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小议中国山水与油画风景殊途同归之印记】殊途同归什么意思

    时间:2019-05-20 03:29: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自古以来,人类与大自然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就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类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描绘亦源源不断,绵延不绝,已经成为人类情感表达和精神寄托的重要方式之是人类生命激情、生命体验的感性表现,是人类的心灵之歌。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为最典型的代表,反映了东西方艺术家对大自然共同的热爱,以及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采取的不同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方式。传统的中国山水画与源自西方的风景画尽管有各自不同的艺术体系与发展路径,但既然世界万物一体,人与自然本是同源、同根,东方与西方不同艺术体系在本质上必然存在某些内在的共同点,文章从“殊途”和“同归”两个方面来简要概述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何为殊途?首先,从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特点及艺术精神层面上来看。其次,从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表现手法层面上来看。再次,从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空间观念的层面上来看。由此可见,中西艺术的确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其审美思想和表现手法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但作为人类艺术精神的表现,它们又有着共同之处,完全可以互为借鉴,共同创新协调发展。
      关键词:写意性;写实性;散点透视法;焦点透视法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191-02
      自古以来,人类与大自然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就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大自然造化的千姿百态和变幻无穷是丰富人的视觉感受的根源,也引起了人与大自然情感的息息相通,并发生碰撞,产生火花,继而升华为精神层面的交融。因此,人类对大自然的吟颂和描绘亦源源不断,绵延不绝,已经成为人类情感表达和精神寄托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人类生命激情、生命体验的感性表现,是人类的心灵之歌。作为大地的孩子,人类感受到大自然造化的优美与壮丽,感悟到她的伟大与崇高,于是以大自然这个家园为风景,借高山流水阴晴圆缺来抒发情怀,借江河湖海风雨雷电来言志,与山川对话,与大海交流,与大自然合抱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绘画艺术。
      在美术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大自然的吟颂和描绘已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它凝聚了美术家的创造才能,继而产生了大量的美术杰作,其中以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为最典型的代表,反映了东西方艺术家对大自然共同的喜爱与热情,以及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采取的不同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方式。尽管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东、西方地域、生存环境殊异,长期处在相对封闭隔膜的状态,各自发展出辉煌璀璨的文化。而且在艺术领域中,中国山水与油画风景就是各自的文化开出的灿烂之花。
      传统的中国山水画与源自西方的风景画尽管有各自不同的艺术体系与发展路径,尽管中国艺术追求写意性,意在表达其神韵,以线条和水墨作为基本的造型手段,而西方艺术追求写实性,也就是对现实事物的模仿再现,主要以块、面、明、暗和色彩为造型手段……但既然世界万物一体,人与自然本是同源、同根,东方与西方不同艺术体系在本质上必然存在某些内在的共同点,所以吴冠中先生曾将中、西方杰出的绘画作品比作哑巴夫妻,虽语言有阻,却深深相爱。若真能达到艺术的至境,油画风景和水墨山水其实是嫡亲姊妹,均系大自然的嫡传。
      下面我就从“殊途”和“同归”两个方面来简要概述一下我的见解,因本人学识浅薄,固不妥之处在所难免,不当之处,多多海涵,权当抛砖引玉之作。
      首先,从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特点及艺术精神层面上来看:
      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写意性,这也是中国绘画艺术最根本的特点。所谓写意,就是偏重于意韵与情趣的表达,并不拘泥于客观对象本质的外貌形态,强调创作者的主观情感的融入。山水画既状山川之外貌,又写胸中之丘壑。在画家们笔下,变化万端的山体,起伏开合的山势,奔流的江河,宁静的池沼,都是人格物化的表现。而这种强调写意性的特点,是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哲学思想及宇宙观人生观紧密相连的。因为中国古代信奉“道”家思想,道家的那种重“心”略“物”的哲学思想就奠定了中国山水画乃至整个中国艺术的重表现而略再现的美学基础。
      而西方艺术因为受到基督教的影响,他们认为:艺术家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是对上帝的一种贡献。所以西方画家非常注重绘画的写实性。写实性与写意性是相对的。所谓写实,顾名思义即艺术家偏重于客观描写对象的外在特征,把客观对象的色彩、外貌及其所受的光影关系都尽可能真实地描绘出来。所以,西方风景画家追求的是尽可能地再现自然,采用不同的手法描摹自然的景色,甚至寻找科学的方法,试图更形象、更直接地表现自然。正如印象派那样,忠实于阴、晴、晨暮的不同感受。据记载,莫奈在画巨幅睡莲时,因为要保持其视点不移位,甚至在地面挖了沟可让画幅下降入沟以便于更准确地描绘画面上部。这对于重视外师造化的中国山水画家对此绝对大不以为然,他们行万里路就是为了开阔胸中丘壑。比如偏爱写家乡小景的倪云林,其竹、石、茅亭,疏疏淡淡,则是通向文学意境的小桥流水,是艺术家试图通过作品来把握自然之“道”的心理轨迹。
      其次,从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表现手法层面上来看:
      中国画因为使用的是最富有弹力的毛笔,以及对笔触、水分变化反应最为灵敏的宣纸,所以形成了中国画笔墨不易塑形,笔触变化无穷的特点。同时中国山水画主要是依靠水墨和毛笔用“线”造型,用“线”和毛笔的各式各样的皴擦来塑造各种山石及流水的特性。因此,水墨画像写字一样,长缨在手,挥毫自如。
      而西方绘画使用的却是完全不同的油画笔、油性颜料与画布,因为工具与表达媒介的差别,就必然导致中西绘画表现手法的不同。固西方风景画不同于中国山水画的“线条”,所以粘糊糊的油彩,如何来表达线的奔放缠绵,因为油彩拖泥带水,根本追不上水墨画及书法的纵横驰骋,所以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来引进流动的线的表情,恰恰是东西绘画表现手法不同之根本。因此西方绘画用油画笔和颜料来表现形体的块面和明暗,加之以色彩作为主要的造型手段,来增强画面的体积感与真实感。所以我们看到的西方风景画比中国山水画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观。   再次,从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空间观念的层面上来看:
      我们可以比较中西的两幅作品:黄宾虹的《山中坐雨》和多比尼的《奥普特沃兹的水闸》。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山水画《山中坐雨》是一种自由的流动式的空间观念,这种空间观念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没有固定的视点,可以将不同视点观察到的对象同时组合在画幅中。正如宋代郭熙所说的“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可见中国画的这种空间观念不是一般的物理空间观念,而是一种置于天地间非常自由灵活的空间表现,所以中国古代山水画,大多山下农舍掩映于群山林野之中、行旅之人漫步于溪桥湖畔边,画中充满着诗情画意,毫不拘泥于现实的空间环境。这就体现了中国绘画中特殊的透视方法——“散点透视法”。
      再来看看西方风景画的代表作多比尼的《奥普特沃兹的水闸》。画家力图在平面上塑造出一种立体空间感,逼真的再现对象所处的空间环境,他只是在自然和风景画的空间转化中充当了一个载体的角色。他运用的是带理性的科学分析的焦点透视法,他的这种空间观念是建立在其科学和理性思想的指导下的,是用明暗和透视来表现的。所以说,西方艺术家对于空间理念的认识,就是对自然实实在在的空间认识,并不能像中国画家那样能够脱离真实自然的约束。
      由此可见,中西艺术的确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其审美思想和表现手法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但作为人类艺术精神的表现,它们又有着共同之处,完全可以互为借鉴,共同创新协调发展,如果它们邂逅于同一大自然面前,同一江河湖海面前,风景画和山水画必然一见如故,心心相印,这也就是所谓的“同归”。即都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强调审美、认识、教育、娱乐等功能的结合,都是通过可以直接看到的有形有色的具体的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和抒发画家的思想感受,同时,随着东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出现在两大绘画体系间的取长补短、借石攻玉的相互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中国画和油画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们都曾给对方以有益的砥砺和启示,并促使对方产生巨大的变化。总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也随之进行着世界性的交融,由此可见,中西绘画的发展趋向,虽然由于思想观念的不同,各走着不同的道路,乃在于其性格之差异,无所谓绝对的优与劣,进步与落后之分,最终会殊途同归的。所以,中西绘画的融合,一则要保我文化之精髓,二则要吸取西方文化之精华。毕竟,古代东方和现代西方的价值、艺术体系的距离并不遥远,他们之间不仅会一见钟情,发生初恋,而且必然会相爱成亲,育出一带新人的,因此,在“地球村”的今天,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另一方面也要对本土传统文化的精髓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使之发扬光大,真正让中国的绘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得到“村”里大多数人的认可和欣赏。尽管此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
      [2]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
      [3]周积寅.古代艺术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4]陈洛加.美术鉴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5]王宏建,袁宝林主编.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
      [6]王仲章.西洋艺术家事典.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7年8月第1版.

    推荐访问:小议 殊途同归 印记 中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