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论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与路径|长三角城市群

    时间:2019-04-22 03:17:1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在全面分析长三角城市发展各项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明确了目前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态势,进一步提出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路径以及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7-24(6)
      1 长三角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城市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以城市长期、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及其结构的优化来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在满足现代城市人对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同时,又要考虑到未来城市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保持相应的潜能储备,使城市始终保持均衡发展的态势。城市可持续发展包括人口、环境、资源、社会等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取决于资源、环境的诸多支撑条件,如城市原有资源、地理和人文环境、创造和集聚资本的能力等,更取决于城市人力资源的质量、经济结构的合理性、经济的增长速度、经济效益的优劣、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基础建设等多项指标。江苏和整个长三角地区地处沿海,人口密度大且流动人口多,平均承载量大,因而对城市发展的要求更严。这就要围绕人的需求进行,强调人口质量和培养,人的社会环境和生存环境;对资源的评价应强调它的有效利用和能给人带来的物质文明;对环境的评价主要是评价人的良好生存环境。连续七年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连续4年对江苏省27个县级市进行了年度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为此我们设计了包括1项综合指标:可持续发展度;2项一级指标: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15项二级指标:经济规模、经济效益、人口素质、城市发展等;35项三级指标:人均GDP、GDP年均增长、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资金利税率等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结构框架。根据各项指标的含义,自下而上组成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和指标层,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层次体系。利用这一评价体系,我们进行了连续多年的评价,较为有效地促进了江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006年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与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无锡市人民政府等联合召开了“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途径·创新高层研讨会”,会上发表了“长江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报告”,并通过了关于“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专家建议。随后我院又与中国城市经济学会联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长发中心”),开展了对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报告的研究与编撰,2008年12月在江苏省苏州市、2010年1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分别举办了首届和第二届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论坛,努力推动研究和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据“长发中心”提交的“2010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报告”中所载“2009长江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报告”,2006年至2008年长三角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分排名如下表:
      三年排名均为第一的上海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能力较强,排名较前的苏州、南京、无锡、杭州、常州、宁波、扬州、南通、镇江、绍兴、湖州等市发展后劲较足。其他城市有待进一步提高。
      2 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态势
      简称为长三角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历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投资环境最佳、经济内在素质最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但同时这一区域能源、原材料和土地等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也尤为突出,这使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极为迫切,沪、苏、浙三省市对此都十分重视,长三角城市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态势良好。
      2.1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逐步强化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江苏就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战略之一。2004年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又专门召开了全省可持续发展工作会议,对促进全省城乡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上海、浙江也都极为强调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增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重大意义认识的提高,对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正在成为长三角人民的共识。尤其在长三角城市共同参与上海世博会举办的过程中,更是增强了建设低碳城市、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再生能源的意识。进一步打下了谋划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坚实思想基础。通过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增长,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制度建设,拓展合作范围,完善合作机制,明确重点任务,协同出台重大政策,协力推进“绿色长三角”建设。切实加强区域产业政策和能源政策、环保政策的衔接,对新建及改扩建项目,率先实行国际先进水平的能耗、物耗、水耗等标准;坚持环保优先方针,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认真落实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加大治理力度,促进太湖水质持续改善,加快建设江海河湖防护林、绿色通道等重点林业工程,构建区域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和低碳城市,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2.2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力度正在加大
      沪苏浙三省市都把贯彻执行环境、耕地保护和计划生育三项基本国策,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到突出位置,采取了强化联合治理太湖污染力度等措施。各级政府自觉坚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将环境质量纳入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的指标体系,长三角城市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促进长三角环境保护合作进入了实质性的启动阶段。2009年,由上海市牵头开展了“加强区域大气污染控制”工作,以给上海世博会提供环境保障为核心,借鉴北京奥运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经验,研究制定并落实了世博会区域联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由浙江省环保厅牵头开展了“健全区域环境监管联动机制”工作,加强长三角地区环保联合执法;由江苏省环保厅牵头开展了“完善区域绿色信贷政策”,在制定《长三角地区企业环境行为信息评级标准》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企业环境行为信息评级,并加强与金融主管部门的沟通合作,纳入银行征信管理系统,作为审批信贷业务的重要依据。   2009年,长三角25个城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节能降耗,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污染减排和防治,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上海市全年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460.4亿元。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1.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8.9%,比上年增加了3.4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82.3%,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江苏13市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20万m2,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累计完成“十一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总目标的98.2%和126.7%。空气质量监测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11个。浙江11市年末八大水系、运河和主要湖库171个省控监测断面中有67.3%的断面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26年省控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4.7%。全省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均在292天以上,超过90%的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全年县及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为75.6%,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11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9个百分点。
      2.3 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基地成绩斐然
      国家科技部在长三角确定的一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原名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以及沪、苏、浙三省市确定的省(市)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办成科技引导社会发展的基地;实行社会事业管理体制综合改革的基地和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地。这些实验区围绕人口控制与素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社会建设与管理、资源开发与利用、城镇规划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理论探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建成了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的配套功能比较齐全的社会发展标志性工程和基础设施,科技进步引导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常州市围绕 “培育人、保护人、服务人、造福人”开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改善人的生活质量、保护人的生存环境,保障人的合法权益、弘扬人的精神文明上取得了明显成效。江阴市通过这几年“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已形成小康型社区格局、生态型城市格局、现代型文化格局以及科技型经济格局,建成为国家生态市。
      2.4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取得初步经验
      长三角城市把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加快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原则,不仅取得了可喜成绩,也积累了初步经验,拓宽了实施途径。一是努力实现经济思想的战略转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切实加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总体部署;三是及时制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四是充分发挥各方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积极性。
      长三角城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开拓了有效途径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面临严峻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长三角城市群从整体上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力量还不是很强,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城市气候、城市能源、城市安全、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诸多挑战。近年来,各种灾难性天气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显示出人类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还相当弱。人类使用的三大主要能源原油、天然气和煤炭,都是不可再生的,还能供开采的年限已不长,面临对现有城市能源系统和结构进行调整,加强城市节能减排的挑战。包括城市生态、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生产、城市社会、城市网络信息、城市人口、城市食品等城市非传统安全威胁已日益凸显,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城市规划存在着没有关注绝大多数居民需求的普遍失误。21世纪、城市处在世界变革的关键,城市管理面临着全新挑战。
      3 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中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把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自主创新,推进改革攻坚,健全开放型经济体系,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构建完备的城镇体系,完善和提升各类城市功能,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按照国家的战略要求,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长三角区情,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可持续发展应以建设数字城市、生态城市、和谐城市和创新型城市为目标。
      3.1 建设数字城市
      让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到长三角城市的各行各业,城市成为知识产生、储存、使用、交换的所在地,城市中的网络结构为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提供最佳环境,人们通过数据加工成信息最后到知识以辅助决策分析,进而指导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市政管理,达到生产高效、生活健康、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需要建设数字城市,需要一个以因特网为依托的、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数据共享系统和网络技术平台,在城市基础框架数据的支持下,实现对现实城市的虚拟重现,实现对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各个子系统有效的整合,实现城市资源空间上的优化配置以及时间上的合理利用,为人们创造可持续的生活信息空间。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建立城市内部系统一体化的安全监控平台,倡导全社会对安全问题的共同参与,建立危机预警体系,积极应对城市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挑战。
      3.2 建设生态城市
      全世界已经达成共同应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共识,都同意承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长三角城市应当持续放大世博效应,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建立在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经济高效、人与自然双赢基础上的理想城市模式。建设生态城市就要努力使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良好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洽,城市环境清洁、优美、舒适,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提高生产力,并有利于城市的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应当切实加强城市生态经济综合管理。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流和价值流,进行城市经济再生产、城市人口再生产和城市生态环境再生产的相互推动,去完成生态经济系统的总体运行过程,实现城市经济、人口、生态再生产的综合协调与管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节能减排力度,倡导绿色生活。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生态城市还应当成为集约型城市,城市发展从注重规模、速度、数量转向注重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功能增强为主的内涵式、集约化发展。   3.3 建设和谐城市
      和谐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城市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发展。城市是一个兼具自然特征和人工特征的复合生态系统,既要坚持发展中的和谐(这才是真正的和谐),也要坚持和谐的发展(这才是科学的发展)。城市在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维护城市人类自身的利益,而且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使城市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城市利益主体多元化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并不是没有或很少有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而是表现为它能够容纳和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和谐城市还包含着城市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发展,他们都能从改革发展中普遍受益,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不同社会阶层能够自由流动,各社会阶层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劳动合作和利益共享。未来城市的系统应该是绿色环保和人文的,而这样一个环境的营造,需要的是各个城市片区功能规划的优化布局和服务实施的不断完善,城市规划需要重新思考适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以多元化的标准来衡量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城市管理者互通互联,发挥核心作用,携手大企业和城市智库,共同应对挑战,探索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4 建设创新型城市
      城市是复杂的、不确定的、高成本的和柔性化的公司之间投入和产出关系的节点,是一个统一的、巨型的“柔性综合体系统”,由生产者服务行业和高技术产业等相互作用与联系的要素和子系统组成一个柔性投入和产出的地域。一个城市只有持续地进行社会、空间、制度创新,才能够保持相当的柔性,取得城市的持续发展。尤其应努力发展创意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两方面的创新驱动,实现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着力建设特色优势明显,引领作用突出,人才名品汇聚,创新氛围浓厚的创新型城市。
      4 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为实现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应当采取切实措施,选择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合理路径。
      4.1 坚定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生产力发展的主引擎,应当重视科学发展,担起战略重任,坚定不移地积极实施国家制定的“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两大总体战略,努力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认清当前形势和发展态势,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趋利避害,把握主动,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明确功能定位,创新发展机制,增强忧患意识,建设生态区域,坚持科技兴区,实现人才强区,深入改革开放,提高综合能力,健全区域协调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机遇、危机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2 努力坚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
      首先要坚持大开放思维,突破封闭型的思维模式,深刻认识城市生态系统内自然物质循环系统过程的割裂,自然的“生产”环节与“还原”环节的弱化,才是当代产生城市问题的根源。其次要坚持大系统思维,侧重从城市发展的整体角度去研究大系统的动态变化。注意综合性与协调性统一,空间分布与时间过程统一,结构合理与功能优化统一。充分认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取决于人类的价值取向与环境的协调。第三要坚持大目标思维,自觉地遵循规划好的大航标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统一。应当坚持把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第四要坚持大效益思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环境资源的直接和间接开发利用的目的同样是讲求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环境资本的投资具有巨大的经济回报性,这正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第五要坚持大关怀思维。现代化是个世俗化的过程,工业社会存在着形式合理性而实质非合理性。坚持关怀性思维就是要在形式合理性的社会为重建实质合理性提出方向,重新回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提供给城市人以自然的关怀。第六要坚持大创新思维。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树立适度消耗的新观念,以获得基本需求的满足为标准而不是对物质资源无止境的消耗;树立崇尚绿色的观念,在消费过程中自觉抵制对环境有影响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树立关注循环的新观念,尽可能对资源及成品进行反复使用或循环使用。
      4.3 不断完善城市可持续发展机制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对普遍追求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延伸和社区性实践,应当通过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机理,去努力健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一要把握集中与分散的动态平衡,健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机制。努力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有机联系起来,构成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努力做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二要把握城市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强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注重经营城市,合理发挥政府间接对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作用。通过提升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产业结构进步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作用。通过坚持分类指导,加强制度建设,激励区域城市可持续同步发展。通过加强文脉保护,进行文化创新,发挥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策动作用。三要把握城市和区域相互依存度,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城市与区域一体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机理的支撑条件。合理建设城市群、都市圈可使区域经济在生产要素的组织方面有较强的可创新性,从而可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与布局不断优化。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还应通过城市政府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方式来引导、规范,以及通过企业、公众提高环境意识来推进。
      4.4 积极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系
      城市作为一个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由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和科技等要素构成的整体,为此实现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应当从长三角城市经济、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社会、城市资源、城市技术等方面来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应当加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经济规划,加快推进经济和科技系统信息化,努力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循环经济体系,积极进行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依靠科技进步,变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为技术导向型发展模式,建立资源低消耗的节约型城市经济体系。重视人口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搞好执法检查,建立人大、新闻机构和市民共同监督的机制。   5 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5.1 推进土地利用集约化、立体化、复合化
      使垂直紧凑城市建筑设计成为城市空间成长的重要方向,有序推进地下空间利用,科学确定城市各类建设用地标准,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把“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要求落实到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实现新建筑节能全覆盖。抑制片面追求“以地生财”,控制土地投放总量和用途,建立规划有序的土地市场,利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完善城市土地价格形成机制和资源配置模式,形成土地集约利用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城市政府在获得长期、稳定的物业税收的同时,有能力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民生福祉。
      5.2 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可容性增长,竞合共赢,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
      更好地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创造就业机会,造福广大民众,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覆盖全民的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制定重点行业典型产品及重点减排项目重点认证制度。鼓励社会公众使用低碳产品,激励企业产品结构升级,从消费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公共基本服务均等化,深化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城市经济社会转型与城市空间转型互动并进,使城市从无序开发向密度适中、布局合理、形态优美、有序开发转型。
      5.3 倡导低碳生活,建设和谐社会
      制定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区域政策,提出“十二五”期间的具体目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及森林覆盖率等相关指标,制定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加强对低碳试点的政策引导和宏观协调。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探索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进企业开展清洁发展机制合作,制定自愿减排交易的管理办法,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大力宣传低碳消费理念和低碳行为、低碳生活,引导城市居民转变消费观念,大力发展节能、低碳产品,为公众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鼓励公众采用节能产品,扩大全社会参与程度,全面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市区与郊区融为一体的园林绿地系统。加大城市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建设生态化、低碳型、宜居性城市。
      倡导城市和谐文化。努力使城市居民形成和谐的思维方式和和谐的心态,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形成良好的和谐文化氛围。加强城市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努力实现阶层与阶层之间、人与人之间在机会上的公平和利益上的和谐,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构建和谐的城市社会群体结构。着力培育社会中间群体,普及高等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使多数人依靠知识和技能积极向社会中间新群体上升流动。在全社会建立公正的社会流动机制。协调群体之间利益,健全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化解群体之间的矛盾,健全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社会协商对话机制,以及群体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从矛盾多发的不稳定社会向群体和谐的稳定社会转变,建立和谐发展的长三角城市群。
      参考文献:
      [1] 姚士谋,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 刘耀彬,宋文君,万力.江西省城市群形成过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7(11X).
      [3]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R].
      [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R].
      2010.
      [5] 张鸿雁.中国沿海城市群与内地城市“嵌入性结构关系”论──一个关于国家可持续安全发展的重大战略[J].城市问题,2007,(11).
      [6] 沈玉芳,刘曙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组织模式的结构与特征[J].人文地理,2008,(6).
      [7] 张鸿雁.论江苏城市化发展总体格局的理论认识及定位依据──江苏城市化可操作性构想[J].江海学刊,1996,(3).
      责任编辑:张吉明

    推荐访问:态势 可持续发展 路径 城市群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