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三峡吊脚楼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的融通:三峡的吊脚楼

    时间:2019-04-17 03:14: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每个地域都各有其特定的历史,作为文化结晶的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地域建筑及其所产生的地域建筑环境包括城镇聚落环境一旦形成,就会对置身其中的人们的思想、行为、心理、生活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造就一种新的文化情景。文章把将教育与吊脚楼文化联系在一起,从创新的角度融合文化与教育,寻求其继承和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吊脚楼;结构;传承;文化教育
      本质上说,艺术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教育,两者都是相互融通的。艺术的基础是文化,文化的表现和承载是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现象,需要与具体事物与教育的融合,也离不开在传承中发展。所以传统吊脚楼文化也是现代艺术教育的立足点和创意的来源。
      如今艺术思想全球化,艺术教育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正在迅速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之中。三峡库区的院校应当从土家吊脚楼传统文化出发,把教育与吊脚楼文化联系在一起,从创新的角度思考吊脚楼文化与教育融合,寻求吊脚楼文化在与教育的融通下能迅速得到继承和发展的道路。
      进入新的世纪,随着现代化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城镇的步伐加快,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而这些传统建筑——吊脚楼的生命力变得最弱,危在旦夕。在今天,面对现在的吊脚楼,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传统的建筑以及装饰,正在日益消逝,古人的文明与智慧也将被埋没。而最好的传承就是将吊脚楼文化融入教育之中,从教育开始,增强其对吊脚楼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意识。
      将吊脚楼文化融入教育,那就必须聊了解吊脚楼的结构,装饰艺术等吊脚楼文化精髓。下面对吊脚楼进行分析。
      1、形态结构
      吊脚楼讲究室内外空间的渗透性与交融性,追求人工与天然的统一 ,强调将建筑融入环境 ,并与之相互衬托。楼阁相当开敞,楼内外空间流通渗透性较好。对应的门窗使室内通风良好 ,自然采光非常充足;吊脚楼的总体结构一般分3 层,下层为牲畜杂物,人居住在第二层,第三层用于储存谷物农具等,各层之间以木梯相连接;它还建有“走栏”和“丝檐”,是吊脚楼室内空间的外延,直接沟通室外自然景观。
      2、榫卯结构与构造
      吊脚楼屋架主体是以中国传统穿斗式构架为基础或原型, 大多采用上下串通的整体框架体系, 即将干栏式建筑的下部支撑结构和上部庇护结构上下串通形成整体结构形式, 再在局部使用土家族奇特的结构形式——“将军柱”。整个构架, 均以榫卯相衔, 无钉无栓, 无论梁、柱、枋、板、椽、檩、榫, 均是木材加工而成, 结构非常严密, 浑为一体, 十分牢固, 从而形成了土汉文化相融合的独具匠心的构架体系。
      这是一种优越的构架体系。节省用料,又十分牢固,穿插较为简单,甚至没有大过梁,受力性能良好, 屋架的整体抗震性也很好。同时亦具有不同于其它穿斗式构架的独特之处。
      3、外部造型结构
      (1)单吊式又称“一头吊”、“拐头吊”、“钥匙头”,即是平面布置的一字型发展成L型的,在正屋的一头修吊脚楼,吊脚楼通常位于正屋的左边,在土家人心目中以左为大。这种吊脚楼是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
      (2)双吊式也是土家人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又称“双头吊”或“撮箕口”即正屋左右两边均有吊脚楼,即平面布置的U型。这种形式是单吊式的发展,房屋为一正两厢,正房两头的厢房皆吊出,土家人建吊脚楼一股是先建正屋。
      (3)四合天井式也称“四合院”,这种形式是在双层吊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且融合平原“井院式”民居特点,即周围房屋围绕天井四面布置或封闭式宅院,即平面上的四合水式,有朝门与外界相通,但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需要上几步台阶,才能进入正屋;四周有“转签字”环绕,又称走马转角楼,这种错落有致的结构,颇有现代复式楼况味,空间感较强,可追索到思维方式。
      (4)二层吊式。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它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
      吊脚楼的外部构造从整体上看,是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这种几何造型稳定而庄重。吊脚楼屋面因排水的需要,需一面排水或两面排水,从纵向观察,它构成了三角形,整个屋面从横向观察则是一个三棱体。如此建构,除结构稳固外,在艺术视觉上则是端庄而稳重,阳刚而挺健。
      4、上述章节对土家吊脚楼文化进行了分析,重审吊脚楼所面临的现状,仍就要将吊脚楼文化和教育融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和传承吊脚楼文化,才能更好的将其运用于现代室内装饰和城市文化建设之中。融通首先要做到教育体系的创新,一个学科的教育体系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建立起来的,它有一定的传承性。艺术教育已经成为一门为学术界和社会广泛认可的学科。昔日培养人才求“深”与“精”,当今则求“博学”而“面广”。院校的素质教育不是简单地对传统课程的增删和归并,而是使学生在自身设计能力方面得到持续提高的同时,全面加强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当在学科建立、专业设置和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增强历史的传承性,那么三峡吊脚楼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个很好的尝试。然后是教学模式的创新,现代艺术主张的教学模式是“素质型”,是以增强综合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崭新模式。它具有现代建构多元化发展的内涵,体现了民族、地域、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特色。
      
      (作者单位:丁 鸣,重庆三峡学院;王 珊,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推荐访问:融通 文化与 传统 吊脚楼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