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该拿什么拯救孩子失落的童真?]童真失落

    时间:2020-03-22 07:37:3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童真,即儿童的本真,它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拥有的一份不可思议的礼物。   然而,今天的人类似乎遗忘了这笔巨大的财富。当看到“五道杠少年”的稳重、小学生“夏天到了,春天还没来……”的苍凉诗句、女童一本正经演唱《忐忑》,我们不禁感叹,童真在失落。而失去了童真的未来世界,真的是我们期待的吗?
      ■孩子“被长大”是对成长环境的拷问
      前些日子,有媒体报道说,现在一些孩子用着印有“爱你一辈子”的作文本,穿着低胸露背的小短裙,拍写真也被打扮成“小大人”,他们都过早“被长大”了。事实上,“被长大”又何止反映在儿童用品上,儿童本身的成人化在今天也早已是司空见惯了。本该稚气未褪的孩童,却表现得一个比一个古灵精怪,一个比一个深沉,这种现象正在变成一个常态。前不久被舆论热议的武汉那个从不玩游戏、只看新闻联播、官气十足的“五道杠少年”黄同学,就是一个典型。我们可以说成人化的儿童商品在为儿童成人化推波助澜,然而倘若以为前者是根子所在,那是打错了板子。孩子的成人化有着更为深刻的原因。
      孩子成人化的背后是“心早熟”。孩子为什么会“心早熟”,这不是对孩子的拷问,而是对孩子成长环境的拷问。童稚本是天性,童言更是无忌,然而今天的孩子想说什么、想做什么,由得了他们吗?家长对孩子的耳提面命是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希望的是孩子“大器早成”;学校要的是孩子成为“考试机器”,分数差了点就被打入另类。在这样的导向之下,天真的早夭也是必然的。天长日久,孩子不是沉默失语,就是学会了说大话、空话应付。当孩子习惯于此的时候,“心早熟”其实已和他们如影随形了。
      ■少一些童声版的《忐忑》吧
      前些天,在《中国达人秀》节目中,一名6岁女孩露出惊恐的眼神,眼珠翻上翻下,摇头晃脑,一曲儿童版《忐忑》笑翻全场。
      其实,不管是在电视节目还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在孩子身上看到不靠谱的“成人调”。这能责怪孩子唱这些歌吗?肯定不能。事实上,如今适合孩子们唱的儿歌,实在是少之又少。影响了一代人的儿歌童谣,也大多“时过境迁”,很难再引起当下小朋友的兴趣。
      是孩子们真的爱唱这些歌吗?我看未必。哼唱“成人调”也许恰恰就是大人们的意愿。特别是在电视节目中,孩子模仿成人是个与众不同的“卖点”。在这里,大人完全按自己的喜好来打造孩子,而孩子更多地被当成了“笑料”,他们认真、抓狂、失控或另类的表情都成为娱乐的附属品。究竟是孩子娱乐了我们,还是我们在娱乐孩子?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充满童心,天真烂漫,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还是少出现一些童声版的《忐忑》吧!
      ■“成熟”的孩子受欢迎,我该教孩子放弃童真吗?
      前些日子我们在表姐家吃饭,庆祝他儿子过生日。表姐的儿子去年刚上初中,但是言行举止已经透出一股“成熟”劲。她儿子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优秀,一直是班干部,被誉为我们大家庭里的“希望之星”。我常常拿他作为我女儿的学习榜样,教育女儿要向大哥哥学习。
      那天,在饭桌上表姐的儿子做事情、说话都一套一套的,看得我十分惊讶。男孩子小小年纪就知道敬酒的礼仪,虽然喝的是低度的啤酒,但是他的姿势以及口中的祝酒辞都非常到位。他告诉我们,老师之所以提拔他当班长,就是因为他做事情够稳重,想法比较成熟,既懂得与老师沟通,也懂得与下面的同学打成一片。他比我女儿大3岁,可是差距实在太大了。
      回想我们小时候,生活环境比较局限,不如现在的小孩子有那么开阔的视野和学习锻炼的平台。表姐夫就说,他经常会带上儿子一起去参加一些大朋友的聚会、活动,目的就是让儿子开阔视野,多接触社会。
      以前,我始终把女儿当小孩子看待,让她看动画片,带她去儿童乐园玩,所以她言行举止都很孩子气,不够成熟,也不讨老师的喜欢。尽管表姐儿子的成熟有时候让人觉得有些“过”了,但是现在大家都很认同“成熟”的孩子,为了让女儿更受欢迎,我很纠结,是不是也该教她放弃童真呢?
      ■别再乐此不疲地给孩子灌“膨大剂”了
      当家长教会了孩子怎么讨老师欢心,或者带着孩子去给老师送礼,请老师“多多关照”,怎样在评选“三好学生”时拉同学的选票,怎样在班干部竞选前与同学搞好关系……当弄虚作假也进了校园,上一堂公开课,事先也早有教师带着学生在不公开的课上千锤百炼了无数次,甚至连哪一个问题由哪一个学生回答,都已进行了分工,演习到炉火纯青的时候,孩子如要想不成人化也难矣!
      当孩子从开始被逼着,继而习惯于说大人话,甚至学会了说大话、空话、套话的时候,我们社会失去的就绝不只是孩子们的童真了。施用激素催熟催肥的果蔬、鸡鸭,如今在市场上已变成乏人问津的另类。为什么对孩子的“催熟催肥”,我们似乎并不在乎,而且还乐此不疲呢?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该做的仅仅是尊重自然规律
      童真丢失,很多时候是源于我们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有一个著名的“爬梯实验”,美国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阿诺德・格塞尔博士给自己的孪生儿子做了这样的实验性研究:哥哥从46周开始,每天接受10分钟的爬梯训练,连续6周。到第52周,他能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而弟弟到第53周时,即使有人扶着也不愿尝试爬梯,但第54周之后当他再看到楼梯时,却能一直爬到楼顶端,并且不用旁人帮助。也就是说,弟弟到了某一时期,不用预先训练,爬楼的成绩和哥哥一样好。这表明在某些方面,儿童的成长是受成熟机制制约的,人为地提前训练,效果往往不会更好。
      另一个研究是美国北卡罗米纳大学做过的一个实验:把175个孩子分成两组,一组由父母按一般条件进行教养,另一组从3个月开始进行早期教育。之后,每15个月测验一次,他们发现接受早期教育的孩子智商平均高出15点。然而,并不能以此得出这种早期教育优势能一直保持下去的结论,因为有些拥有这种优势的儿童在进入小学四年级时,就逐渐丧失了这种优势,而接受父母循序渐进地教养的孩子通常都赶了上来。
      教育即生长,生长有着天然的规律,“爬梯实验”等研究一次次告诉我们,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我们该做的仅仅是尊重这种规律。
      名人名语
      法国思想家卢梭: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与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哈佛大学儿科专家布雷泽尔顿:绝大多数人都想培养最聪慧的孩子,而不是全面调教得最好和心情最舒畅的孩子。
      􀳎􀳎􀳎这些傻事,你小时候做过吗?
      1.下雨天转雨伞。
      2.对着电扇喊“啊”,听颤音。
      3.有街沿的地方一定要“走边边”。
      4.踩别人的影子。
      5.用吸管往水里吹气,还要按照节奏吹一首曲子。
      6.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着废纸或火柴。
      7.洗袜子时往袜子里灌水。
      8.吸笔帽、切橡皮。
      9.吃完糖果把糖纸重新包好去骗人。
      10.和小伙伴比赛在水里憋气或者洗脸的时候自己在脸盆里玩憋气。
      11.用化掉的蜡烛油玩指纹认证。
      12.把塑料包装纸上的气泡全部挤破。

    推荐访问:童真 拿什么 拯救 该拿什么拯救孩子失落的童真? 童真是怎样失落的 拿什么拯救被摧残的孩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