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联动机制探析

    时间:2020-02-21 12:04: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和观实意义。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新农村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很严重的,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小康建设步伐,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在短期内把所有村庄都建成新农村,但所有村庄都必须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不但是个实践问题更是个理论问题 �
      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要在一定时期内把我国农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新农村的要求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面貌,使农民走上小康之路,基于这样的目标要求,所有村庄都必须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新农村的共性,是普遍要求。不管你地处东西南北,贫穷富裕,这是勿庸置疑的,但并不意味着短期内所有村庄都能建成新农村,因为就新农村建设的方针任务,目标而言,在短期内把所有村庄都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只有所有村庄乃至整个社会都积极行动起来,支持农村,帮助农村改变面貌,每个村庄即使迈出一小步,那么,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会向前跨越一大步,这也是针对新农村建设的普遍性而言的;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它的特殊性,也就是说,我国农村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各有各的特殊性,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强调“新”的重要性、普遍性;但同时也要重视“新”的独特性和个性,两者不可偏废。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采取不同方式。不宜强调统一模式,更不能照抄照搬或一刀切,要因地、因事制宜。在这样的前提下,只要是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要求的,我们都应积极鼓励支持,允许不同地区、民族和村庄的农民大胆创新,大胆尝试,不怕走错路,就怕不走路。从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看,出现了许多的新的模式,如:“整体推进式”、“试点式”、“穿靴戴帽式”、“乡村互动联合式”等等,这些模式的出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这些模式里隐藏着不少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其机制的联动效应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
      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体现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多方面的战略要求和发展的理念。从理论上讲,“五新”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决不可偏废,但在实践上出现的新农村建设模式,试图解决新农村建设的所有问题,但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看,各有各的效应,各自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就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在解决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既着眼长远又重视现实,把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和现实重点紧密结合起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全面发展。�
      首先,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重点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不同于发展生产,发展生产是单指生产的数量和规模的扩张,而生产发展所包含的内容则更宽泛,不仅要看量的扩张和规模的扩大,还必须要使生产有质的飞跃,这种飞跃是建立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的。目前,要在我国广大农村使生产得到发展,就必须要寻求生产发展的途径,克服生产发展的不利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有义务和责任给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各种帮助,从而有效的组织生产,从现实情况看,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薄弱的制约。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经营粗放,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农业科技含量低,技术装备条件差,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不明显。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较差,特别是近年来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2006年,我国的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48亿,仅占总面积的46.41%,每年的自然灾害损失的粮食就超过700亿斤,尤其是2007年的雪灾和5•12地震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使我国部分地区生产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二是农业科技的制约。现代农业是依靠大量现代工业装备和物质投入,开放高效的农业系统,以产业化为重要途径,通过多种形式联合起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农业生产呈现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和商品化,使农业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宽和延伸,农业的链条通过延伸更加完善,这都需要加大农业的科技支撑,但我国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严重不足,科技人员数量不多,且大多不在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缺乏有效的平台,严重制约了生产的发展,尤其是生产的质的飞跃;三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下。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的推动下,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但是由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生产投入与产出不合理,经济效益较差,增产不增效的情况比较普遍,虽然近些年粮食产量上去了,但农民的实际收入却有所下降。如我国谷物、肉类、禽蛋水果等都由于投入成本高和综合生产能力差,导致土地撂荒的情况也不少见;四是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偏低。发展农业必须要提高农业的设施和装备水平,但主体依然是农民,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整体水平偏低,很难适应农业生产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从东、中、西部是教育程度看,呈依次递减状态,平均受教育程度不足7年,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要实现生产发展,实非易事;五是认识与理念的制约,新农村建设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只有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才能把农业生产搞上去。从认识的角度讲,各级干部首先必须认识到位,这样才能有效地组织,宣传引导广大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否则就会使新农村建设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导致新农村建设走过场,图形式,抓芝麻,漏西瓜,再者,要让广大农民认识到位,因为新农村建设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他们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把握生产的各个环节,从科技文化到环境资源都能做到人人学科学、人人学文化、人人关心环境、人人节约资源。在生产发展中转变发展方式和发展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农业生产水平,这样才能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其次,“生活富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想境界,也是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生产发展了,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才会有较大提高,人们才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在这里,我们对“富裕”的理解也应该一分为二。从一般意上讲,“生活富裕”是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而发愁,不再有生存艰难之忧,社会呈现夜不闭户,道无拾遗,少有所育,老有所养,鳏寡孤独有所寄托的局面,这种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富裕”,也可以称之为“小康”。但从全国范围讲要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因此,“生活富裕”也应该是个相对的概念。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农村而言,其“富裕”程度是不一样的,要达到的“富裕”程度也应不同。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对此要有一定的认识,“生活富裕”包含了两层含义,一个是物质生活的富裕,另一个是精神生活的富裕,这两者都达到富裕了,才可以称得上“富裕”;二是,从全国农村来讲发展是不均衡的,有些地域的农村城镇化程度已有相当的水平,其富裕程度和收入水平远非一般的农村可比,而在那些省级、国家级的贫困县和贫困地区的农村则远远达不到富裕的程度,因此,要使人民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有必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从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从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发展遵循平衡原则,要尽量减少收入差距,这样就会化解许多社会矛盾,从现实情况看,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城镇人口的收入水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更多,更好地解决农民问题;四是“生活富裕”并不表明精神也必然富裕,因此,要在广大农村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要使农民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使农村真正“富裕”起来。�
      第三,“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但“生活富裕”是否能达到“乡风文明”。这个问题可以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乡风文明”体现的是道德风尚,行为规范和社会风气,包含内容是较为宽泛的,同时,“文明”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或国家有不同的表述,但最终表述是进步。因此,“乡风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而“生活富裕”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内容,“富裕”不表现“文明”。但文明一定要“富裕”。这种状态的联动作用必然为生产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从现实看“乡风文明”是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文化传统,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文明相互交融的具体表现,这种文明具体作用对象应该是对广大的农民进行思想、文化、信仰等方面进行教育,改变传统陋习,树立良好风气,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使不文明,不健康的东西得到根除,使文明新风在农村广泛兴趣,保证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广大农村得以实现。�
      第四“乡风文明”的内在表现是“风尚”而外在的表现则是“村容整洁”。“村容整洁”是人们在文明状态下的自然追求,这种追求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要改变人居环境,使整洁与文明、卫生紧密联系,加大环境改造力度,对道路、饮水、厨房、圈舍等进行改造。对村民住房作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保证农民在既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又有健康体魄下从事生产活动。
      第五,在以“生产发展”为核心的前提下,注重其他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的保证是“管理民主”,而“管理民主”又可以理解为对人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对物的管理就是对生产发展的过程管理,这个管理就是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而对人的管理过程我们可把“管理”和“民主”分开来看,中心是“民主”,而后是“管理”。所谓“民主”,就是要保证农民有最大限度的发言权和生产自主权,使村民自治在农村得真正的贯彻落实,政府的作用就是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地方和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所谓“管理”就是在发挥农民积极怀、创造性的前提下,政府要管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落实执行情况,使农民遵守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有效地组织农民进行生产、建设,把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视为头等大事,努力为人民服务,同时还存在农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民主与管理密不可分,不能只有民主而没有管理,也不能只有管理而忽视民主。�
      总之,“二十字”目标,互为机理和前提,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虽然“生产发展”是核心、是灵魂,但其它几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只有它们之间的联动效应发挥出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才会从根本上得到保证。如果失去或忽视任何一方面的作用,新农建设就必然会受到影响。为此,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们之间作用和关系,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现途径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战略,既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也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但关键的也是核心问题,是解决“生产发展”,只有把生产发展上去,其他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解决“生产发展”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清楚看到,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户均经营规模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人力资源积累少,农民对市场风险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差,这些都是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从现实出发,切实解决“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约束的“瓶颈”。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农业的重要条件,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对农村而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采用粗放经营的方式,大量消耗资源,污染环境,耕地减少,粮食增产的难度不断增大,食品质量安全面临许多问题。(如近期的乳制品在全国范围引起振动,所带来的影响比起5•12地震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此问题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对造成污染的人和事应严惩不贷,绝不姑息。)党的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农业而言要以党的十七大战略为准则、为行动指南,同样要转变发展方式。这就要求在发展方式上必须要以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完善双层经营承包责任制,加速土地流转,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不断完善土地机制,并采取相应的保障机制和保障措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起到核心和保障作用。�
      3.2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农业基础建设既包括深化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保障农产品供给,又包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还包括稳定完善农村基础经营制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等内容。(1)完善和强化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而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向高潮。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增加,健全农业生产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大对粮仓主产区和贫困地区的投入,扶持力度。(2)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狠抓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对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种水利设施进行抢修和维护,加大农业机械化推进力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农业污染源污染防止力度,加强农业节能减排工作。(3)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发展社会服务。(4)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更多将公共资源用于农村,尽快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
      3.3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科技投入与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要发挥农民的作用,又要依靠政府的支持,还要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科技进步与创新离不开科技人的培养和投入,同时需要科技的创新机制建立,要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和环境,要使他们的辛勤劳动得到一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在农村不但需要洋秀才,更需要土专家,他们才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要力量,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农民,因此只有依靠广大农民,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只有良好的科技体制与机制,科技创新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为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3.4 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不仅要进行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更需培养一代新型,适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民,要使他们在农业基础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前提下,适应市场,自觉抵御市场带来的各种风险,目前,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就是要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科学种田。而目前农村农民的情况与上述要求相差甚远。一是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二是农民的小农产意识依然严重;三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中,产生的劳动力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这些问题对培养新型农民,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这个问题上需引起各级政府在有效组织农民进城务工的同时不要盲目的将本地的青壮年劳动力都推向城市。虽然说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减少农村人口,但就目前中国的国情而言,这是一把双刃剑,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高重视。�
      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各级政府必须要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努力把生产搞上去,只有把生产搞上去,才能使新农村建设的其他目标顺利实现,但是我们也决不可忽视“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几个方面的实现有着同样的作用。因此,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不但要从实践上正确对待,在认识上也决不可偏废。只有正确认识它们的内在联系,才能在实践上重视它们的联动效应,也只有它们的联动效应发挥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会有良好的实现途径,寻着这个途径走下去,农村的明天会更美好。

    推荐访问:探析 新农村 联动机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联动机制探析 新农村建设补偿标准 2018年新农村建设政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