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那坡壮族民歌 民俗视野中的广西那坡壮族民歌

    时间:2020-03-31 07:28: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广西那坡壮族民歌是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上盛开的艺术奇葩,它深深地扎根于当地的民俗文化环境之中,生产习俗、节日庆典、人生礼仪、民间信仰、交际娱乐等等民俗活动对那坡壮族民歌的生成、传承与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那坡;壮族民歌;民俗;传承
      【作 者】陈丽琴,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1)02-0083-006
      
      Zhuang’s Folk Songs in Napo County of Guangxi from the View of Folklore
      Chen Liqin
      
      Abstract: Profoundly rooted in the folklore environment of Zhuang Nationality, Zhuang Folk Songs in Napo County of Guangxi is a miracle of the native culture Its formation, inheritance, transmission and development are influenced profoundly by local folk activities such as production folk customs, festival celebrating activities, rituals of life, folk beliefs, communication and entertainment, etc
      Key words: Napo County; Zhuang Folk Songs; Folklore; Inheritance
      
      “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1]早在十九世纪,著名的法国艺术史家丹纳就明确指出了艺术的产生与风俗紧密相关。民俗文化是民间艺术滋生的土壤,没有日常生活、岁时节令、人生礼仪、民间信仰、交际娱乐等众多民俗活动,也就不可能有民间艺术的存在和传承。张紫晨先生在论述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时曾说:“民间艺术是民俗活动的直接需要,它来源于民俗,是民俗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和形式大多是受民俗活动和民俗心理的制约。民间艺术是民俗观念的载体。”[2]因此,“不将民间艺术当作一种民俗现象来考察,不研究它与其他民俗活动的联系,也就使民间艺术失去了依托,不可能对民间艺术有深层的了解。”[3]广西那坡壮族民歌深深地扎根于当地的民俗文化环境之中,那坡壮族之所以能创造出绚丽多姿、独具风味的民歌艺术,与其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分不开的,民俗活动和民族精神就是那坡壮族民歌生存的良好土壤。
      一、生产习俗与广西那坡壮族民歌
      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陶立�先生在他的《民俗学概论》中谈到了民歌与生产活动等民俗的关系:“……各民族的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家庭、村落、人生礼仪、宗教信仰、道德仪礼等民俗活动,都有相应的民间歌唱和讲述相随。”[4]作为众多民俗事象之一种的生产习俗,无疑为广西那坡壮族民歌提供了生存的基础和空间。
      在广西西部的大石山区,那坡壮族世代耕作在自己的那一小块土地上,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耕作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俗,这些生产习俗以多种形式保存下来,延续至今,并对他们的民间艺术产生了影响。那坡壮族民歌中的多声部是与他们的社会性集体生产活动、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那坡壮族现在多聚居在山体庞大、岩石裸露、植被稀疏、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石山区。但在初迁之时,这里地表植被完好,林木茂盛,野果繁多,野生动物物种丰富。由于这里山高谷深,野兽频频出没,那坡壮族以采集、狩猎、刀耕火种的方式来获取维持生存所需的物品。无论从事哪一种劳动,仅靠单家独户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必须靠家族乃至全屯的力量集体完成。有学者认为,这种劳动生产方式铸就了那坡壮族团结协作、勤劳勇敢、朴实敦厚的族群性格。团结协作的精神对音乐文化的影响,体现在该族群产生了特有的多声部民歌“诗敏”(虽明)及“诗敏”的演唱方式上。“诗敏”演唱多以同声二重唱或同声小合唱的形式出现,混声重唱或小合唱偶尔为之。那坡壮族认为,唱“诗敏”若不与他人合作则难以成歌,一人分别演唱“诗敏”的高、低两个声部,唱得很不流畅,要和别人合唱才会唱好。因此,“诗敏”是一种集体性的民歌,那坡壮族集体性的劳作方式造就了“诗敏”的演唱方式和多声部形态。”[5]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多声部民歌“诗敏”的形成所依托的集体活动背景。因为生态环境恶劣,为战胜自然,那坡壮族经常集体劳作,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与这种劳动方式相关的音乐,产生“领和”关系,如一领众和、领和交错、领和重叠、以和衬领的组合方式。虽然那坡壮族的集体活动方式并不仅限于集体劳作这一方式(例如还有集体祭祀仪式、庆典仪式或集体求偶形式等),而集体活动方式只是提供了产生多声部歌唱方式的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但这可能是“诗敏”诞生的土壤和温床。集体生产方式与“诗敏”多声部形成有着密切关系。
      壮学研究
      那坡壮族在劳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劳动经验和生产技术,他们往往将艰苦的劳作寓予充满诗性的民间艺术活动中,把物质生活方式化成了具有审美意味的艺术形式。如他们总结出了种植蓝靛、织棉布、染黑布等各种技术,在自种、自织、自染、自制黑衣黑裤的劳动过程中,创造了与之相应的劳动歌,劳动的各个环节都伴随着优美的民歌。如染布时唱《壮家蓝靛歌》,织布时唱《织布歌》,捶布时唱《捶布歌》。反映农耕生活的农事歌或劳动歌,如《伦陇酸拨诺》(种花歌)、《伦系哪》(耕田歌)等,也是由生产习俗而产生的。
      二、节日庆典与广西那坡壮族民歌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绝佳载体之一。结构功能学派大师布朗认为“功能就是一部分活动对整个活动所做的贡献”[6],民族传统节日“对整个活动所做的贡献”就在于:节日构成独特的民俗环境,有力地控制着千百万人的行为选择,使民族文化艺术得以广泛而长久地传播,民间艺术就在节日民俗的环境中生长、传承、传播、发展。广西那坡壮族节日庆典也成为其民歌传播、传承的重要媒介和载体。
      歌圩是那坡壮族最热闹、最隆重的传统风俗性节日,它以男女两性“以歌传情”、“倚歌择配”为中心,融商业活动、文化娱乐、人际交往于一体,是一种全民性的狂欢活动,它对那坡壮族民歌的保存与传承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关于歌圩,明邝露在他所著的《赤雅》“浪花歌”条有较详细的记载:“峒女于春秋时,布花果笙箫于名山,五丝刺同心结百纽鸳鸯囊,选峒中之少好者伴峒官之女,名曰‘天姬队’。余则三三五五,采芳拾翠于山椒水湄,歌唱为乐。男亦三五成群,歌而赴之。相得则唱和竟日,解衣结带相赠以去。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节。三月之歌曰‘浪花歌’。”其中“峒女”即壮女,因为壮人把山间开阔地带叫做“峒”。可见歌圩历史久远。那坡县共有传统歌圩点38个,是广西歌圩点最多的县份之一。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是那坡壮族规模较大的歌圩节,本地话叫“单”,也叫“风流节”,是那坡壮族的狂欢节。这一天方圆几十里的人们打扮一新,翻山越岭来到县公园――这里一直是城厢镇等周围几个乡镇风流节所在地。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甚至上万人。歌圩上,青年男女相互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如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邀请歌”,如得到对方答应,便开始唱“询问歌”,相互了解之后,再唱“赞美歌”、“爱慕歌”、“交情歌”、“定情歌”、“离别歌”,通过以歌代言抒发情感,增进了解,互赠情物,相约下次见面日期。有不少人是通过对歌相识、相恋,进而结为百年之好的。歌圩上除了部分未婚青年男女是“倚歌择偶”之外,还有一些人纯粹是为了娱乐而唱,以歌会友,互相斗歌,笑唱风声,歌声满山遍野。令人神往的歌圩,既是那坡壮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时机和人们娱乐的好方式,也是其民歌传承的又一重要场所。
      那坡壮族众多的其它节日也多与民歌紧密相关,民歌活动在这些节日中往往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春节、三月三、中元节、中秋节,人们多唱本族群特有的风俗歌,比如《拜年歌》、《正月歌》、《新年四季歌》、《请仙歌》等等,亲朋好友在节日里互相走访,欢聚时往往唱歌助兴,放松心情,释放生活的压力,互相取乐,甚至唱到通宵达旦。民歌犹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言“把人从常轨故辙中解放出来,消除文化生活的紧张与拘束。即以此而言,这一方面的文化已有了它的功能,使人在娱乐之余,能将精神重振起来,再有全力去负担文化的工作。”[7]没有了民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节日习俗将变得多么的枯燥、单调、干瘪。在节日风俗中,民歌借助节日得以生存和传袭,同样,没有了民歌很多节日活动根本不可能存在和发展。可以说民歌是那坡壮族节日风俗的精神和生命力,民歌为各种节日庆典内容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使节日庆典活动更加绚丽多姿。民歌就这样与节日习俗紧紧相连,民歌是许多节日的主导、核心和主要内容,没有民歌也就没有其节日,而没有了其节日,民歌也就缺少了依托。在那坡壮族传统社会里,节日庆典与民歌艺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丰富发展。
      三、人生礼仪与广西那坡壮族民歌
      人生礼仪是社会的民俗事象之一,它 “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此外,标明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次的生日庆贺举动,亦可视为人生仪礼的内容。”[8]那坡壮族人生礼仪的各式各样民俗活动都与民歌不可分离,他们常以民歌来表达自已的快乐与哀伤。
      那坡壮族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家里要为新生婴儿举行一个相当隆重的仪式――做“三朝酒”。届时,全屯的人以及亲戚朋友都要来祝贺,产妇的娘家要邀请家庭中的三姑六婆组成一支相当庞大的队伍,带上活鸡、活鸭、糯米饭、黄姜、猪肉等礼物,外婆要给孩子备好背带、衣服、鞋帽、小棉被、布等等,前来为新生婴儿贺三朝。贺三朝仪式相当复杂,礼节相当繁缛,在这复杂的仪式和繁缛的礼节中,均有与之相对应的歌谣。这些或长或短的歌谣,其内容一般来说是比较固定的,都是对新生婴儿的赞美和祝福,对祖先的感激和祈祷。但具体的歌词,有许多却是触景生情、顺情而出的,统称贺“三朝歌”仪式歌。其中唱得最多的是反映外婆送来“红背带”的《连送纳》,把外婆做“红背带”的过程,从种棉花到纺纱到一针一线地织成布的细节都唱出来,把外婆对外孙的一片深情唱得淋漓尽致。做“三朝酒”之后还要请“满月酒”(俗称“姜酒”或“送背带”)。满月酒仪式上,也有道公主持仪式和人们唱歌祝福的内容。除了唱祝贺歌之外,还唱赞歌,赞颂小孩今后茁壮成长、天真活泼,聪明伶俐、才华超人,长大了孝顺父母,当上清官,服务百姓。满月那天,还有一种必行的仪式,当地风俗叫“卖月子”,即在人们唱《论漏纳》的歌声中,外婆给孩子穿上第一套新衣服,又将崭新的背带裹住孩子,放在奶奶的背上,由奶奶背着孩子跨过门坎,迎着朝阳,沐浴和风,走出村庄,边走边唱:“上街买书、上山打柴、下河挑水、下地种菜。”意在小孩以后勤奋好学,聪明勇敢。[9]这类祝福歌和赞美歌在诞生礼仪活动中得到很好的保存。
      那坡壮族特别重视婚礼仪式,婚礼通常是隆重和热烈的,并伴有许多歌唱活动。唱山歌分两堆,一堆是亲家对亲家,一堆是主人对客人,相互对唱,祝福新人相亲相爱,百头偕老。这样的对歌既是亲朋好友的感情交流,又是敦厚的礼仪,其中蕴含的做人道理和礼节教养也在歌唱中传给了下一代。在那坡壮族传统社会,衡量一个婚礼是否隆重,其标准是:杀了多少头猪、备了多少斤酒、来了多少客人、是否通宵对歌。前三个标准表明的是婚礼的规模,最后一个标准表明的是婚礼的质量。通宵对歌,说明来的客人们玩得很开心、很尽兴,婚礼很正式、隆重、热烈。可见,是否有民歌对唱是那坡壮族社会衡量婚礼的重要标准。
      可以说,民歌成全了那坡壮族的结婚庆典,使结婚庆典成为人们甘愿、乐意参加的活动。婚礼上的歌唱活动是才艺比赛、礼俗展演、道德教化、审美教育、交际娱乐手段,它以这个社会的人们普遍喜欢和接受的方式进行持续的综合教育。民歌在丰富婚礼仪式内容的同时,也使自身随极具生命活力的婚礼生生不息地流传下来。
      那坡壮族的祝寿仪式也与民歌密切相关。他们一般只有年届六十一、七十三、八十四、九十五时才做酒祝寿、补粮,这四大寿辰分别被称为“福”、“寿”、“康”、“宁”,届时至亲好友来祝寿,客人就要唱各种颂歌,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做酒祝寿的场面相当隆重,仪式相当繁缛,而每一个场面,每一个仪式,也都有与之相对应的颂歌,即人们所说的“祝寿歌”。仪式过后便开始喝酒唱歌。“祝寿歌”的内容和唱词比较固定,内容是祝福老人长寿安康、勤劳简朴、德高望重、安度晚年。人们唱完“祝寿歌”之后再唱“敬酒歌”,最后相互对歌取乐。祝寿歌一类的民歌在浓厚的敬老习俗中得以枝繁叶茂地生长。
      那坡壮族丧葬仪式过程也伴有歌唱活动。报丧、吊丧、治丧的时候,要唱歌颂死者、抚慰主家的歌,如“请水报丧歌”、“十月怀胎歌”、“吊唁祭歌”、“孝敬歌”、“哭丧歌”、“哭连叹”、“唱亡灵”、“奉供歌”、“哭父母歌”等等悲哀的歌。歌中会赞颂死者如何当家立业、养儿育女、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功劳。同时,也宣扬如何孝顺父母、尊重老人等传统美德,以此来教育后代。死者入棺后,每当遇亲友来吊唁、祭祀,以及吃饭前,孝女孝媳等悲痛地哀哭,唱“哭丧歌”。那坡壮族在悼念中用民歌来表达对过世老人的怀念和自己的悲伤之情,并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一生进行持续的人格教育。
      综上所述,在那坡壮族传统社会里,无论是男婚女嫁、子孙满月、寿诞祝贺、丧葬仪式,均伴随有民间歌唱活动,这些人生礼仪成为民歌传承的文化空间。
      四、民间信仰与广西那坡壮族民歌
      广西那坡壮族信仰多神教,主要是道教、原始宗教和巫术,宗教活动均离不开歌,每项内容都用歌来表述。道公手上大多有道教经书、歌本、歌词,道公在念道经、唱道歌时,还有鼓、锣、钗、钹等乐器伴奏,演唱时还配有舞蹈动作和作法事。巫婆也有自己念经的唱法,但没有经书唱本,即使如此,巫婆也能流利地将各种套路的内容:如求师开路、上天求神、占卜问卦、咒鬼还魂、请仙保佑、领命归阳、替人赎罪、请仙宽恕、拜谢还愿等等按山歌结构形式,用末伦调和山歌调唱诵。那坡县流行祭祖祭神,其中祭祀月神活动与民歌有很大关系。祭祀月神活动用当地话叫“请囊亥”、“坐巫亥”(请仙姑下凡传歌和卦卜),沿袭至今。每到正月下旬,在“卜冤”(道公)和“姆安”(巫婆)的张罗下,全村男女老少早晚带上糖饼、三牲等祭品到土地庙、观音庙和财神庙祈求“开路”,“请仙姑”下凡给人间占卦和传唱山歌,连请不断,直到土地公开口“答复”为止。这段时间道公要吟诵其经《请仙官囊亥法默念》。二月初二那天,全村人马出动,男人砍来木头搭成歌棚,女人采集百花架起“桌花”(花台),选派憨厚的男子砍下长长的竹子插在花台中央(意为“仙姑”将从这里下凡)。傍晚时分摆上糖果、月饼等供品,点燃红烛檀香,由两个被认为当年“命最好”(但不会唱或很少会唱山歌)的小姑娘或外屯嫁来的少妇,双手捧着长条围巾在歌房中央席地而坐,接着由姆安开腔念唱,前来等仙同传歌对歌的“金童玉女”(少男少女)们齐唱请仙歌:
      (壮歌) (汉意)
      越介勒越陇,越飞越下快,
      越准访越斗。越赏越下来。
      他文外力同,斜阳唤仙童,
      他文穹力对。黄昏喊对侬①。
      能宜扣能宜列陇,二月又重就下来,
      亥闵扣亥闵列斗。月亮又圆就来快。
      …………
      
      党挽守格诺等同,全村花下等同庚,
      度班守花轰等对。同班守花盼对临。
      …………
      
      直唱到她俩闭目晃头摆脑,手拿围巾在头顶转动,表明“仙姑”下凡了。众人一片欢呼,接着就请仙姑对唱山歌――
      
      (壮歌)(汉意)
      请对嗨口努②江百, 请对吐出口中药,
      请对嗨口果江荷,请对吐出喉中果。
      约声嵩对亏。放声对山歌。
      
      请罢,仙姑亮起歌喉,拉开了传歌的序幕。众人抢着与仙姑对歌,一唱一和,歌声如潮,热闹非凡,整个村子沉浸在歌的海洋里。黎明时分,仙姑才依依不舍地回月宫。
      “请囊亥”传歌活动贯穿整个二月,晚晚通宵达旦地唱歌,传歌对歌内容应有尽有,套路丰富多样,晚晚连唱,且不重复。[10]由此观之,祭祀月神活动的存在便是请仙歌生存的基础和条件,那坡壮族民间信仰的宗教活动成为民歌传承的一个重要方式。
      总之,那坡壮族宗教祭祀活动往往伴随着民歌而行,宗教信仰借助民歌艺术表达自身,民歌成为宗教形式的载体和工具,成为人们宗教信仰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宗教信仰又作用于民歌艺术,为民歌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从而形成和助长了宗教信仰与民歌艺术之间伴生共长的关系。
      五、交际娱乐与广西那坡壮族民歌
      那坡壮族是一个喜歌善唱的族群,唱歌是他们非常重要的交际娱乐方式。作为一个“以歌为生的特殊的族群,他们所有生活都围绕着唱歌而展开。唱歌,可以说是他们所有文化生命的支柱,也可以说是孕育他们全部生活智慧的摇篮。”[11]这种善歌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唐宋以来的典籍就多有记载。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曰:僮(壮)人“男女盛服,椎髻徒跣,聚会作歌”;周去非《岭外代答》云:“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无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明嘉靖《南宁府志》、清李调元《粤东笔记•粤俗好歌》、清人屈大均《广东新语》、近人刘锡藩《岭表纪蛮》等等均有记载,可见壮人以歌交友,以歌代言习俗历史之久远。
      那坡壮族往往遇事即歌,以歌述志,以歌传情,蔚成风气。从演唱的时间和空间来看,民歌在那坡壮族社会生活中表现为“离散型――日常生活和聚合型――节庆活动中两种存在方式。”[12]在日常生活中,民歌的各种活动内容无形地散见于随时随地,没有任何的限制与要求,人们高兴时唱,忧愁时唱,人多时唱,独自一人时也唱。无论是春夏秋冬,人们单独在山野劳作或走路,为了驱赶寂寞,也往往唱歌自行其乐。在生存条件恶劣、劳动繁重的情况下,唱歌成了他们最主要的也是最方便的休闲娱乐方式。因此,每当夜幕降临,茶余饭后,全屯的人总是聚集在村头村尾,以歌代言互相唱和,放松心情,释放生活的压力,解闷取乐。那坡壮族就是这样用民歌来进行各种社交娱乐活动,唱歌就是他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以歌述情的社交娱乐方式是那坡壮族各种民歌生长的沃土。
      那坡壮族热情好客,他们待客的方式也与唱歌紧密相关。家里来了客人都要盛情款待,酒到三巡,主人家便向各位客人敬酒,有祝酒歌、敬酒歌、答谢歌等等,客人吃饱喝足告辞时,主人家端起酒盆边走边唱《送别歌》。如果是当地壮族到外村屯做客,客人在对歌时要将路上、村中、门前、家中所见之物按次序赞美一番,从家中什物、茶饭酒菜到卧室的衣柜、蚊帐、枕头、枕巾、棉被等,都一一点唱;离别时,客人又得倒过来从棉被唱到枕巾,从卧室唱到堂屋,从户内唱到户外。
      唱山歌是那坡壮族青年男女恋爱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当地人以歌为媒,以歌会友,交往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歌,歌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青年男女谈恋爱,往往与歌紧密相联。男女对唱情歌,一般有一定的程序:见面歌、初交歌、查问试探歌、初恋歌、深交歌、结交定情歌、盟誓歌、别情歌和约会歌等。唱情歌一般是多位男女在一起唱,如果其中一对唱有了意思,就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单独对唱。唱情歌,唱出了无数的美满婚姻。由此可见,情歌在那坡壮族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们用歌表达了爱恋的全过程。在那坡壮族传统社会里,“无论男女,皆认为唱歌为其人生上之切要问题。人而不能唱歌,在社会上即孤寂寡欢,即缺乏恋爱求偶之可能性,即不能通古博今,而为一蠢然如豸之顽民。”[13]那坡壮族以“善歌”、“好歌”作为衡量一个人自身价值的最高标准,以能歌为骄傲,以不会歌为耻,这样“一个社会的文化,是由一个人为了按照该社会成员所认可的规矩行事而必须知道和信仰的东西。”[14] 因此,不会唱歌的人就会被认为是“另类”,“不合群”,难找到心上人,甚至很难生存下去,这就促使每一个人认真地向父母、他人学习唱歌,不断练习提高。情歌便在这种倚歌择配、以歌传情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得以生存繁衍。
      广西那坡壮族民歌与其民俗文化往往是互为依存、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民歌反映民俗,民俗对民歌的内容、形式、流传和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它为民歌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场所,也为民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可以说,那坡壮族民歌是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上盛开的艺术奇葩,它的生成与发展都离不开那坡壮族的民俗文化环境。伴随时代变迁,那坡壮族民歌呈现出衰微现象,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要使那坡壮族民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走向一种良性循环,对其生存的土壤――那坡壮族民俗文化进行有效保护至关重要。
      
      注释:
      ① “对侬”即同良、契庚的意思。
      ②“努”是一种野果,肉呈紫黑色,那坡壮族妇女习惯衔在嘴里,将果汁染黑牙齿,以此为美又防蛀牙。
      
      参考文献:
      [1][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70
      [2]张紫晨民俗学与民间美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16
      [3]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2
      [4]陶立�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292
      [5]何政荣黑衣壮“虽明”的文化特征神圣而朴素的美――黑衣壮审美文化与审美制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32-333
      [6]转引自宋蜀华等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200245
      [7][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87
      [8]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M]1998156
      [9]黄峰黑衣壮歌谣艺术与传承保护初考[J]广西那坡县文体局、文化馆编印(内部资料),200418
      [10]黄峰黑衣壮歌谣艺术与传承保护初考[J]广西那坡县文体局、文化馆编印(内部资料),20045-7
      [11]潘年英文化与图像――一个人类学者的贵州田野调查及札记[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8
      [12]杨民康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69
      [13]刘锡藩岭表纪蛮•歌谣
      [14][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2
      〔责任编辑:李 妍〕

    推荐访问:那坡 壮族 广西 民俗视野中的广西那坡壮族民歌 那坡壮族民歌 黑衣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