴起的农民运动采取正确的政策,防止党内在这个问题上的右倾危险,全力维护革命的根本利益。
      尤其重要的是,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农民运动,看到了革命力量所在,看到了革命出路所在,看到了革命希望所在。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十分肯定地说:“乡村中一向苦战奋斗的主要力量是贫农”。“他们最听共产党的领导。”革命最坚决,他们是“革命先锋”,“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 “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毛泽东继续积极指导农村革命的宣传和组织工作,研究农民土地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努力为党培养大批农运领导骨干。直到大革命失败前夕,1927年7月4日,他同陈独秀等一起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的扩大会议,研究如何对付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的反革命叛变,他在会上提出要保存武力,主张农民武装可以“上山”或投到同党有联系的军队中去,以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由此萌发了中国革命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走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思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开上井冈山,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有许多重大革命问题,诸如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队建设、经济建设、土地问题等等,亟待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里并没有现成的答案,中共中央也尚未取得实践经验。毛泽东面对实际,依靠群众,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寻找正确的解决办法。从1927年9月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起,到1934年10月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进行长征时为止,毛泽东先后到过江西、福建的60多个县(市)的广大农村。罗霄山脉中段,赣南闽西广大农村,到处留下他调查研究的光辉足迹,写下十多篇关于社会调查的著名文献,建树理论,制定政策,发展革命。
      1927年11月和1928年2月底,毛泽东先后在宁冈坝上一带、永新秋溪乡一带着重调查了宁冈县、永新县的情况。他还亲自找各县中级负责干部开调查会,随后写了《宁冈调查》和《永新调查》。虽然这两个调查材料“因井冈山失守而损失”,但它们的历史作用是不可磨灭的。通过这些调查,毛泽东弄清了湘赣边界各县土地占有极不合理的情况,和边界农村阶级关系,从而为正确开展土地革命斗争确立了政策基础。
      1929年初,红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恶劣的斗争环境,繁忙的军政事务,都未能阻碍毛泽东继续做社会调查。行军路上,他还找当地党组织负责人和农民、工人及各种人士了解情况。3月中旬,红军攻克长汀,他特地找了佃农、裁缝、教书先生、钱粮师爷、衙役和流氓头等各方面人士,对长汀的经济、政治和民情风俗情况详细调查,据此发布了《告商人及知识分子》等重要文告,制定了保护商人贸易和欢迎知识分子革命的正确政策。4月,红军转回赣南到达兴国。他帮助兴国党组织举办了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通过讲课、座谈和指导实习了解到很多情况。然后,他以《井冈山土地法》为基础领导制定了《兴国土地法》,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的改正,表明毛泽东经过调查研究深化了对土地革命的认识。

    推荐访问:调查研究 典范 擅长 注重 毛泽东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