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无我之境 [漫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无我之境”]

    时间:2019-04-05 03:18: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的诗作《饮酒(其五)》中的名句。这一名句独步于中国文学史,其思想艺术价值早已得到公认,被视为千古绝唱,对它的鉴赏也已成为定论。在此,我们要分析这一名句所包涵的种种意蕴和艺术特色能否归到“无我之境”名下?“无我之境”与陶潜诗句之间的相似点到底在哪里?这不是光从陶渊明这首诗中就能找到答案的。我们得回归创作主体,从作为体验者的诗人本身出发(正如孟子所说的那样)“知其人”,“论其世”,探讨其自然观、人生观以及他独特的生命体验,从而探析他在诗句中所营造的独特的艺术境界。
      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具有非常敏感的生存意识,对生活的体验也极为丰富。生逢乱世、家道中落、五仕五隐的人生经历,让他对自然、社会、人生乃至万事万物的体验都比其他人更为真切、深刻而强烈。
      陶渊明的自然观深受其人生观的影响,而他的人生观一方面深受魏晋思潮的影响,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另一方面,又受自身生平遭际及思想渊源的影响,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魏晋时代的特色,对于陶渊明有很大的影响,陶渊明对时空变幻、人生短促是非常敏感的,他的诗有很大一部分是感叹时光的流逝,流露出对于大化无情的深深的无奈。如《岁暮和张常侍》:“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已繁。”《还旧居》:“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饮酒》(其三):“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连雨独饮》:“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同时,魏晋崇情思潮及其对于人格美的重视与强调也使得陶渊明在对自然和人事上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情感先行的倾向。
      从出仕到归隐的反复经历中,从他归隐后所作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的归隐之路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他表面上过着貌似飘逸潇洒的隐士生活,事实上,现实中忍受着躬耕生活的饥寒交迫。“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内心深处的苦闷无法排遣“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十二首》其二);“眷眷往昔时,忆此断肠人”(《杂诗十二首》其三);“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岁暮和张常侍》)决定了他貌似飘逸而内心又极其苦闷的独特个性。这种苦闷既来自于个人的理想的未能实现,又来自于整个时代、社会的局限。他常常慨叹生不逢时,因而也常借酒消愁、“寄酒为迹”(萧统《陶渊明集序》):“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九日闲居》);“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责子》);“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杂诗十二首》其八)。晚年的陶渊明越来越趋向理想化,他以极大的热情为人间社会设计了一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桃花源诗》)的理想乐园。然而,现实中的他又是无奈的,他也深知这种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贯穿了陶渊明的一生。
      陶渊明因为强烈的个性色彩而使得其笔下的自然物亦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打上了主人公个人情志的烙印,即王国维所谓“物皆著我之色彩”。例如:《饮酒》(其四)、《归鸟》、《咏贫士七首(其一)》等诗采取比兴的手法,以“孤云”、“归鸟”比喻自己,表达自己归隐之情以及追求自由的心志;《饮酒(其七)(其八)》、《拟古九首(其三)》等诗则以“秋菊”“青松”自喻,表达自己坚贞的品质和不为流俗所染的高洁情操。《饮酒(其十七)》诗中,以“幽兰”自喻,以“萧艾”喻世俗,表现自己清高芳洁的品性。袁行霈在《陶渊明研究》中说:“陶渊明常常写到青松、秋菊、孤云、归鸟。它们象征着诗人自己的性格,通过它们表现了诗人坚贞孤高的情操和爱好自由的情志。特别是菊花,由于陶渊明的爱好与赞美,有了固定的象征意义,在后人心目中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
      至此,我们已经分析得出:陶渊明眼中的自然美来自主客观的交融,是主观情志见之于自然的体现,出现在他笔下的自然物,包括菊花在内,大多有深刻的象征含义,同时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并不符合王国维对于“无我之境”内涵的阐释,因而不是“无我之境”。虽然,陶渊明在“采菊”“观南山”的时候,感受主体之“我”与对象取得了完美统一,情与景、我与物浑然一体,但“我”的个人意志并没有消去。所以,这种统一方式不同于“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中,物我统一的方式是以物统我,我依物之理化而为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有我之境”中,物我统一的方式是以我统物,使万物依我的心境而生,物皆适我之志。所以,陶渊明所形成的是“有我之境”而非“无我之境”,王国维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来作为阐释“无我之境”的内涵的例子实在值得商榷。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康中学)

    推荐访问:无我 漫谈 悠然 南山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