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法内生基础的影响

    时间:2021-03-02 16:03: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法律制度均产生各种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必将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法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法律文化的影响,从而使得我国经济法的发展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经济法;内生基础
      
      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它反映了当代经济迅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当代发达国家的基本价值取向。全球化的形成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巨大进展基础之上的,其发展动力最终来源于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我国经济法产生以后,在较长时期内带有严重的经济行政法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必将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法经济基础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作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要求每一个进入市场并参与市场经济生活的人,必须具有独立自由的人身资格。因此,民主、自由既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对所有经济行为主体的基本资格要求,也是其内在经济要求所体现的基本价值意义。
      在资源稀缺、产品有限的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资源最佳配置和产品的公平分配,从而扩大产量,改善产品结构和产品分配,满足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要。这就必须选择和做出某种制度安排,确立经济活动的秩序和规则,建立一定形式的组织机构,借助于某种框架条件(体制)和纳入在其中的手段。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法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产生巨大影响,即不仅促进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而且使市场调节机制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使竞争成为最重要的经济活动规则。
      竞争表现为市场主体之间的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持续不断的市场较量过程。内在动力是市场主体自身的经济利益,在竞争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保持或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增大销售额、提高利润等;外部压力是竞争内在动力的外部表现,因为每一个竞争者在追求自身利益和目标的同时,对另外的竞争者客观上就形成了压力。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竞争方式从对抗向合作转变。传统竞争是高度对抗性的,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竞争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一种重要方式。并且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的竞争不是以雄厚的资本作为后盾,而是以知识产品作为竞争手段,从一开始就是通过外力扩张来完成的。
      经济全球化时代到来之前,企业主要在国内市场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国家之问的贸易受到国家权力的严格控制,国家的疆界成为企业竞争的藩篱。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市场的形成,企业自由地走出国界,参与国际竞争。同时,世界市场的形成,也迫使企业不得不参与国际竞争。
      此外,经济全球化到来之前,企业的资本占有量与其市场份额是成正比的,特定产品市场的资本总额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当企业的资本占有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取得市场的支配地位。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由于以知识雇佣资本作为生产方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与其资本量并非成正比关系,而是与知识产品的知识含量高低和消费者对知识产品的接受程度成正比,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是由其产品的知识性决定的,而非企业的资本量。
      20世纪90年代初,在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促进下,中国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使得我国经济法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此经济法的发展开始了崭新的历程。此后,中国的立法开始大量吸收境外法律的条文、立法精神乃至法律价值观。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法社会基础的影响
      
      法律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是社会经济的客观反映。由于社会经济的变化,导致产生法的社会基础的改变。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法社会基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1.市场经济规则及市场全球化导致“马太效应”:城乡、地区及个人之间的差别加大
      农村的发展落后于城市是世界各国发展的普遍现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和农业人口都占绝大部分,由于历史原因,农村的发展本来就落后于城市,加之建国以后实行严格的城乡二元划分,产生了城乡二元对立,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改革开放虽然给农村带来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建立后的市场经济时期和全球化时期,农村的发展也就停滞不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1986年之后就出现了徘徊局面,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对城市的影响,这样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我国幅员广阔,各地的自然条件、产业结构等有较大的差距,加之历史原因,导致各地发展水平的差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东部地区、沿海地区由于良好的地理位置以及政策倾斜,近年来发展很快,而中西部地区,虽有丰富的资源,但由于地理位置问题,交通闭塞,以至人才、信息流通渠道不畅,发展速度较慢,东西部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个人在才智、机遇等方面的不同,使得人们在实践中的发展不同,这是非常普遍的。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期,竞争的普遍存在和日趋激烈,使人们之间的差距也日益拉大。
      2.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及人们对外资观念的变化
      中国利用外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1979至1990年的12年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累计数额只有206.92亿美元,平均每年不过17亿美元。从1991年开始,中国吸引外资数额急剧增长,1992年实际利用外资数额达110亿美元,1993年达275.15亿美元,一年实际利用外资数额超过80年代的总和。截至2000年7月,我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5.5万家,合同外资金额641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277亿美元。自1993年起,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0年6月,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直接就业人员达1900万人。
      但是利用外资也给我们到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加重国家的债务负担,造成我国对引进外资的依赖;削弱国内技术创新能力;外商投资者不顾中国国情,将会转嫁投融资风险;加剧国内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国内消费结构畸形发展;部分外国投资者可能通过投资对我国进行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破坏活动;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工业产权和专有技术丧失及商业秘密外流等。所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外资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再迷信外资给我们带来的积极效应,我国对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及人们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就曾经出现了“是我们利用外资还是外资在利用我们”的争论。
      3.中国民族企业及无形资产的保护
      经济全球化必然引发国际事务的竞争,但我国的一些产业、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而面临剧烈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如何既保护我国民族企业,又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是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政府及民族企业所出的一道难题。

    推荐访问:经济法 经济全球化 内生 影响 我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