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转基因水稻安全审批迷雾】 中国有转基因水稻吗

    时间:2020-07-31 07:23:0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过去,转基因问题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转基因离自己很遥远,这样高科技的东西,中国人多半是接触不到的,或者接触到了,也根本不知道,毕竟有太多事情等着中国人去做。没有人整天盯着这种问题看,尤其是那些普通人。但没想到,转基因水稻通过安全审批之后却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和质疑。而这一切除了对新生事物的恐惧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对审批流程的不了解。
      
      ■神秘的审批
      
      2009年10月22日,一条不起眼的消息出现在中国生物安全网上。
      该日,中国生物安全网公布了“2009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该网站由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主办。
      这条消息最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与其他新闻事件比起来,这样的新闻似乎太不起眼了。
      甚至连研究方也没有注意到,因为在后来的媒体采访中,华中农业大学研究团队成员林拥军教授表示,安全证书应该是2009年8月就批了,但他们也是2009年11月才知道。
      公众对于这一问题似乎还没有到达关心的地步,直到湖北省的《楚天金报》将这一消息作为喜报刊登在20a9年12月17日的报纸上之后,该新闻才被公众发现。
      当日的《楚天金报》这样写道:李香花研究员在“绿色超级稻”的展板前高式地留影。她告诉记者,不久前,该校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种“华恢1号”和“Bt汕优63”已经获得了农业部的安全证书,准予在我省范围内进行种植。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次为转基因水稻颁发的安全证书,意味着该品种的生产性试验结束。若接下来通过品种审定并获得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便可进入商业化的生产应用了。
      这位研究员所提及的转基因水稻,即是由华中农业大学团队所研发:在华恢1号和汕优63这两种水稻品种中转入具有Bt抗虫蛋白的基因cry1Ab/cry1Ac。两种转基因水稻的有效期是2009年8月17日至2014年8月17日,生产应用范围限在湖北省。
      所谓Bt抗虫水稻,是将野生土壤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下称Bt)中的基因经人工合成后,插入到水稻的遗传物质DNA中,使水稻自己产生Bt抗虫蛋白,杀死多种以谷物为食的螟蛾科害虫。
      但在这之前所有的报道中,都没有提及其审批过程细节等。这为后来被广泛质疑埋下了伏笔。因为这样涉及群体利益的事件,却没有相应的细节公布,是难免引发不必要猜测的。
      “我们并不相信农业部,我们也不相信专家。”一个持有异议的反转基因人士这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民众的不信任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早在2005年4月,湖北省就发生过转基因水稻流向市场的事件,当时大部分主流媒体参与了报道。而当时物种的流出地就被锁定在华中农业大学。在农业部出面辟谣之后,多数媒体莫名其妙地息声了。
      但此事件并未从人们的记忆中真正抹去,此次,获取安全证书后,该事件再次被提及,成为人们质疑水稻是否安全的一个重要依据。
      按照中国政府的规定,品种审定通常需要进行区域试验,时间可能会持续两年到三年。但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安全证书是最难过的“关口”,之后更多的只是程序问题。这个涉及众多人口的口粮问题,居然在悄无声息中通过审批,并且是在安全证书拿到之后的近半年时间才被公众知道。
      难怪,反对者的理由如此明确:没有公开透明的审批流程,就难保其质量过关,多次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涉及这样的问题,该问题连起码的信息披露都没有做到,无视了公众的知情权。
      
      ■两份新闻通稿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转基因水稻安全性时,媒体开始介入。媒体的介入,对于社会事件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因为媒体可以作为一个探讨的平台,只有进行必要的探讨才能有效控制恐慌,避免引发更多猜测。
      随着媒体的深入采访,此时作为事件的两个主体:研究方的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安全牌照发放方的农业部似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都出台了各自的应对措施。
      农业部通过指定的媒体――人民网,对外界发表了一份看似详细的说明。
      在人们关心的转基因监管层面,农业部这样回复: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1996年,农业部发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对在中国境内从事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出口等活动进行全程安全管理。农业部和质检总局制定了5个配套规章,发布了转基因生物标志目录,建立了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进口等环节的许可和标志管理制度。二是加强技术体系建设。经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推荐,农业部组建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简称安委会)、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5个检测机构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农业部审查认可。大力组织开展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JI生研究,不断提高技术支撑能力,目前已发布62项技术标准,保障了依法管理工作的需要。三是科学规范开展安全评价。安委会按照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参考国际组织制定的评价指南,遵循科学、个案、熟悉原则,严谨规范地开展评价工作。截至2009年年底,批准发放了转基因棉花、番茄、矮牵牛、辣椒、番木瓜、水稻、玉米等植物的安全证书。四是强化行政监督管理。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切实加强田间试验、品种审定、种子生产经营和产品标志等环节的执法监管,大力开展法规培训和科普宣传,确保各项活动依法有序进行。
      这份问答式说明里,滴水不漏的政令式答复,让关心此问题的民众感到毫无所获。
      而华中农业大学方面开始是非常积极地配合采访,但在此后,转向消极回避。
      3月19日,本刊记者致电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办公室,其助理这样告知记者:“这件事情因为来电询问的记者过多,已经由华中农业大学宣传部发布了通稿,张教授不再接受采访,烦请向宣传部索要通稿资料。”
      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现在的中国人大多不再信任通稿了。对于此类信息的不透明,《新世纪周刊》撰文指出:中国农业部未向公众详细披露具体的评估报告。而审批结果,也仅仅发布在一个很少更新、大众也很难注意到的专业性网站上,导致公众在很长时间之后才注意到这一事件。这样一种相对封闭的审批过程,或许可以在短期之内加速转基因产业的发展,但也可能因此加重公众的疑虑,引发长期持续的过度负面影响。
      事实上,这种负面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因为参与审评的农业专家黄大防在接受人民网访谈之后,被部分网民骂做是出卖民族利益的汉奸卖国贼。
      转基因的争论还将继续,消除这种争论与恐惧的最好方法是:信息高度公开透明。这也是农业部和华中农大的最佳底牌。

    推荐访问:转基因 水稻 迷雾 转基因水稻安全审批迷雾 转基因水稻安全吗 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